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oposo (尼波)
2024-12-29 19:10:08备注请放最后面 违者新闻文章删除
1.媒体来源:
TVBS
2.记者署名:
作者 香港01 责任编辑 廖建铭 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明年起5年没有“大年三十”!港天文台曝神秘玄机 机率仅1%
4.完整新闻内文:
圣诞(25日)刚过,国历31日将至,而距离农历乙巳蛇年来临也只有一个月多。这个送龙
迎蛇之年,明年农历除夕是年廿九(1月28日),而非年三十,而且更是连续5年没有年三
十周期之始。天文台就在部落格解说这个现象,提到农历十二月为小月、即只有29日的概
率约为4成,而以此粗略估计,连续5年除夕并非年三十机率就只有约百分之一,而经历这
5年,下一波年三十长年消失周期预计在33年后的2058年出现,届时更可能连续6年没有年
三十。
过去100年有37年没有年三十
天文台以“2025年起连续五年没有年三十”为题发表部落格,指除夕在年廿九,而非大家
熟知的年三十,非罕见现象,并指年三十在过去100年,即1925至2024年中就有37年“失
去踪影”,次数并不少。
天文台解释,天文学上,“朔”(亦称新月)是月球和太阳在同一黄经时的月相,接连两
次朔相隔的时间称为“朔望月”,平均约29.5306日(即29日12小时44分3秒),而农历月
是按月相周期制定,每月以出现“朔”的日子为第一日。
由于月历上每月日数必须是整数,农历采用“小月”29日和“大月”30日的编制方法,农
历月的平均长度与“朔望月”大致相约。
天文台指,每月的第一天(即“朔日”)定为“初一日”,最后一天则称为“晦日”,而
视乎当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晦日可以是“廿九日”或“三十日”,但农历大月及小月的出
现没有简单而又均匀的规律,编排是基于两大原则,即朔必定在初一日及历月日数必须是
整数。
而由2025年起连续五年的农历十二月刚好都是小月,因此这几年的除夕并非在年三十。事
实上,农历十二月为小月的概率约为四成,以此粗略估计,连续5年除夕并非年三十的概
率就只有约百分之1。根据公历与农历对照表统计,在本世纪完结前还会有两次类近的情
况,分别在2058年至2063年及2089年至2094年,而这两次更可能是连续6年没有年三十。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news.tvbs.com.tw/life/2729680
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