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共突抛14年前货币宽松政策 专家揭祕

楼主: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2024-12-11 22:34:15
1.媒体来源:
大纪元
2.记者署名:
大纪元记者夏松、骆亚采访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中共突抛14年前货币宽松政策 专家揭祕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WFqVHh6.jpeg
2024年3月12日日落时分,一个上海居住区全景。(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纪元2024年12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松、骆亚采访报导)日前,中共最高决策层
承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持续下行的经济。这也是中
共14年来首次放松货币政策。对此,专家表示,中共不顾逆转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表明
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常规政策难以止血。
中共抛货币宽松政策 14年来首次
12月9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为2025年经济发展定调。会议重点强调,实施更加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
益,扩大国内需求。
中共政治局会议有关新货币政策的措辞,标志着自2010年年底以来,中共当局首次放松立
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后在2010年底
又转向“稳健”,一直延续至今。
当天,中国股市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0.05%,报3402.53点;深证成分指数收跌
0.55%,报10,731.66点;创业板指数(价格)收跌0.81%,报2248.63点。市场整体跌多涨
少,全市场超3200股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连续19天跌破两万亿。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对大纪元表示,中国股市已经跌了两年多,顶多就是脉冲式的冲击一下
,然后马上就垮下来。问题是中共现在拿不出实质性的政策,对民营经济来说,大家都不
愿意投资,资金都在尽量跑。
此外,一直是观察中共经济政策最重要“窗口”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本月11日
至12日召开。
政策转向表明经济出了大问题 形势逼人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这是中共最高决策层的政策转向,反映出当前中国经
济面临复杂的挑战。
他解释说:“内需严重不足,失业情况是这二三十年来最高的,地方财政压力也是这二三
十年来最严重的,房地产困境也是一样。对外贸易方面,欧美对中国的制裁来自各方面,
东南亚国家现在对于中国的资本也不欢迎,这情况是这四十年来首次发生的,这是它出台
这个政策的主要背景。”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对大纪元表示,中国现在经济出了大问题,中共过去讲是要悠着点,不
能下猛药,要保持战略定力。但现在,它觉得经济在大流血,常规政策已止不住血了,“
就拿出2008年的4万亿那个劲头,采取那些非常规的政策,下猛药来做这个事情。所以这
是宽松货币政策重新回来的主要原因。”
时势巨变 2008年刺激模式难奏效
王赫表示,2008年,中共推出4万亿财政政策,当时中国经济GDP规模30万亿左右,所以力
度非常大,中国经济膨胀起来了,房价居高不下。这给中国经济带来深远影响,负作用非
常大。一直到习近平上台后,负效应都没消化完。
2008年的政策偶尔用一次,在危机时刻打强行止血针,“这件事给中共留下深刻印象,所
以不到万不得已,它不会采取这样的政策。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速掉下来了,掉下来
就要垮掉了,所以它现在不管2008年的教训,直接上宽松货币政策。”王赫说。
黄大卫认为,这次会议特别强调了适度的宽松政策,但效果非常有限,基本是扬汤止沸。
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挑战与2008年完全不同。2008年,中国以出口为导向,欧美市场的低
迷与经济危机导致中国出口业务大幅缩水,现在情况完全不同。
“这次主要是中国由内而外的、新的、非常严重的挑战,人口老龄化、供应链重组、外资
撤离,逆全球化趋势,还有中国内部需求低迷,失业率一直高企。地方财政、房地产危机
是改革开放40年来从来没有如此严重。外交关系也非常紧张,差不多回到1989年前后的情
况。”
黄大卫进一步解释,国际贸易方面,受到欧美的抵制、制裁,尤其是川普(特朗普)上台
后,东南亚国家陆续不欢迎中资机构设厂回避关税,可以预见中国出口业务的举步维艰。
内需方面,一直以来国有企业不断地蚕食民营企业市场空间,国内经营环境每况愈下,老
百姓也没有受益,“要扩大内需,不降低国有企业的占比,不提高老百姓的福利,是难以
实施的。经济杠杆没有多大意义,可以预测到,这次政策更多的是在不改变国进民退的局
面下,尝试稳增长。但很快就看出这个做法的效果,应该非常短期,而且后遗症比较严重
。”
经济差 地缘政治风险高 冲击民企外企
黄大卫表示,国进民退的趋势不能逆转,地缘政治、中美中欧关系如此紧张,仅靠目前的
政策,不足以维持外资信心。
在观察了中国的外资、内资情况后,他表示,“内资来说,按我们去调查各个行业协会,
他们基本的观点是现在生意很难做。现在民营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小,国有企业越来越大,
而且现在又要搞统一大市场跟供销社,这都是未来走向计划经济的信号,所以对民营企业
来说,他们基本上并不看好。
“外资来说,短期之内,外资企业可能更加是短期,风险投资型地参与中国股市,但不会
太长期。而现在在中国有经营的外资企业,都密切留意著政策的细化跟进度,目前都是一
个大方向而已。”
王赫认为,外商对中国经济判断有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能不能赚到钱,就是中国经济走
势。第二个就是看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关系的演变。即使外商能赚到钱,如果中美关系恶
化,中共对台出兵,国际形势发生逆转,所有这些投资都会打水漂。
“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会严格地观察中共经济走势和中美关系的演变,综合判断在中国
投资或者是撤资。过去中美关系比较缓和,世界格局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就是赚钱第一。
目前对他们来说,要把赚钱和安全相提并论,现在的外资跟以往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社会主义经济进入死局
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不改革就无法维持下去的死局。
黄大卫认为,不改变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做法,而且不断地增加管制,外资可
能并不会对中国市场潜力有太好的评价。
“从中长期来说,中国要落实结构性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官僚体制改革,才可能
提升内需,重新让经济稳定发展。”他说,“不放弃国有经济为主、不放弃统一大市场、
不放弃国进民退的话,想改变市场预期,改变消费者跟民营企业的信心,改变外资对中国
的看法,让市场逐步回暖,基本上是非常困难,可能性非常小。”
王赫认为,要解决民营经济的稳定性,必须要进行宪法制度上和意识形态理论上的根本性
调整和突破。而这一点中共是无法接受的,它也不会这么做。另外,中共内斗非常激烈,
现在的政策什么时候会破局,大家都非常紧张地观察。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和外商很
难做出重大投资决定。
就中共的社会主义经济未来走向,黄大卫说:“计划经济跟公销社、人民公社在历史上没
有国家成功过。在今天没有,未来我们肉眼可见的情况也不会有可能,而且由于中国的官
僚体制,包括这种官僚体制提拔出来的干部,也不可能有办法把国有企业跟计划经济做好
。”◇
责任编辑:任子君#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4/12/10/n14388339.htm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