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ongyin (龙吟)
2024-05-24 06:39:54※ 引述 《skylin (自由翱翔)》 之铭言:
:
: 国共战役关键点
:
: 徐蚌会战
:
: 老共对国军
:
: 号称60万对80万兵力
:
: 完美写下以少胜多的战史
:
: 差距20万人数
:
: 到底如何能逆转胜利呢?
:
:
:
这就是要提到国军的传统特点了,不听指挥,
各自为战,见死不救。
淮海战役,也就是国军称的徐蚌战役中,
国军总人数确实占优,而且火力重武器都占优
还有空军作为侦查。
但是国军是分为7个兵团和2个绥靖区共9个
重兵集团的,这9个指挥官之间是矛盾重重,
互相谁也不服,战时不停的互相拉后腿,就
想着让其他人送死。
这9个重兵集团分布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上,互相之间距离多达几百公里。解放军
一般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包围其中一两个重兵集团
,然后派出少量部队力阻援兵。但从济南战役
开始,四五次战役中,国军的援兵都是拖拖延延
,不坚决执行救援命令,见死不救,没有一个
例外。
三四个重兵集团共同去救援一个部队,互相之间
也矛盾重重,互相提防,一个比一个慢。等
走到一半时,被包围的部队已经被灭,然后
一个比一个跑的快。跑的慢的重兵集团又被
回过头的解放军优势兵力包围,其他几个见状
是跑的更快,而不是掉头救援。
黄百韬,邱清泉,李弥,李延年,黄维等等都
是如此。
辽沈战役时,救援部队还打出了塔山战役这种
救援的战役,到这边救援部队和力阻援兵的解
放军之间就没打激烈战斗。
这种情况下,再多20万人,解放军也打的赢,
毕竟每次只需要动员30万人打10-15万人即可,
其他部队都是见死不救,拖延出兵,出兵后
也是慢慢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