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ulagu (超越)》之铭言:
: 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梁文杰2日宣布,中共媒体《海峡导报》的社务委员林靖东拿经费
: 捏造假民调,介入台湾总统大选,《海峡导报》不是单纯新闻媒体,有统战性质,将暂停
: 《海峡导报》及其所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来台驻点。
说转给其他大陆媒体,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相信只能让其他卫视来承办,而不可能再是由地方报刊负责,否则相同的事情恐怕会一再
循环出现
且要寻找到有良心的中国记者,难度恐怕很高...
: 据自由亚洲报导,由台中地方法院判决《指传媒》案起诉书中描绘的统战网络里,林靖东
: 只是其中一环,而她借助媒体工作执行对台湾新闻界的统战已经超过20年,至少三度以《
: 海峡导报》记者身分派驻台湾。
说到这部分,一审是“台湾台中地方法院一一三年度选诉字第一号”,目前正在上诉二审
中(台湾高等法院 台中分院一一三年度选上诉字第十六号)
其中就“林靖东”(即大陆地区人民)部分,按照针对被告林献元(即被告之《指传媒》
记者)相关之段落:
被告林献元委托被告苏云华制作上开大选民调前,曾于112年9月30日21时许,致电询问证
人即趋势民意调查股份有限公司之个案顾问刘典倡关于制作总统大选之民调费用,其等对
话内容略以:“林:喂,电话比较清楚,没有啦,我们要设定题目,指定问卷时间,这样
子可以吗?”,“刘:通常我们都是相互讨论出题目的啦,啊如果你们要设定题目的话,
建议你们先把题目给我们作评估,才有办法报价。”,“林:喔喔喔,题目评估之后才报
。”,“刘:因为通常我们比较少这样做啦!”,“林:我知道我知道,因为我们有特殊
目的,所以我们要自己弄题目。”……“刘:这个部分我比较难报价,如果你是说我们自
己的题型,我们自己的题库,可能比较单纯,但是。”,“林:没关系啊,就大概多少就
好了,我只要抓一个那个就好了。”,“刘:我没有做过那种你们给我们题目。……大概
20到30至少啦,假设是做你们的题目,我觉得25到30跑不掉啦,啊如果假设是做我们自己
做的题目,可能可以到20,但是都还是要看题目的数量、状况。……而且要看你们要做几
份啊。”,“林:应该也是,信心水准应该也是1000多份吧,你要有点公信力的话,对啊
对啊,因为要做总统的。……就抓30就对了。”,“刘:没有,要看题目,有可能不用那
么多、有可能不用那么多,要看你们的题目会不会增加我们访员问的逻辑问题,因为我现
在不知道你题目长什么样子,如果是正常的题目当然也是没有关系啦,我现在不知道你们
问什么。”,“林:喔,了解了解,所以问完之后的,我题目还没跟我老师讨论耶,我不
知道怎么问,我只是说,因为我们老师说他没有那个,就是没有电访员啦!然后他可以设
定题目跟跑结果这样子啦。”,“刘:好啊,那不然就是他题目可以接受我们作排列组合
跟微调吗?怕的是他要求一定得要这么问,一定要这样的顺序,那就有点麻烦……因为这
样就变成行销逻辑了,这样就不是在做访谈,你知道吗?因为什么题目在前面,哪个选项
在后面,照理来说我们会用乱数去跑。”有该通讯监察译文在卷可稽。足见被告林献元于
委托被告苏云华制作上开大选民调之初,即已就制作民调之用途怀有“特殊目的”,因此
希望能自行“设定题目”,而非单纯以制作民调为目的,并已知悉制作民调需要抽样上千
份样本,因此需要电访员,所需经费大约20至30万元不等,但被告苏云华并无电访员及经
费,更明确知悉倘若未依一般正常之民意调查方法制作民调,将沦为做行销而非做民调访
谈。
被告林献元于侦讯及本院讯问时供称:
我并没有完全依照被告苏云华给我的民调结果公布,我调整……民调结果,把侯康配支持
度调升一点,一次是调1%,一次是调1.5%,一次是调2%,第一次调是我自己想的,因为差
距比较大,第二、三次是林靖东拜托我的,我受到大陆媒体同业林靖东请托,基于人情压
力,所以更改、调整民调结果,调整目的是把侯拉高,赖降低,让侯输少一点,拉近他们
的差距,我于12月9日向被告苏云华说,剩下2波胜负数据要大幅翻转,就是要让侯康大赢
,民调上要让侯康比赖萧高,修改目的就是要让蓝营民调翻转胜选,或民调不要输那么多
,因为林靖东他们也都是支持侯康,希望我能帮这个忙,……该次民调结果是侯康首次超
车,所以这一次民调我就没有修改,我有说最后2次民调要蓝营大幅翻转,但被告苏云华
拒绝,他说不一定要赢才会胜选,第2名反而会增加选民支持,让第2名变第1名,被告苏
云华本身就是支持蓝营侯康,他觉得侯康当选对国家比较有利,……分别把侯康配分别提
高1%、2%外,也有把未表示意见的也修改,这样才能凑成100%等语。嗣于本院准备程序
供称:调整民调数字只是为了要让数字好看,让双方差距接近,没有什么特殊目的,数字
会比较漂亮、比较好解释,看起来比较有一搏的机会,作为预测的参考等语。
而依被告林献元上开供述,对照附表一所示之被告苏云华手稿数据及被告林献元发布之数
据中,……侯友宜支持度由21%调整为22.5%,赖清德支持度由28.22%调整为26.72%,……
侯康配支持度由30.33%调整为31.33%,未表示意见由17.89%调整为16.89%,……侯康配支
持度由31.05%调整为33.05%,未表示意见由18.38%调整为16.38%等情,有上述“元丰传媒
”、“指传媒”、“蓝雀新传媒”、“台湾华报”、“台湾民众电子报”、“全民生活资
讯网”、“peponews”、“环球日报社”、“alllifenews”、“chinatimes”网站打印
资料、被告苏云华手稿照片、手写民调比对新闻民调结果图表存卷可稽。
再参照前述被告林献元与证人刘典倡间之通讯监察内容可知,被告林献元自始明知自己与
被告苏云华并无电访员及民调制作经费,却仍然有意识、有目的地持续制作、发布有利于
特定候选人之民调结果,营造有利于特定阵营候选人胜选(包含逆转胜)或少输之气势或
氛围,甚至早在被告苏云华提供……民调数据时,倘被告苏云华所提供之民调数据不合于
自己“特殊目的”,即可迳自修改并发布自己所想要之民调数据及新闻内容,其后,因被
告苏云华所提供……之民调结果,侯康配支持度首次超过赖萧配,合于自己修改或发布民
调之目的,因此未予调整,一旦被告苏云华所提供……之民调数据又有不符合自己“特殊
目的”之情况,即再次修改被告苏云华所提供之民调数据,在在均足见被告林献元主观上
应有操弄民调数据使特定候选人当选或不当选之意图,客观上亦有传播不实之事甚明。
况且,被告林献元自陈为静宜大学企业管理学系之教育程度(见警询笔录),纵使未曾修
习过关于民意调查或社会科学方法等课程,至少也已有基础统计学观念,对于抽样、信赖
区间和信心水准等基本统计观念,自不能诿为不知,而其与证人刘典倡间之通讯监察内容
,更足以证明其明确知悉制作民调需要抽样上千份样本调查,却迳自与大陆之媒体同业林
靖东讨论后,自行调整想要的民调数据,显然系将科学民调(ㄉ一ㄠˋ)作为私人民调(
ㄊ一ㄠˊ),其辩称没有什么特殊目的云云,其辩护人辩称其主观上没有影响选情的意图
云云,均不足采信。
言论自由为宪法所保障之人民基本权,国家应给予最大限度之维护,俾其实现自我、沟通
意见、追求真理以及监督各种政治或社会活动之功能得以发挥。言论不问其议题或内容,
公共的、政治的或私人的皆在受保障之列。发表言论是基于理性或出自情绪也非所问,言
论有无价值、是否发生影响亦不在考虑之中。但明知为与事实不符的主张,或虚构事实的
言论,则属言论自由之滥用,且因侵害公益或他人之名誉或人格权,自得依宪法第23条规
定,以法律限制之。而意图使候选人(不)当选而散布谣言罪,即属法律对于言论自由所
课予之限制。本罪以意图使候选人当选或不当选,或意图使被罢免人罢免案通过或否决者
,以文字、图画、录音、录影、演讲或他法,散布谣言或传播不实之事,足以生损害于公
众或他人者为成立要件。行为人主观上明知为虚构或不实之事,而仍决意着手以公开方式
散布谣言或传播不实之事,以遂其使某候选人当选或不当选之意图,而发生损害于公众或
他人之危险,即足构成。至于该候选人事后是否果真当选或不当选,公众或他人是否因而
实际发生损害,均非所问(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103号)。而查,被告林献元基于
影响我国正副总统选情之意图,利用上揭由被告苏云华制作之不实民调结果,甚至更进一
步调整、虚捏民调数据,直接或间接发布在上揭各该网络新闻媒体平台,以我国选举经验
常见操作“弃保效应”、“从众效应”或“西瓜效应”之候选人选战策略或选民策略性投
票之情形以观,自有足生损害于其他候选人及选民之危险。
至于被告林献元之辩护人虽援引同期间其他民调结果,主张被告林献元调整数据在误差范
围内,与其他媒体发布之民调结果相去不远,而无误导选民之可能云云。惟当代政治科学
或民意调查,强调以科学方法和客观立场(尤其系以统计学为基础),从调查母体中随机
抽取某一比例之个案作为受访样本,透过询问受访样本对特定人物或议题之意见或态度,
据以推论母体所有个案之看法;亦即,民调在当代政治科学研究上,属于科学之研究工具
,在经过严谨之调查、抽样及执行下,民调结果才是一个科学答案(即以科学之调查方法
所得出之结果)。本案被告苏云华并未依一般正常抽样调查之科学方法制作上开民调数据
,被告林献元又凭著个人对于特定候选人之喜好或其大陆友人之请托恣意调整、虚捏上开
民调数据,显然系有意以“伪科学”、“假民调”或以被告苏云华之学术声誉,传播上开
不实民调作为影响大选选情之特定政治目的。被告林献元之辩护人前揭所辩,既违反民调
之科学研究方法而有倒果为因之嫌,被告林献元所为亦显有借此操弄选举舆论风向之危险
,所辩均难采凭。
整个看完之后是觉得,整篇判决既然没有提到“统一战线”(或其网络)论述,《自由亚
洲电台》要任意连结,似乎有点太过头
但是就与林靖东关系之部分,大多都放在不另外宣告无罪部分,因此要断章取义诠释关联
性,感觉上有点不妥...
“假民调”之事,引起怀疑时便是对候选人不公平的体现,要看清楚面貌,还需要更科学
的判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