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ARUTO (鸣人)》之铭言:
: ※ 引述《atari77 (来去如风)》之铭言:
: : 个人满爱用台语讲话聊天 但现在很多对年轻人
: : 与小朋友都很难用 因为很多词汇没法讲都要用国语
: : 所以很多年轻人也都不太会讲台语了
: : 比如下面的词语 台语怎么讲?
: : 大巨蛋 捷运 手扶梯 博爱座...
: : 去餐厅时:
: : 意大利面 甜点 冰淇淋 奶茶 巧克力 果冻 刷卡....
: : 电脑资讯更多
: : 萤幕 键盘 显卡 硬盘 无线网络 网页...
: : 太多了 都变成要国语讲才顺
: 所以这是不是代表台语根本没有标准正音?
: 不然你说的每个词中的汉字都有台语音
: 怎么这些汉字组合成一个词之后反而念不出来了?
: 难怪国语会辗压台语
闽南语(河洛话)当然有一套字音的标准,但也有自成一套的用词,不是所有的事物说法都
和现在的国语、中国的普通话都一样。就像现在网上很多支语警察会出没,就是代表即便
国语和普通话的发音系统一致,但因为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因为战争没有交流,所以各自发
展出一些不同的用词,三通之后加上互联网资讯的流通频繁,既然发音、文字都用的是
同一套系统,语言自然就会开始融合,因为人会去找最精炼、最能适切表达意思的用法。
如同清朝末期、民国初年,因为要追赶西方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制度改革,那个时代许多中
国的优秀留学生,学成归国后要将他们所学以英文为基础的知识带回中国,在翻译时最终
还是借用了很多和制汉语,像democracy=民主,就不是中文里原生的词,但却又让人望文
生义很容易理解,自然而然的就用上了,根本不管甲午战争割地赔款,甚至后来日本不断
继续侵略大陆,一大堆现代西方的概念要翻译成中文,“电话”、“艺术”、“海拔”、
“假设”、“航空母舰”、“杂志”、“防疫”、“法人”...等等都是和制汉语。因为
日本使用汉字,明治维新开始引进西方知识比中国早。
回到闽南语(河洛话)无法完整顺畅使用国语用词的问题,想想国语中的巧克力、幽默,这
些其实是英文的直接音译,但因为好念所以就这样用了,可是你会说英特内特(internet)
来取代互联网的用法吗? 我想应该不会吧,因为既难念又不达意。那国语和河洛话基于
汉字文化有很多共用的字词,但也基于不同地域、历史发展先后的落差,而各自内含不同
的词语用法,应该不是很难理解吧,一味要河洛话完全使用国语用词再用闽南语发音,结
果因为很难念,再说闽南语不好用或无法用,这根本不合理。看看日语里面多少用片假名
表达的外来语,如果一个外来的新词一时之间原有日文中没有,又找不到合适的翻译方式
就直接用了,只是变成外人听起来很怪的片假名发音,更何况你又不是不会说国语,当现
代新词或新事物出现,而河洛话(闽南语)还没有约定成俗的说法,而国语已有但用闽南语
发音很拗口的时候,你又不是不会说国语,就直接在说闽南语时用国语讲这个词就好,就
和日语中一大堆的外来语一样,就像你用国语说巧克力、幽默一样。
而如果再细究河洛话(闽南语)和国语或普通话的差别,国语和普通话反而是比较年轻的语
言。book,国语说"书",河洛话说"册",因为汉民族还生活在中国大陆中原地带时,纸还
发明,所以那时候还在用竹简纪录文字,自然汉朝以前不会有纸张集结而成的书,而是一
片一片竹简集结成"册"。而因为地域的不同,同一种东西,有不同的说法,应该也是很自
然的吧? 像老鼠=耗子,就是中国北方南方各自的用法,所以black,闽南语说"乌",国语
说"黑",不要再以为用闽南语没办法发音黑,就说闽南语很难用、没办法用,这是因为黑
这个意思的表达,河洛话中本就有"乌"这个用法。"乌黑"的发丝你听的懂,但国语只说乌
却反而一头雾水,那乌龙茶你自然联想不到,这是指黑色茶叶的茶。而东北的黑龙江,用
闽南语自然就说"乌龙江"。而说到这,也顺便破除河洛话(闽南语)没有文字的谬误说法,
山河溪圳湖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些闽南语都能用上,而且数字还有两套唸法,以
闽南语为母语的人,还会本能的切换文读和白读的数字用法时机,甚至自然到不会意识到
这一点。河洛话基本有七声,和国语的四声相比,本来就更难学,而且还一字多音,但也
以音别义,避免混淆。然而破音字在国语中大量减少,普通话中更是被大量精简,比如说
"口吃",我们念"ㄎㄡˇㄐㄧˊ",但中国直接念"ㄎㄡˇㄔ"。但也因为发音简化、破音字
大量减少,国语和普通话尽量一字一音,加上使用的人多及与时俱进的流行语和新事物用
词更新,在需要更精确统一话的科学领域,及与人沟通相互理解的时间成本考量下,国语
越来越成为强势语言,被大家优先采用可以理解,但这不能用来贬低其他方言,或者以此
为自己无法熟练使用河洛话(闽南语)来开脱。以前我爸就坚持在家要和我说闽南语,如今
在我和客户接洽时,就能享受到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更快拉近距离的好处。但也越来越发
现,一开口和30岁以下的人说闽南语,反而让对方面有难色,甚至去到擦冰店说要加芋ㄚ
竟然打工的妹妹会听不懂的情形。现在要流利的说闽南语的学习成本越来越高了,而这不
是靠学校那区区每周几小时上课可以达成的,而是我们这一代做家长的以身作则,在家庭
中营造一个母语(闽南语、客语、族语)友善的环境,毕竟这是母语不是"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