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avager (wait for it)
2025-01-08 17:54:04https://reurl.cc/eGpe9L
梅克尔历史定位/梅克尔的自辩:欧洲和平守护者 还是俄罗斯扩张的帮凶?
联合报 记者郭崇伦
德国政局近日陷入混乱,国会将在下月改选。长达16年执政的梅克尔卸任后,德国的转变,
也连带影响欧洲,乃至于全球的局势发展。梅克尔此时出版自传,更引发世人对她历史评价
的两极化。
梅克尔担任德国总理16年。在她的领导下,德国经济蓬勃发展,欧元区安然度过欧债危机及
新冠疫情。在她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就是欧洲,欧洲的老板就是她,支持者认为她维护了欧
洲的和平与繁荣,反对者则批评她在任内对俄罗斯采取的友好政策和绥靖态度,导致俄乌战
争的爆发,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灾难。
“欧洲应主动出击,解决俄乌冲突”
梅克尔的想法至今未变,她近日为回忆录《自由》所接受的不同访问中,讲法都是一样的:
先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并对德国当局和欧盟的立场表示肯定。然后话锋一转指出,俄乌冲
突不存在军事解决方案,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需与俄罗斯展开对话,以结束冲突。
但实际上梅克尔想表达的,不只是与俄罗斯对话那么简单。她对美国的策略并不完全认同,
她既不同意拜登政府在处理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也不同意由“川普方案”来结束冲突
,因为川普肯定不会考虑欧洲的利益。她真正希望的是欧洲主动出击,掌握谈判主动权,最
好能够有一个“欧洲方案”来解决问题。
就像是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拿下克里米亚,并在顿巴斯地区掀起战火。梅克尔与
法国总统欧朗德携手,推动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冲突的“诺曼第模式”,最终签署明斯克协
定,她自认,为欧洲带来将近10年的和平时光。
可是许多人认为,就是由于以梅克尔为首的西欧领导人对俄罗斯的纵容和绥靖政策,为日后
冲突埋下隐患,最后明斯克协议还是没有阻止战争爆发。而2008年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则
是普亭敢入侵乌克兰的原因,梅克尔都是核心人物,也因此,梅克尔成了替罪羊。
“普亭独断专行,我从未对他抱有幻想”
2008年布加勒斯特北约峰会上,美国曾提议将乌克兰和乔治亚作为候选国加入北约,当时梅
克尔用自己的权威力排众议;她在接受BBC访问时声称,如果自己没有在2008年阻止乌克兰
加入北约,只怕俄乌战争会更早开始,结果也会更糟。普亭认为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
缘政治灾难,而俄罗斯面临生存威胁,结果普亭2008年没有入侵乌克兰,但是入侵了乔治亚
,梅克尔自认她的警告是正确的,为乌克兰和西方争取时间,推迟战争的爆发,使得西方能
够在当前局势下有所准备。
许多人都批评梅克尔看错了普亭,梅克尔与普亭是可以直接沟通的,普亭会说德文,梅克尔
会说俄语,但也许正因为如此,是否让梅克尔看错了他?就像当时担任美国总统的欧巴马看
错习近平一样,梅克尔与欧巴马被誉为当代欧美杰出领袖,但君子可欺之以方,是没有办法
应付翻脸无情的中俄独裁者的。
然而梅克尔的辩解是:“我从未对普亭抱有幻想。他总是独断专行,他的自以为是常常让我
恼火。但我不相信他在2000年就职时就计画进攻乌克兰。相反,在这一事态发展中,我们西
方国家也必须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一直都做对了。”
“每次与川普相遇都是一场竞争”
至于面对时任美国总统川普,她认为川普的“本质”,就是一名房地产商人,他也是以这个
思路去制定美国的对外政策。对川普来说,所有国家都在竞争,一个国家的成功就是另一个
国家的失败,他不相信通过合作可以促进所有人的繁荣。说白了,就是零和博弈的极致,这
恰恰是川普“美国优先”的核心理念。
川普非常好奇,想了解事务细节。但这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为了找到能强化自己、削弱
他人的论点。房间里的人愈多,他想要获胜的欲望就愈强烈。你不能和他闲聊,每次相遇都
是一场竞争:你或我。面对川普2.0,她日前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说,对于川普的胜选
满怀悲伤,“如果一名从政者容不下双赢,只认同要有赢家和输家,那么多边主义会面临非
常艰钜的任务”。
习近平多边主义信念,“只是嘴上说说”
梅克尔任内多达12次访问中国,是西方元首任内访问中国最多次数的领导人。她认为自己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大的分歧根源在于:谁有权以公共利益的名义限制个人权利,社会上
不存在一个能为所有人找到最佳道路并决定一切的团体。
她也提到“一带一路”的影响,让接受计画的100多个国家过度依赖中国财政,进而限缩自
身的主权行动;而对于南海的扩张争议,2016年国际仲裁法院已裁定没有所谓“九段线”主
张,但中国无视国际法,也拒绝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台湾、印尼与越南寻求妥协方
案。她写道,“中国政治人物经常挂在嘴上的多边主义信念,就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创造德国模式,不应切断与俄经济联系”
梅克尔的对俄政策与德国能源政策是分不开的;在她担任总理期间,德国大量购买俄罗斯的
石油和天然气,并修建两条输气管道。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推动德国经济发展,使德国长期保
持低通膨、高增长的经济状态,创造了经济史上独特的“德国模式”。
但反对者认为,正由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使德国为俄罗斯提供财政支持,助其积累足够
资源与实力,从而能够发动持续的战争,此举是典型的“为虎作伥”,帮助俄罗斯壮大。
对此,梅克尔坚持,自己的能源政策不仅不是错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战争爆发,在冷
战后的新秩序下,需与普亭分享繁荣,“我认为切断所有对普亭的经济联系并不明智”。
同时,为德国经济提供廉价天然气也是她总理的任务之一,当时如果取消与俄罗斯的天然气
贸易,梅克尔不会在商界与政界获得支持,尤其现在证明俄乌战争之后飙高的能源价格给德
国带来的经济冲击,所以她还是坚持兴建北溪2号管道是合理的。
开放移民政策,助长欧洲极右翼兴起
梅克尔有政治家的耐性,她可以在欧洲各国中花上几周、甚至几个月周旋磨耗,最有名的是
她的自制与她的双手形成的菱形手势;在明镜的访谈中,她回忆,教宗方济各曾就如何处理
不同意见给她建议:“弯腰、弯腰、再弯腰,但是注意,不要折断腰了”,即使再困难,也
要付出更多努力来维系欧洲的团结。
最近萧兹宣布解散红绿灯联盟时,激动地批评前盟友、自民党党魁林德纳,称他心胸狭隘,
并指责他背信弃义。对比之前梅克尔的稳定与自制,德国人对现在的总理如此失控,或多或
少感到有些不安。
可是梅克尔同时也是个冷酷的现实主义者,即使在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后,梅克尔仍然反
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因为“我认为没有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也明白我们不能让乌克
兰人毫无防备。这是一个两难”。
她在2015年的难民政策,则是另一项在欧洲广受人非议的事;叙利亚内战后,梅克尔决定向
100多万难民敞开德国的大门。这些难民的涌入,虽然在经济方面为德国提供所需的劳动力
,但在社会层面带来诸多问题,这一政策成为怪罪梅克尔的理由。他们认为,正是因为梅克
尔的开放政策,才导致欧洲多国极右翼势力兴起,甚至连她自己的基民党都一致反对过多移
民流入,梅克尔被视为打开移民潘朵拉盒子的始作俑者,给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造成深远
影响。
备注:
德国感觉不行了,化工,金属加工,车厂都快炸了,快变欧洲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