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eafood (河豚生鱼片)
2024-12-01 12:16:52※ 引述《generalfungi (香菇将军)》之铭言:
: 每次台湾少棒拿到冠军
: 很多人都会有两个想法
: 一个是只有台湾认真打,其他国家都觉得小朋友打棒球好玩就好,有调剂到身心就好当作兴趣,真的要发展成职业以后努力就好
: 所以台湾少棒国家队,打赢美国社团开心的乐乐棒球,有什么好高兴的?
: 另外一个想法是
: 台湾少棒这么厉害,都是因为根本没有考虑到选手的未来性,能够投球就尽量投,把手都投爆了,反观国外就是轻松打,打快乐的,也会照顾到小朋友的身体状况,难怪台湾那么强,都是用小朋友的未来换来的,完全不值得高兴
: 以上两个国人对少棒联盟存在的普遍观念算是迷思吗?
我担任高中代课教师时,有两年是帮棒球班和篮球班上课,当时他们
是会参加高中一级联赛的球员,带过的学生有人确实打进了职篮,还
有两、三个曾经成为国家队的一员。
篮球班的学生拥有还可以的基本学力,至少高一生就像高一生的程度,
棒球班就差很多,高二了还记不得26个英文字母的所在多有。
为什么?因为棒球生是从国小就跟正常教育脱钩了,篮球生因为要看
身材发育程度选材,所以通常是到国二国三才被抓进去,他们比棒球
生多了几年正常读书的日子。
有这样亲身经历,似乎可以在这问题上说点话。
我想基层棒球的问题出在“由国小组队”。
由国小组队时,学校要负责准备经费,每个学校的经费有限,你去
跟教育局要钱养球队,教育局依惯例就是看你的成绩。这就变成了
校长的压力,校长一但有这种压力,当然得要求教练打出成绩,教
练也想靠着成绩帮自己建立业绩,然后一部分球员家长也会以成绩
为评量教练和学校的依据,打不出名堂,就逼学校换教练,别耽误
自己孩子的体保之路。
教练在压力下要求小孩子打出成绩,往往会毁了孩子的基础。
基层棒球不该由国小组队,应该朝社区化改变,更要把经费跟战绩脱钩。
它应该像是一个社区性社团,让不管读任何国小和国中的孩子有机会接触
棒球,而不是只能去某间学校读书才能练球。孩子必须拥有弹性空间决定
要继续玩、投入更多、或者暂停一阵子去获得其他人生体验再回来玩,或
者就此离开。
一直玩到高中再进特定学校的棒球专班或篮球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