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Chat GPT o1, 请他举出5-10个中国历史上的烙跑皇帝,并给出他们在“非战时治理共
通点”,这里贴出以下回答:
以下列出在中国历史上,因战事吃紧或形势危急而“开战(或战事爆发)时逃跑”的皇帝/
君主范例。需要注意的是,“逃跑”有时带有贬义,历史上也常用“出奔”“避难”“南迁
”“播迁”“巡幸”等词汇来形容帝王离开都城、暂避锋芒的行为。有些皇帝是被迫离开都
城(如叛乱、外敌入侵、内乱等),有些则是为了重新整合军力或另择形势更佳的根据地。
以下举出较为人熟知的十个例子,供参考(排序不分先后):
1. 汉献帝(刘协)
‧ 朝代:东汉
‧ 事蹟:
‧ 董卓之乱期间,董卓废少帝、立刘协为皇帝。汉朝廷在此后的混乱局势中几度迁都。
‧ 汉献帝最初在长安,后因战火不断、诸侯割据,朝廷辗转移动:先回洛阳、再到许昌,
最终被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
‧ 虽然并非他个人主动要“逃跑”,但客观上确实在群雄割据、外有战事时被迫离开首都
(长安、洛阳),多次辗转。
2. 隋炀帝(杨广)
‧ 朝代:隋朝
‧ 事蹟:
‧ 后期因连年兴建大运河、远征高句丽、征发劳役等引发众多起义。隋末民变四起,各地
群雄并起。
‧ 隋炀帝为躲避中原的战乱与反隋势力,最终长期滞留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等同于实
质“舍弃”关中与洛阳。
‧ 这种作法在当时已被朝臣与史家视为“远离乱局、消极避祸”,可视作“开战(叛乱)
时逃离”都城之例。
3. 唐玄宗(李隆基)
‧ 朝代:唐朝
‧ 事蹟:
‧ 安史之乱(755年)爆发后,安禄山叛军迅速逼近长安。
‧ 755年年底至756年,形势告急,唐玄宗带着部分禁军和朝臣出逃长安,往西南方向撤退
,最终到达四川(蜀地)。
‧ 此举在史书上称为“幸蜀”,但实际上就是因军事失利而离开首都,以图后续反攻的机
会。
4. 唐僖宗(李仪/李俨)
‧ 朝代:唐朝
‧ 事蹟:
‧ 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逃往成都一带。
‧ 长安再度沦陷,僖宗在外辗转,不得不依靠地方藩镇军阀的保护。
‧ 与唐玄宗“幸蜀”类似,都是在叛乱军进逼首都之际,被迫出逃。
5. 宋高宗(赵构)
‧ 朝代:南宋
‧ 事蹟:
‧ 靖康之变(1126–1127)期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宋钦
宗被俘,赵构在兵荒马乱中于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
‧ 随后金军大举南下,他本人多次在江淮、两浙一带辗转躲避;著名的“南渡”便是高宗
于战乱下逃离北方,最终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政权。
‧ 这是典型的“国都沦陷,君王南逃”之例。
6. 宋徽宗(赵佶)
‧ 朝代:北宋
‧ 事蹟:
‧ 靖康年间,金兵两次南下时,宋徽宗在朝廷内外接连失利的情况下,急忙禅位给宋钦宗
(赵桓),自己则仓促出奔,试图往南方或江淮地区避祸。
‧ 他最终并未成功逃往安全地带,而是在混乱中被金军俘虏,被俘后押往北方(史称“靖
康之耻”)。
‧ 从史实角度看,宋徽宗确曾做出出逃的尝试,只是结局并不如他所愿。
7. 宋端宗(赵昰)
‧ 朝代:南宋
‧ 事蹟:
‧ 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杭州),陆秀夫、张世杰等南宋重臣拥立还是孩童的赵昰在福
州即位,是为宋端宗。
‧ 之后在元军步步进逼的情况下,宋端宗的“朝廷”只能一路向南方沿海撤退、漂泊海上
。
‧ 1278年,宋端宗于崖山(今广东江门)病逝,之后由赵昺(宋帝昺)继位。
8. 宋帝昺(赵昺)
‧ 朝代:南宋
‧ 事蹟:
‧ 宋端宗去世后,年仅八岁的赵昺于1278年即位。此时的南宋王朝已是苟延残喘,只能随
著张世杰等人在海上辗转逃亡。
‧ 1279年崖山海战大败,宋帝昺在大臣陆秀夫背负之下跳海而亡,南宋正式灭亡。
‧ 从1276年到1279年,宋室君臣均处于“一路逃亡、一路打仗”的状态。
9.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
‧ 朝代:南明
‧ 事蹟:
‧ 明朝灭亡后,部分宗室和大臣在南方陆续拥立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等政权,史称“
南明”。
‧ 永历帝(朱由榔)在清军南下席卷各省时,被迫一路向西南逃跑,先后流亡于广西、贵
州、云南,最后甚至逃往缅甸境内。
‧ 最终仍为吴三桂所擒并交给清军,被杀。这段过程可谓“连年流亡”。
10. 李自成(“大顺”皇帝)
严格说来,李自成并非正统朝代的“皇帝”,但他曾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故有时
也被列入“君王”之列。
‧ 朝代(自立):大顺(1644年称帝)
‧ 事蹟:
‧ 明末民变领袖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李自成在北京短暂称帝。
‧ 然而随着山海关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失利,被迫仓皇出逃北京。
‧ 之后“大顺政权”一路溃散,他本人也在湖北九宫山附近阵亡(一说被村民杀死)。
‧ 就他本人而言,的确是在“开战”又失利时,匆忙从北京出奔,与“逃跑”无异。
小结
在中国历史上,因各种缘故“开战时逃跑”或“被迫离开都城”的例子相当多。上面列出的
十位(或十个案例)是较为人熟知、且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需要强调的是,史书对于君主“
逃跑”的记载,往往也混杂了政治操作、战略撤退、被动迁都等各种因素,并非单纯“胆怯
”。但无论如何,这些帝王确实都曾在战乱或外敌逼近时,舍弃原有首都或根据地,另寻生
路或暂时避难,因此被后世视为“战事中逃离”的典型案例。
————————————————————
从历史脉络来看,这些最终“因战事爆发而逃跑”的君主,若要比较他们在“尚未进入战乱
或国家尚未陷入大规模军事冲突”时期的统治,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较常见的共同点或趋势
(并非每一位帝王都完全符合,但大多数能看到若干重叠之处):
1. 权力基础脆弱、朝局不稳
‧ 内部势力掣肘
汉献帝、唐僖宗、宋端宗等,在位时都受制于权臣或军阀;有的帝王(如汉献帝)甚至是名
义上的“傀儡皇帝”,并不真正掌握实权。
‧ 结党争权、宦官擅政
唐玄宗晚年受宦官与杨氏外戚影响,唐僖宗更是有宦官势力牵制;宋徽宗则长期依赖蔡京等
权相,造成党争严重、政策摇摆。这些内部的权力倾轧使国家缺乏稳定的统治核心,一旦外
部压力出现就容易崩溃。
2. 财政或民生问题积累
‧ 过度征敛、工程浩大
隋炀帝的大运河、北宋晚期的花石纲(宋徽宗时期,大规模营造园林、搜罗奇石)等,都导
致百姓负担过重,并引发社会不满。
‧ 贫富差距扩大
往往在战前时期,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大量的农民、平民生活艰困,而朝廷仍旧铺张奢侈,
容易使民间暗潮汹涌,稍有战火就四处爆发。
3. 军事防备松懈或用人失当
‧ 防务失衡
有些皇帝在“太平”时期忽视边防建设,如唐玄宗前期虽然盛世,但后期对安禄山等节度使
的防范不力;宋徽宗对外屡屡与金国或辽国谈判,不曾严密筹备边防。
‧ 重文轻武、或权臣垄断兵权
部分朝代盛行“重文抑武”的风气(如北宋),使得朝廷在面对外患时兵力不足或缺乏能战
之将;或是兵权旁落于权臣、军阀(如唐僖宗时期),皇帝对军队实际调度力极弱。
4. 过度信任近臣或亲信集团
‧ 用人唯亲、结党营私
宋徽宗倚赖少数亲信,唐玄宗晚年宠信杨氏家族与宦官,南明永历帝则依靠地方豪强、外戚
等。这些做法不仅使人才结构畸形,也导致朝中出现对立派系。
‧ 决策脱离社会现实
当皇帝处于稳定期时,若身边只有阿谀奉承之辈,缺乏敢言之士,便会出现政策与民情脱节
的情况;这也是战乱一来,局面立刻失控的重要因素。
5. 对外交涉或内部镇压的错判
‧ 对外局势评估失误
有些君主高估自身国力、低估外敌;隋炀帝高估远征高句丽的胜算,宋朝几度对金、元谈判
失利;李自成则在“逼降吴三桂”问题上错判形势,最终被清军逆袭。
‧ 对内扰民或苛政
战乱前期往往能看到一些苛刻政策;隋炀帝、宋徽宗的征敛都很激烈,导致社会基础动荡不
安,一有外来冲击便演变成大规模民变或兵变。
6. 缺乏长远的改革与调度
‧ 只图眼前利益,忽视制度建设
有些皇帝在位时虽也尝试改革,但大多是短期救火式的改革,未能治本。当朝局处于“看似
平静”时期,其实内部早已暗潮汹涌、积弊难返。
‧ 一旦出现重大危机就难以应对
这些君主多半在国家仍算“表面平安”时,未能建立有力的中央集权或稳固的财军基础;当
危机(外敌入侵、叛乱等)爆发后,便显出统治根基薄弱,最后只能仓皇出逃。
总结
综观这些“最后在战争中逃离都城”的皇帝/君王,他们在国家未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前,
通常都有几个相似的统治问题:权力基础不稳、财政或民生压力沉重、军备松懈、过度依赖
亲信、对内或对外的判断失误,以及缺乏深层改革等。这些因素使得国家看似在和平时期并
无大乱,实则积累了许多结构性危机,一旦遭逢重大外患或内乱,便难以支撑,最终沦落到
“被迫迁都”或“仓皇逃跑”的下场。
——————我的感想——————-
靠,有点眼熟,有点不合时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