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不婚不生、快乐一生 台湾生育率全球垫底

楼主: christopherl (Crystal~++)   2024-11-28 01:05:32
看到有推文说我仇女、物化女性,恶男
明明女性主义的专家,何春蕤,也说“青少年性行为很正常”
“有的文化青少年结婚很正常”
八卦板台男、台女该不会也要说,何春蕤教授恶男、仇女、物化女性、父权吧
女权主义也有很多派阿,有一派是支持青少年性行为结婚生小孩的,对生育率有帮助阿
节录一下何春蕤教授的演讲稿
─────────分隔线─────────
青少年当然是有性的。
青少年有性的感觉,性的冲动,性的好奇,性的快乐,性的经验,性的摸索,性的资讯,
性的接触,性的互动。
联合国的“儿童”定义荒谬之处就在于它漠视了文化差异。
贵州瑶族少年的成年礼是14岁,
葡萄牙、菲律宾认为男16、女14可以成婚,
西班牙、希腊认为男14、女12即可成婚,
印度的童婚传统认为女孩12岁或8岁甚至4岁都可以成婚。
联合国本身的儿童观念
事实上反映的是西方中心主义所推广的西方现代文明范本,
而这是一个载满了帝国主义傲慢的规范,
不但昧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现实,
也在保护的名义之下打压青少年自主权。
台湾已经清楚看到的“极端保护观”的兴起与扩散
极端保护观成功的凝聚起一些基本的社会共识:
例如相信“儿少保护”是最高价值,是整个社会的最高原则,
因此可以无限上纲,不计一切代价维护这个最高价值。
有意思的是,这种保护往往围绕着和“性”相关的事情,
好像性的资讯和性的活动都必然会对青少年与儿童形成极大的伤害。
众多出自极端保护观的法律
总是用对童年的想像投射到所有青少年的身上,
也就是把所有青少年一体视为幼龄儿童
透过让儿少禁欲来让成人禁欲,
透过儿少来净化新闻、电视与网络等媒体,
透过儿少来控制家庭与两性关系,
使得台湾社会笼罩在“幼儿化”的氛围中。
https://sex.ncu.edu.tw/jo_article/2012/04/你没想过的青少年性教育(演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