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EDYA ( )
2024-11-06 09:31:11康芮台风 1105》风雨摧毁玉里大粮仓,稻米全倒、米仓倒塌,稻农与集团主身负百万亏
损
上下游
记者 孙维扬
2024 年 11 月 05 日
康芮台风走后,全台农损截至今(5)日 11 时已高达 13 亿 8169 万元。花莲、台东正
进入二期稻作采收期,康芮直冲花东稻田,除台东池上稻穗美景成为“倒浪”,花莲玉里
更因猛烈风雨灌入纵谷间,杀伤力惊人,稻田被吹得满目疮痍、稻穗发黑,连碾米厂房都
倒塌、灌水,损失金额以百万元计算。
花莲玉里稻作面积多,也有许多存缴交公粮与加入集团产区的稻农。稻农与集团主分析,
加入集团产区后收益较稳定、投保机制较完善,稻农在天灾冲击下能弥补更多损失。但碍
于每家集团仓储量有限、部分稻农没有书面契约等,玉里集团产区胃纳量恐达上限,难以
鼓励更多稻农加入。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4/11/2-IMG_2880.jpg
康芮强劲风雨直接灌进玉里稻田,不仅稻农,身为稻米集团主的曾国旗也损失惨重。(摄
影/孙维扬)
二十多年来强台,稻米与米仓都应声倒地
玉里与富里是花莲稻米生产重镇,尤其玉里第一、第二期稻作都近 3000 公顷,为花莲稻
作冠军。康芮过境稻农损失惨重,玉溪地区农会产销班第五班班长罗世泉表示,产销班种
植约 70 公顷稻作,他预估产量至少降低一半,“二十几年没看过这么猛烈台风”。
罗世泉分析,原本玉里受山陀儿台风略减稻作授粉率,产量只会少约 10%。但康芮刚好从
台东入境,风雨直接从南方灌入,没有山脉屏障,稻作纷纷倒伏。他指出,稻米因稻田普
遍积水,倒下后浸在水中,不仅难收割,也会快速发烂或穗上发芽,稻农来不及抢收,“
基本上没救了”。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4/11/1-IMG_2901-1155x770.jpg
玉里稻株不禁台风侵袭,倒伏惨况比比皆是。(摄影/孙维扬)
勉强撑住的稻株并非逃过一劫,罗世泉解释,稻作因风雨而摩擦、受伤,稻叶具有伤口,
较会白化或枯萎,无法产生养分给稻穗;稻穗更可能穗上发芽,也因不断碰撞,米粒可能
发黑与破碎,品质下降。田间逐渐出现稻株凋萎、稻穗劣化等延迟性损害,“实际损害十
几天后才见真章”。
光是稻作产量损失,罗世泉估算产销班至少降低一半收成面积,等于折损收益 140 万元
起跳,白米品质还可能劣化,损失更多。更惨的是产销班米仓与 3 台烘谷机被吹垮,成
为田间废铁,设备损失超过 800 多万元。他坦言,若加上后续修缮花费,产销班已赔上
破千万元,等于每位班员“亏损破百万元”。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4/11/1-IMG_2928-1155x770.jpg
罗世泉估算,稻作倒伏损失加上产销班仓库毁损,每位班员目前就亏损破百万元。(摄影
/孙维扬)
碾米厂泡水、厂房屋顶掀翻,集团主赔百万
稻米集团主也不好过。玉溪地区农会总干事蔡宗翰说明,玉里不仅是稻田,许多碾米厂也
在康芮侵台时泡水、破损,如农会碾米厂屋顶被掀翻、设备浸水,现在急着修复厂房检查
机械,损失还无法估算。也因为碾米厂暂时停工,稻农焦急向农会询问何时能缴交稻谷,
他也莫可奈何。
东丰拾穗农场是玉里有机稻米集团产区,拥有有机碾米厂与有机肥料厂。负责人曾国旗表
示,过去台风侵台,纵谷山脉是天然屏障,玉里多不会有严重损害;此次康芮从南方灌风
,山脉加强风势,成为杀伤力强的旋风。
东丰拾穗肥料厂屋顶掀翻、雨水直接涌入,许多机械泡汤;碾米厂外观未受损,却也连日
泡水,曾国旗粗估后续修缮费用以数百万元计算。
曾国旗表示,东丰拾穗农场客群较固定,且幸好米仓没有严重泡水,尚有库存供应市场。
但他不讳言,东丰契作稻作半倒、全倒面积至少 70 公顷,折损率 50% 以上,而且稻穗
接续若黑化、穗上发芽或染病,就没有食用价值,损失只会更高。何况各碾米厂与米仓都
还在抢救,稻农想抢收稻米,集团主也很难即刻处理稻谷,同样被覆沈重压力。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4/11/1-487308_0-1155x770.jpg
罗世泉的产销班米仓在康芮过境时不敌猛烈风雨,倒塌成一堆废铁。(摄影/孙维扬)
集团稻农可缴公粮灾害谷,集团主补助资材度难关
蔡宗翰说明,过往天灾造成品质低、无法食用的灾害谷产量若不多,集团主都会收购,价
格虽会调降,也多会高于公粮价格。但这次玉里稻作灾害谷量太大,各集团主难以吸收。
农业部不仅破例提供稻米天灾救助,玉里稻农也可向农粮署缴交灾害谷,稻农不至于血本
无归。
但集团产区本意就是希望稻农减少依赖公粮收购,蔡宗翰提醒,集团契作稻农选择缴交公
粮灾害谷,“等于暂时丧失集团资格”,若后续启动水稻保险,稻农无法获得理赔。稻农
需评估自身受损实况,判断哪种方式较能弥补损失。集团契作稻农若决定缴公粮,农会也
尊重,“情况太特殊”。
曾国旗则说,东丰拾穗因为为有机米集团,生产成本较高,原本收购价就约每公斤 40 元
,若农民缴交灾害谷,价差可能过大,也会丧失集团资格,因此会跟农民议价,用不低于
公粮价格收购,再由东丰拾穗思考处理方式。东丰拾穗也会折让收割灾害谷、添购复耕资
源费,设法与契作稻农共渡难关。
罗世泉提及,他的契作碾米厂会帮农民负担水稻基础型与加强型保险,且碾米厂会尽量收
购灾害谷,缴交集团后收益加上保险理赔,不一定比缴交灾害谷低,目前不打算改缴公粮
,以免丧失集团资格。他反而更需要现金流修复米仓与烘干机,希望农业部对农民贷款,
提供利率减免、还款期限延长等更多协助。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4/11/1-IMG_2846-1155x770.jpg
眼见满目疮痍的肥料厂,曾国旗无语问苍天。(摄影/孙维扬)
保险理赔更完善,集团较稳定稻农生计
康芮台风冲击玉里稻田后,凸显集团产区比起公粮,更有机会保障稻农生计。罗世泉说明
,过去他缴交公粮,现在改成加入碾米厂集团,平常稻作收购价约每公斤 23 元。乍看比
公粮计画收购价低,但农粮署会限制计画收购缴交上限,辅导与余粮收购价不会明显高于
集团收购价,他估算自己加入集团后,每公顷稻作收益与公粮差异不大。
罗世泉提及,他加入集团产区后有水稻基本型与加强型保险,且农业部、契作集团与玉里
镇公所补助,他只需付 20% 保费即被纳保。而他每公顷稻作生产成本约 11 万,假设以
这次稻米保守损失一半计算,缴交公粮后,每公顷至多只有 18000 元基本理赔;而集团
保险理赔“通常至少 6 万元”,相比之下更能弥补损失。
蔡宗翰表示,农会收购稻谷均价会比公粮高,但需要维持品牌信誉,收购价会随稻谷品质
调整,稻农收益不一定显著高于公粮。但稻农不仅有固定缴米管道,也会获得 80% 加强
型水稻保费补助。天灾来临时,农会契作稻农平均理赔“可到 3 至 4 万”,许多稻农是
感觉生计较稳定而加入。
曾国旗则补充,集团产区会有不同产销模式,会吸纳志同道合稻农合作,关系更紧密,集
团主也替稻农生计着想,“毕竟稻农是集团的根本”。如东丰拾穗生产有机稻米且水旱轮
作,耕作机具、肥料资材等都会共用,最后收购价格比较高,不仅是玉里,花莲其他乡镇
也有稻农加入集团。
没书面契约、仓储量不足,难提升集团规模
但不是每个稻农都加入集团产区,蔡宗翰提及,玉里缴交公粮量近年则仍约有 550 公吨
,稻农还没加入集团产区的原因,包含实耕者若是租地,需要透过书面契约证明耕作事实
,但花东地区国有地较多,当地主转租,签书面契约较繁琐,故多以口头约为主,稻农就
无法加入集团产区。
蔡宗翰并观察,有些老农因为担心早期 375 减租等政策,农地最后被转让给实耕者,坚
持不签书面契约;也有地主可能想随时把土地转为他用,只愿意与农民口头立约。然而书
面契约是集团产区契作必备条件,他提醒稻农若想加入,一定要拿到书面契约。
除了稻农签约问题,蔡宗翰举例,农会米仓因同时要存放集团契作米与公粮,目前集团产
区面积只能约 200 公顷,才不会仓储无法容纳契作米、后端销售不会供过于求。他坦言
,米消费市场若没有显著提升,集团主难扩大契作面积,就无法积极吸纳更多农民。
公粮若调涨,集团产区将更难扩展
曾国旗则认为,稻农加入集团产区,需要遵照集团产销策略,部分稻农觉得较无弹性,“
像不愿生产有机,就与东丰(集团)目标不同”,而宁愿公粮搭配自找民粮通路。他并提
及,玉里稻作面积相当庞大,但各集团产区胃纳量都有限,要全部稻农都加入集团产区将
有难度。
罗世泉直言,许多稻农觉得缴交公粮收益仍较好,对集团产区兴致缺缺。近日水稻产业又
争执调涨公粮价格,他认为若农业部提高收购价,会稀释集团产区诱因,但从土地、秧片
、肥料到收割等多方成本都会应声涨价,让稻农实质收益不会上升,却堵死集团产区发展
。
维持保险制度与集团诱因,也要革新产业
若想扩展集团产区,罗世泉认为,政府应维持、改进水稻保险理赔机制,而农业生产过程
遇上极端气候、天灾频率愈趋频繁,水稻保险发挥效果,农民会更认同保险制度较完善的
集团产区。他并提及,政府也应设法透过扩展通路、补助收购等方式,鼓励集团产区提升
稻谷收购价,“多提升一点,稻农就很有感、更会加入集团”。
曾国旗分析,农业部在宣扬集团产区时,应更细思考论目标,才能知道如何推广。如想增
加稻农收益,除了透过补助鼓励他们加入,还要思索如何降低集团生产成本,像给予资材
添购补贴等。当成本变低,集团米内外销都更有机会扩大客群,收益提高,对稻农诱因更
大。
虽然同意水稻保险有其必要性,曾国旗仍认为,保险理赔与天灾救助是弥补稻农损失,“
但不会有人希望农损”,农业部也应思考,如何让水稻产业降低生产风险与成本。
曾国旗认为,应加强育种资源,让稻米具抗风、抗淹水等特性,并一样好吃。同时开发智
慧化耕作设备,减少耕作时人力花费,都会减少稻农遇上天灾后的损失程度,也可免于政
府在天灾后都要投注钜额经费弥补农损。
花莲农改场:模拟极端气候,选育抗逆境品种
如何透过育种加速水稻抵抗极端气候?花莲区农业改良场副研究员黄佳兴表示,农业场试
单位多配有逆境模拟温室,育种者可模拟极端气候,选育抗逆境品种。以台风为例,可能
需要水稻抗强风与抗淹水,台湾可先将资源聚焦研究近年台风数据,筛选最大阵风级数、
降雨量等,作为选拔资料。
然而稻米抗逆境能力愈佳,通常要花更久时间选拔,且若食用品质、产量等其他表现不佳
,仍可能不受市场青睐。黄佳兴表示,在研究逆境资料时,也要评估极端灾害发生率,在
抗逆境效果与选育速度间取得平衡。同时也要推广到合适的生产地、消费市场,以免稻农
或米商觉得稻米销售情况不佳而不采用。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13824/
网站还有其他灾损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