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原po说的两点,还有一个就是:
大医院科别分明。
一个癌症病患,如果要开刀,就得专转去外科处理,因为肿瘤医生未必会开刀。
然后糖尿病就得去看新陈代谢;肠胃就叫你再去挂肠胃;风湿关节炎就叫你还要挂一个风湿
免疫......等,结果病人抱了一堆药回来,然后这些科可能还无法一天都看到。
我是不懂为什么要分到这样细,只是想知道有没有可以整合的方式,一直挂号一直看,一堆
药在面前,看了都烦。
老人家看个老人医学科,检查有其他问题,又叫去挂别科......。
而现在不少诊所,其实就可以一次搞定,药物重新调整,只是在于诊所常常无法做一些精密
的检查,而且尤其是长辈,还有就诊迷思。
回到原本问题,老人家一堆身体上的不舒服,到底要怎么看,怎么就诊,才能不用那么麻烦
,不用拿那么多药呢?
※ 引述《Blopress (UCCU)》之铭言
: 如题
: 以看病来说
: 大家觉得就医方便重要?还是看诊品质重要呢?
: 目前台湾的健保制度来说
: 医疗极度廉价
: 显然是往就医方便这边倾斜
: 小鲁医是废物台台内科
: 每节门诊 半天的时间要看80人
: 平均每个病人大约5分钟不到
: 说要看多仔细是不可能的
: 只能重点看一看,然后光速解说
: 门诊病人多为癌症患者,是重大疾病
: 许多人都对光速看诊跟解说不太满意,但也没办法时间就这样
: 反过来因为看得快,所以病人要挂号相对方便很多
: 一两周内都看得到
: 如果台湾的医疗环境,偏向下面两种状况让大家选:
: 1. 看很快但品质较低,但是比较容易挂到号不会等很久
: 2. 看很慢,很仔细,也花时间耐心慢慢跟病人解说。但是如果想要挂号的话要等很久,
: 比如有些国家门诊挂号要等两三个月。
: 大家比较倾向哪一种呢?
: 方便可近性 vs 品质, do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