[新闻] 卫福部准未成年变性 家长团体:危险征兆

楼主: girl55665566 (女孩56)   2025-01-15 11:54:02
大纪元
记者赖玟茹、戴德蔓、庄瑷筠台湾台北报导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14/n14413376.htm
卫福部准未成年变性 家长团体:危险征兆
卫福部去年底公告“LGBT+(性多样)民众医疗照护参考指引”,有条件准许、执行变性手
术,引发各界担忧。家长团体指出,美国正面临性别混乱问题,台湾已有征兆,这“蛮危险
的”。
卫福部公告“LGBT+民众医疗照护参考指引”,其中针对未成年12至18岁儿少,若有性别适
应困难,经专业团队评估后可执行性别手术。
医师:对未成年儿童太危险
国教盟理事长王瀚阳向《大纪元》表示,跨性别议题较复杂,卫福部公告指引,细节论述应
该要更完整,若是针对未成年儿童使用“青春期阻断剂”,使未成年儿童提早变性,国教盟
“坚决反对”。
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主治医师陈泰宇表示,未成年儿童或青少年仍有法定代理人,不可能在
家属不知情,或单方面知情的情况下,使用“青春期阻断剂”,事前医师一定会卫教跟确认

林口长庚医院性别置换中心专责医师胡瀞暄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对性别认同尚未厘清,若没
成年就执行手术,要回复非常困难,并认为,台湾在没有配套下就要跟上国际标准,实在太
危险。
王瀚阳也说,大脑发展要到25岁才会成熟,美国现正发生很多性别混乱问题,台湾已经有征
兆,“这个是蛮危险的事情。”王翰阳也呼吁,若卫福部要订定相关内容,务必要找家长团
体讨论。
陈泰宇强调,去年卫福部发布“指引”,仍需经过医师、家长,及未成年个案共同评估,必
须要在知情同意“很确定”的情况下,才会执行手术,以避免性别不明确导致社会心理压力

卫福部:没有放宽 可滚动修正
卫福部长邱泰源14日受访时强调,“没有放宽”,他强调这是个关怀指引,也是随着时代社
会潮流有意义的措施。他表示,指引的具体内容其实是“趋严”,规范12岁以下,不能进行
手术,12至18岁要有适应困难,且经过专业医疗团队评估,才能执行,另18岁以上者,也要
经过医疗团队评估。
卫福部强调,该指引是经过医疗从业人员与LGBT团体共同讨论出来的共识,主要提供医疗人
员使用,若在执行上有任何困难,随时可以提出意见、再行修正。
台联党:偷渡混淆生理性别
台联党主席周倪安13日表示,综观该指引,卫福部要求要在病例单里让病患自由填写自我认
同的字段,这可能导致误诊。为避免造成纠纷,医疗院所要花更多成本,在认同、性征等文
字游戏上打转,恐导致医护过劳问题更加严重。
台联党质疑,指引中所指性别不明是什么意思?当中又写到“性别”是指在特定文化中与一
个人生理性别相关联的态度、感受和行为;符合文化期望的行为被称为“性别常规”;不符
合这些期望的行为被称为“非性别常规”。
周倪安说,这代表当一个男生想穿裙子、女生想替平头,都可能被划入“性别不明”范畴中
。卫服部此次规范并非只针对间性人(又称双性人)与传统观念上的跨性别,而有偷换概念
、扩大解释的疑虑。她说,卫福部一方面说这是“没有要推”的政策,一方面又让指引成为
医疗纠纷发生时的依据。
家长团体忧心国外后悔案例多
台湾全国妈妈护家护儿联盟副祕书长唐仙美14日表示,无论什么族群,12岁到18岁的孩子都
是未成年,尤其是国外已有许多未成年变性后悔的案例,会让家长更加感到恐慌。
唐仙美指出,生理性别在医疗处置上是很重要的客观判断,不应该把性别全部归类到社会性
别(gender),这非常不负责任。
台湾家长守护妇幼权益协会理事长魏书珮认为,12岁到18岁青少年,在身心灵发育都还在迈
向成熟阶段,中间有很多变化,若在该阶段开放让所谓适应困难者,经专业团队评估后可进
行变性手术,其实是很不适宜的。
魏书珮举例,目前美国还有一些欧洲国家开放“自己决定自己的性别”,若学生有性别不安
情形,甚至不须通知家长,就可施打青春期阻断剂或是激素荷尔蒙,甚至可以决定进行变性
手术,但发生许多变性者成年后才后悔的案例,美国因此已开始限缩跨性别政策。
魏书珮提及,目前教育部也已经开放未成年学生,只要学生同意,可以不须通知家长进行辅
导咨商,若孩子有LGBT+方面咨商,而家长却不知情,是非常令人忧心的,“孩子出了事谁
负责?”,最后还是家长要负责,如果都跳过家长,其实很危险
责任编辑:郑桦
安啦 会滚动式修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