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人而言
人生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
‘PART 1’一份好工作好收入
不管是用功唸书拿学位考证照甚至创业
目的就是找一份可以生活存钱的工作
送外卖是这样
进大公司大厂做牛马是这样
就算进了高端投行创投金融圈也是这样
有了点钱 就开始实现人生各种小目标
结婚生子买车买房巴拉巴拉
‘PART 2’用钱赚钱, ‘准’财务自由
到了一定年纪
人生的目标都差不多实现了
身边也有一点资产
这时候会发现
就算是保守的理财方式
年收入等级跟自己辛苦打工差不多
钱四脚人两脚不是说假的
这时候有人会选择躺平甚至退休
有人还依然勤勤恳恳地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我看到有人开始拾起年轻时的兴趣
学吉他当个民歌少年?老年?
画画/自行车环岛/天天健身.........
为什么说‘准’财务自由?
因为这种人大部分都还是有正职工作
如果没特别事情 还是会一直干下去
也不是说有钱到有多笔房产可以当房东整天玩耍
只是生活的重心已经不再是拼收入了
该有的都有了 小孩也长大了
固定支出就那样
有的观念开放点的 甚至生前契约都安排好了
光靠理财收入就可以应付生活开支还有盈余
所以会看到一种现象
银发族活出一种松弛感
年轻人仍然在第一线拼死拼活存第一桶金
希望可以早一点晋级到PART 2
根据自己不完全观察
家里有PART2 等级以上长辈的
后代大机率都提早升等, 甚至一出生就已经在PART2 等级
没办法
社会机制就是这样
最后说到退休要干嘛
之前遇到一个有趣的老爷爷
在一个餐厅的店面
占一块小地方卖手工煎饼
感觉上是他跟店家租一个小地方摆摊
有一次去买煎饼
发现餐厅老板对这个老爷子客气的有点过了
我试着问老爷子‘你租这个摊位不便宜吧?地点这么好’
老爷子精神饱满的说
‘这店面是我的, 这家餐厅跟我租的.....’
果然是高手在民间
鲁叔有点年纪了 一点感悟
———
前半生努力是为了找好工作
后半生工作是为了不工作
三四十岁可以退 那就去活不一样的下半生
※ 引述《Ommmmmm5566 (有人责备我们不够深入)》之铭言:
: 现在这批六十几岁的阿伯
: 年轻时没什么娱乐
: 十点十一点时间一到就是去睡觉
: 不像现在的35以下的年轻人
: 从小接触电视电脑电玩手机各式3C
: 说不定50岁就白内障
: 又因为常常滑手机打电动熬夜隔天再去上班
: 每天睡不满6小时,心脏不够力,睡眠不足又导致肥胖
: 少吃多动爱享福同年龄的情况下硬是比上一代胖上不少
: 本身机体年轻的时候就搞坏了
: 真的能够做到65岁退休吗?
: 更不用说政府还想推行延后退休
: 我看一堆人55岁就一堆病了吧
: 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