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3课纲国编本国中,高中则是民间版本第一代,我撇除过去党国,洗脑跟印刷老旧排
版不好,我觉得国编本是很详尽,当然有其时代背景跟教育方式更贴近所谓的传统私塾那
种背诵一流但脑筋僵化,所以当第一届学测开始时的题目跟传统联考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大
不同,简单生活化到学生会怀疑有陷阱。
而过去历史课本编年体的考法不能否认很多填鸭式的,尤其读到第三册 晚清的变局一堆
条约割地赔款,我想跟国中健康教育背诵什么霍乱 伤寒这个堪称恶梦,但至少很清楚诉
你来龙去脉,到了民初军阀割据更是在国中基础上把府院之争还有南北分裂的事全盘详述
,当然学生最大罩门在于没有社会经验,对于许多人性斗争跟利益的事很难体会,但大叔
现在四十了饱经沧桑就知道很多事情背后原理都大同小异,再则因为是读国编本上来变成
主题式的,有了所谓基础知识变成没有衔接问题,但现在民间版本最大缺点就是国高中不
同步,不同版本也是,很多东西高中老师以为学生知道但教课时才发现压根没学过,加上
手游当道,过去读金庸 古龙算是学生时期的消遣对现在孩子如同天方夜谭,好像桃花源
记里面那句 乃不知有汉,遑论魏晋
国文课本也是,过去唐宋八大家等人的古文可以说是高中国文比国中更深入的点所在,还
有范仲淹 岳阳楼记 钱公辅的义田记都算是基本,现代散文也有但整体比重不高,现在都
意识形态作祟,把很多现在没啥太具代表性的现代白话文或散文收进来,国文老师真的越
来越可怜,以前学生英数理化不好至少不会放弃国文,有背有分这鼓励的作法至少学生不
会整个摆烂,现在考试国文还要补习,自己母语 有读没读考差不多,国学概要几乎消失
,非选手写比重太高,高中生拿有那么多墨水跟人生经验能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