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觉得
ESG整件事
从开始到现在 是不是就是个骗局
我能理解地球灭亡时钟跑的速度愈来愈快了
臭氧层破洞 温室效应愈来愈可怕
反圣婴现象不断 11月了还在台风
但这跟ESG有什么关系啊?
被迫开个部门,计算对工作流程没有帮助的算式
世界就会变得更好吗
不是这样吧
这说穿了 不就只是一种罪恶感补偿吗
就跟那个一天到晚在洗的绿○和平捐款广告一样
“我们可以阻止这场浩劫”
捐个300块 就可以阻止这场浩劫?
还送你一个纪念徽章勒
每件事的开头一定都有其意义
所谓这件事存在的价值
我相信ESG这几个字成立的初衷 一定也是想要让地球更好更永续宜居
但不代表这件事就可以一直被大义名分 无限衍伸下去吧
讲远了
ESG现在就是种稽核环节的多余
唯一的优点 是增加了ESG相关的课程跟职位
那就很好笑了
每年去上培训课拿证照的人
有几个是真的想要减缓这个地球异常危机的
不都只是当成职业证照在考
说穿了 ESG已经变成空口白话 跟成立初衷根本长得不一样了
就像上面说的绿○和平捐款广告
请问我到底是在买赎罪券 还是真的在帮助这个世界?
人家世界展望会都还会叫你捐款时要注记 专款专用
你就一副总之你钱先来就对了的样子
为了达成你要的目标 一个纸上的数字
到处去生计算式
来交给你一份“你想要看到的数字结果”
请问这到底意义在哪
你如果要的是ESG的初衷 降低乃至脱钩整个生产流程的高碳排放
你可以直接走补助流程
都有个作业叫做一级节能家电汰换补助给你抄了
鼓励你换成有认证、有背书说这个新流程碳排放低很多的机器
整件事是不是就能跟你所要的结果有八成像
再加上一个碳权买卖的罚金额度/碳排税 当棍子
一赏一罚 事情不就解决了
还在那边每年写检讨流程
每年得拿一张ISO证书
202X之前要降低多少 203X之后要降低多少到几趴
我这样做之后 在计算上每年可以降低多少多少的碳排放量
请问这么多作业流程之后 到底对环境做了什么改善
全部都是数字
地球在想说 请问你们人类到底在忙什么
更好笑的是
ESG现在流于大公司才干得起的游戏
小企业 基层下包 收购环节之外的原物料供应商
请问哪一个玩得起来
结果就变成流于形式跟口号
就台湾百大企业──说不定百大还都没有──在那边自己玩
然后臭氧层还是破洞 平均温度每年还是在1度2度上升
北极熊还是愈来愈没地方走路
请问 意义到底在哪
你要推动一件事情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糖果棒子
这真的很难理解吗
推行节能补助家电政策之前
你看大家有在理你吗
那是不是把它实际化成每个月要付的帐单金额 来得有实感多了
在那边一直纸上计算
地球真的就会变得比较蓝吗
我不这么觉得
如果ESG最起码对工作流程有帮助
譬如它可以在计算的过程中 得出流程精简降低成本的最大公约数
或许反弹还没那么严重
算了一整圈 跑了无数无数的证书
得出一个纸上的计算结果
嗯 照这样下去到205X年后 我司年碳排放量就能降低90%
所以未来臭氧层破洞
责任就跟我司无关了喔 啾咪
请问我们到底是在找解决方式 还是推卸责任啊??
ESG要能跟初衷一样推动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走补助
要拿补助 你一定要有买卖调换的收据或凭证 对吧
那就弄个2026年1月1日起
对有生产、运输、乃至中转三角贸易的商家 普遍课征碳排税
不就好了
无论是台湾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
为了少付这笔钱
一定会想尽办法把生产流程调整到未来不需要再付这笔钱为止
那这 不就是你要的吗
再比照之前的节能家电补助
略施小惠 2025年底前更换 根据检测报告每公斤排放量可获多少补助
不敢说会通通换起来 但最起码能达到你真的想要推行的东西吧
当然如果
成立这个ESG 就只是跟DEI部门一样
为做而做
其价值就只是多一种两种工作可以做之外
那就当我上面没说
只是
那也就会真正让我确信
ESG就是个骗局 就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