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小米文化失落、高龄化、主食习惯改变——但保种的人仍在努力
2024年06月25日
环境资讯中心
记者 袁慧妍 台东报导
小米耐旱且抗病虫害,是原住民过去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文化的维系;面对气候变迁,
维持种子多样性,才可避免粮荒。位于台东县金峰乡的新兴国小,有几片小小的小米种植
地,让原民学生了解祖先和族人耕种过程;每周四的午餐也加入营养丰富的小米,师生一
尝粒粒皆辛苦的成果。
台湾小米在纪录上曾有高达200多个品种,然而现代化农业发展及生活条件改变,其他作
物取代了小米。但仍然有一群人在默默耕耘,从农田到餐桌、小自社区大到政策,仍在努
力保种中。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812601600_2508713825_b.jpg
台东县土坂部落Talem卡路风工坊负责人蓝保.卡路风,带记者到小米田学采收小米。摄
影︰袁慧妍
越来越艰难 一斤高达600元、全台小米种植面积不到百公顷
台东县达仁乡土坂部落的Talem卡路风工坊,距离台东市约一小时车程,路旁有一棵高大
的茄苳树和树屋,非常容易认。卡路风工坊的负责人蓝保‧卡路风先带团友学习包cinavu
(吉拿富,排湾部落粽),再到小米田学习采收小米——这个品种是圆头、那个品种是长
毛,折小米时要剥去旁边的叶子,至第二节就可轻易摘下,单手绑小米并不困难,但请出
动牙齿咬著茅绳……。
在33℃的烈日下,大伙儿“劳动”过后,夫妻二人端出一大锅金黄色纯小米野菜饭,热腾
腾的蒸气散发轻微的谷物甜香。这顿“自助餐”还包括浓甜地瓜、糯香小芋头、厚实熟花
生,和没有酒精的小米酿等。
然而,这锅足够几十人浅尝的纯小米饭价格不菲。部落小米在末端市场1克卖1元,1斤就
要600元,比一般白米贵多了。加上国外大规模生产的小米进口台湾,售价只需一半或更
便宜;部落本土货不单生产量少,也面对内外市场的双重夹击。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812496599_54f57a86f1_b.jpg
因成本高,坊间鲜少会用部落小米来煮饭。摄影︰袁慧妍
部落小米的高成本,在于人工和心血。面对耕种者高龄化,加上播种不易、除草间拔耗人
手、鸟害严重、种子品质不佳致发芽率低,种植小米越发艰难。2022年全台小米栽培面积
只剩91公顷,曾经的小米田盛况不再。
午饭期间下了场大雨,天气终于没那么闷热,对蓝保.卡路风来说反而是不幸,因为小米
赶不及采收了。一般小米在大约1月播种,这片小米田为了等待6月中参访团的人们,改在
3月中才开始栽种,蓝保.卡路风形容是与天气的“一场赌博”。
不靠农民历 部落种小米全凭附近植物生长变化
对大竹溪流域的排湾族而言,24节气或农历、新历并非耕种指标,而是观察流域中其他植
物的生长变化,安排小米田里作物轮作以及上山狩猎的时间。当无患子落果,族人开始整
地、准备烧垦;当乌皮九芎树开花,小米开始播种,得在一个月花期结束前完成;春雷响
,便是芋头种植期。至九芎树冒叶苞,此时大约是2-3月,族人会举行荡秋千仪式,让青
年男女互相认识;当动物开始发情,小米亦快速生长,同时山林进入禁猎期,猎人回到农
耕生活,同时开始修缮家屋,迎接风季。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812406958_c8058cf904_b.jpg
参访团友学习包cinavu。摄影︰袁慧妍
当虎婆刺结出红色果实时,预告著雨季将至,此时小米亦出穗;当看到猿尾藤果实旋转落
下,即可采收小米,举行入仓祭,并由头目和巫师决定该年的“小米循回跨越日”以及连
续9天的小米收获祭仪式安排。
小米采收后,农夫开始种豆,利用八月豆、豇豆等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提供下一轮种植
小米所需的土壤养分。至于其他主食如红藜、地瓜,则等到栾树开花、代表台风季结束后
,可种下此类高大型、爬籐类植物。那些糯甜小芋头在冬季前就会采收,烘干后可作长期
保存,或打成芋头粉醃肉。最后就是采收豆类。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812164336_83541590db_b.jpg
台东县金峰乡新兴国小的学生,用谷物包括小米和玉米砌成太阳图画,歌颂大自然。摄影
︰袁慧妍
气候变迁或粮食危机的未雨绸缪 小米保种作为出路
气候变迁对小米和其他作物耕种时程有影响吗?蓝保.卡路风说,气候从古到今都一直变
迁,族人靠着流域的生态变迁来决定播种收割,有时整个流程会比一般时间推前10至15日
,“但也有往后移”,对收成没太多影响。
不过,未雨绸缪还是必须的。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东分署署长吴昌祐称,当未来面
对粮食危机或气候变迁,不同品系的小米或能帮助解决粮食问题。这是一场韧性的考验。
台东分署亦正推行国土生态绿网,让部落及社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兼顾生态系健全、动植
物的生物多样性,当中包括协助部落培养节水的水稻品种、野生动植物基地护育等。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812601230_77d6ef4e39_b.jpg
台东打鹿岸原住民人文主题餐厅的cinavu。摄影︰袁慧妍
有地、有种子、有方法,还得要有人。吴昌祐称,年轻人回到农田上,必须让他们站得住
脚,能维持生活生计,再者亦可以在农村陪伴老人家,同时年轻人的创意也可发挥在承传
传统文化知识当中。就如蓝保.卡路风的工作坊,让民众更认识小米对于部落文化的意义
,或是企业支持台东偏乡的12所国中小、幼稚园师生,及两个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的长者
们。
今年3月起,每周四的营养午餐,学童会吃到自己部落族人种植的小米,强化部落青壮年
种植小米的价值感。
部落小米可能再难以跟现代化农业市场竞争,慈心基金会花东办公室主任简郁娟表示,部
落的农友都不只靠种小米维生了,有人会种释迦,也有人种芋头,亦有人成立公司做批发
,与几十个农友合作,采购小米后再在零售点上架,或供应予生技公司。
“我们不想把小米当成一定要大面积操作,它不只是粮食或杂粮,重要的是背后的文化精
神,这是支撑的原因,不然大家吃进口就好了。这东西却是这么珍贵,是因为这是传统文
化、全世界唯一有祭典的喔!这不是我们最应该保存的吗?”他说。
小米田导览、作物工作坊,或许能成为台湾深度旅游的选项。简郁娟说:“你来到接触到
小米的土地,跟你在超市买到一包小米的感受是不一样,你会跟土地有连结,你会爱上这
个地方。”
校园小米田用心灌溉 师:有一两个学生觉得很棒就能延续
参访行程最后一站,来到台东县金峰乡新兴国小,总务主任杜文祥带着记者参观校内小米
田。可是,有原民学生坦言并不爱吃小米,将来也不想当农夫,老师会觉得可惜吗?“我
觉得OK的。学校经营这个课程,并不是要所有人都喜欢或去从事。”
“100个里面,有一两个觉得很棒、可以分享出去,影响更多人,这小米才会继续被延续
、被使用下去。”杜文祥笑着说。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811235762_b770915733_b.jpg
新兴国小总务主任杜文祥带着记者参观校内小米田,展示生态友善鸟网;又示范以竹夹发
出具大声响来赶鸟。摄影︰袁慧妍
https://e-info.org.tw/node/23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