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壹苹新闻网
【余平/综合外电】有些人很喜欢开愚蠢的笑话或谐音哏,尽管大家反应不佳,还是讲个不停,这可能与脑损伤有关。
Science Alert报导,脑部损伤可能导致重大的性格变化,在少数罕见的情况下,患者甚至会变成病态的冷笑话爱好者(pathological jokester),无法压抑讲愚蠢笑话或幼稚谐音哏冲动,即使在不恰当的场合也是如此。
一项著名病例研究描述了一名69岁男子在中风后,出现了一种无法抑制的开玩笑冲动。该名患者对分享笑话的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他经常在夜里叫醒妻子,只为告诉她他的“妙语”。于是他的妻子好心建议他改为把笑话记下来。
当他第一次见到神经学家团队时,带来了“约50页的笑话,大多是谐音哏或带有性暗示或粪便内容的愚蠢笑话”。
这名男子被诊断为“维兹尔症”(Witzelsucht),这是一组症状的总称,特征是无法抑制对幽默的渴望。这些笑话通常出现的时机不恰当,或者带有冒犯性,但讲笑话的人对此毫无察觉,反而对自己的机智深感愉悦。
“维兹尔症”这个词源于德语,结合了“笑话”(Witz)和“瘾”(Sucht)两个词,于1890年由德国神经学家奥彭海姆(Hermann Oppenheim)首次提出。
他注意到,右额叶受损(无论是因为外伤还是疾病)有时会导致患者过度幽默的行为。
1929年,德国神经外科医生大众特(Otfrid Foerster)在对一名清醒的患者进行脑部手术时,刺激了某个脑部区域,导致该患者突然用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和德语讲起谐音哏。
这一发现帮助神经科学家缩小了幽默相关脑区的范围,但几十年过去,人们仍不完全清楚“维兹尔症”的发生频率以及如何治疗,案例研究仍然寥寥无几。
如今,科学家发现“维兹尔症”经常与另一组神经病症状“莫里亚症”(moria)重叠,后者特征为病态的欢快愉悦。
这两种行为变化都与眶额回回路的损伤相关,该回路负责决策功能,受损时会导致不顾礼节的行为。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眶额皮层的位置大致位于额叶前部。
曾有一名63岁男子的案例,他因头部中弹失去了大部分右额叶以及部分左侧眶额皮层。这名男子曾经常感到沮丧并有自杀念头,但在康复过程中突然表现出持续的欢快感,甚至宣称:“你永远不会看到我处于痛苦的状态。”
他的医生记录道:“在检查中,他显得毫不在意,经常开玩笑、讲谐音哏,或对他人作出轻松的戏谑评论,对自己的情况完全不以为意。他偶尔会通过闭嘴呼气让自己的颅骨缺陷膨胀,以此逗周围的人开心。”
目前没有“维兹尔症”或“莫里亚症”的标准治疗方法,但门德斯及其同事指出,临床医生可以先尝试开具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如果效果不佳,则可能考虑其他治疗,例如抗癫痫药物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然而,尽管某些药物组合似乎能减少某些人的笑声发作,却很难消除对笑话的强迫行为。
2019年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对“莫里亚症”和“维兹尔症”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神经精神疾病患者。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症状“揭示了构成人类生活中最复杂的积极心理现象之一的神经基础,包括幽默、创造力和快乐。”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7NWqJZm?utm_source=copyshare
备注:
台湾人大多数都有这个倾向吧
谐音梗 黄色笑话
根本就是台湾人的日常
建议卫福部设立有关机构统一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