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反送中5年 初选案被告梁国雄妻压力下坚持

楼主: Jiun65 (为何拒绝?)   2024-06-16 20:09:24
反送中5年 初选案被告梁国雄妻压力下坚持
(中央社记者陈铠妤台北16日电)香港反送中运动5年了,大规模的拘捕令不少人只能在
收押所见到伴侣,包括初选案被告梁国雄妻子陈宝莹,奔波探望丈夫又接任社民连主席,
承受的压力都压抑在心内。她说,“以为自己适应了,但偶然有小小空间,情绪就会涌上
来。”
2019年6月16日香港200万人上街,要求政府撤回修订逃犯条例,震撼全球。可惜民主之路
走到中途,发生大规模拘捕。
有“长毛”之称的香港资深政治人物梁国雄,于2021年因参与泛民主派初选案被捕。案件
拖了3年多,好不容易等到审讯完成,今年5月30日法庭裁决。身为香港仅余少数政党之一
的社会民主连线(社民连)主席陈宝莹,当天却因在法庭外请愿,警方指涉嫌在公众地方
行为不检而被捕,不能进入法庭支持丈夫。
陈宝莹接受中央社视讯访问时表示,虽然明知裁决不会有奇迹,但法庭裁决象征案件进入
新阶段,自己更需要在法庭支持长毛;同时社民连应在裁决日表达对案件的看法,自己却
被警方拘捕,“像没有尽责支持长毛。”
她说,在警署内知道裁决结果时心情沉重,一方面未知自己何时获释,另一方面想到要跟
长毛及律师讨论求情内容等,不少事情等着她处理。
沉重的心情与压力,在过去几年成为陈宝莹生活的日常。
陈宝莹20多岁时,因信奉托洛茨基主义而加入由长毛等“托派”组成的“革命马克思主义
者同盟”。2006年社民连成立,陈及梁是创党成员,2008年陈成为长毛的立法会议员助理
,直至2017年7月长毛被取消议员资格。
长毛于2021年1月因初选案被捕后,一度获准保释,就在这期间与陈宝莹结婚。同年2月底
长毛等人被起诉,自此被还押至今。陈宝莹一周探望长毛3至4次,两人隔着玻璃、拿着电
话说日常事。
奔波于处理长毛的事情外,陈宝莹于2021年7月接任社民连主席。
陈宝莹说,那段时间香港几乎每周都有大事发生,如某人被捕,某组织被迫解散,政治形
势紧张得令人透不过气。社民连的抗争空间也越来越少,每次在街头摆摊位都有警方监视
录影,造成很大心理压力。
她说,当遇到很大压力或有事情犹疑不决的时候,都希望可以听到长毛的意见,过去多年
两人在社民连并肩作战,遇到问题会一起讨论。
“但现在他无法分享我的感受及压力,我只能与社民连的朋友分享,但始终不及有长毛在
。但都没办法,世界现在是这样,”陈宝莹说。她能够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有
限的环境下做到最好,“不能强求太多,否则令自己很辛苦。”
随着时间过去,陈宝莹以为自己逐渐适应了这种压力,但原来并不是。压力只被自己抑压
在心内,外人未必看得出来,当自己不为意的时候,会突然从心底涌出来,无从防备。
这种情绪突袭不止一次,令她独自流下泪来,其中一次,她正乘搭地铁。
“你要承认,不要害怕,不要认为不开心、难过是软弱。其实每一个仍在香港生活的人,
如果仍坚持信念,或多或少都会面对这种无形压力,不知道自己做的事会有什么后果,但
又心有不甘,想继续表达自己,很多拉扯之下生活,便会不开心,有很大压力。”
陈宝莹处理压力的方法,就是做运动、爬山、散步、看风景,以及跳印度婆罗多舞。她笑
说,长毛从没有与她跳舞,就像长毛喜欢踢足球,她从没有到球场看他一样。
陈梁两人今年68岁,两人一向都不注重仪式,以往很少庆祝生日,但自从长毛被还押后,
陈宝莹会在外与朋友为长毛办生日会,将生日会的照片寄给长毛,让他知道,大家都没有
忘记他。至于结婚纪念日?陈宝莹哈哈笑了几声,说:“现在我都忘记了结婚日子,所以
没有庆祝过。”
陈宝莹说,长毛“逐渐适应”还押的生活,“一个热爱自由的人,现在连生活小节都被安
排规定,情绪很难会好。”
长毛并不是第一次被关押,对上一次入狱是2014年,在立法会替补机制论坛抗议,被裁定
扰乱秩序和刑事毁坏罪成,入狱4星期。出狱时长毛情绪高涨。
陈宝莹也表示,上次长毛出狱时,社会正积极争取双普选,并酝酿“占领中环”运动,市
民相信集体力量会令政府回应诉求,在狱中的人都因对前景乐观而较容易支持下去。但现
在香港政治环境完全不同,“不被压垮已偷笑了。”
长毛被安排于今年8月在法庭进行求情,陈宝莹对他的刑期惟有“尽量乐观”。她说,尽
管审讯结果是不理想,但相信在囚者及其亲友,都希望案件有一个了结,大家可以继续向
前,总比过去几年案件处于胶着状态,令人心情忐忑不安好。
但另一方面,长毛现在还押者的身分,每天可接受探访,但正式坐牢后,一个月接受探访
最多4次,“担心长毛未必适应,因为他一直以来很需要亲友的支持。所以去到另一个阶
段,也要面对另一个阶段的难题。”
而她自己,在外继续进行请愿等活动,随时都有被捕的风险。“说不担心被捕是骗你的,
但最担心是自己有事,长毛会失去我的支持。”
她直言,现在社民连公开发表意见的作用已非常少,甚至是没有,“但是否就要放弃仅余
的空间?”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406160020.asp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