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铭跟吴思瑶 一直在说没有讨论 违法表决
一直在说委员会没有逐条审查 都没有讨论
大家平常也都在开会 我用大家都懂的方式来理解现在发生什么事情
—————-
有关国会改革逐条审查会议
首先在立法院开会 是有严格的会议要求的
会议开始前 要宣读 日期 开会主题 与会人员 及要开会讨论的事项…等等内容
宣读完后 主席就会开始讨论要开会讨论决定的事项
不过 会议过程中
随时可以举手进行“会议询问”(可能有与会者迟到,或者对于会议主题不了解)
或者程序发言 程序动议 临时提案…等等
——————
我用在学校开班会讨论决定校外教学要去哪里为例子
来叙述国会改革这个案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开班会
班会有两种
一个是全班同学一起开的全班班会(对照立法院的院会(全体113名立委一起开会的院会
)
另一个是专业干部先讨论的干部会议(对照立法院的委员会)
做任何决定 都需要先透过干部会议讨论后
再开全班班会做成最后决议(委员会到院会)
每种会议开始都要有以下流程
主席宣布会议开始
说明 会议时间 内容 与会人员…等
进行今日会议的讨论
有共识就不表决
没共识就依照讨论事项进行表决
会议作成结论
散会
——————-
假设
要讨论 校外教学要去哪里
要先开干部会议
干部有小绿 小白 小蓝 班长(主席)
主席开始了讨论“校外教学要去哪里”的会议
小白与小蓝 很想去 校外教学
迫不及待 想要讨论要去哪里
纷纷表示我们快点开始讨论要去哪里吧!
于是在会议前 提了很多方案
去剑湖山 去六福村 去故宫……等20个方案
这时 小绿 因为不想去校外教学
所以压根连要去哪里都不想讨论
在主席念完会议开始的那一大串后
立刻 使用 “会议询问”功能
‘
询问了“请问 我们现在在开的会 是要讨论校外教学要去哪里对吗?”
“校外教学 是个很重要的事情
我们需要审慎评估”
“校外教学 都在玩乐 明显违反 学生应该认真读书”
“校外教学是毁宪乱政 违反校规……”
’
等等
类似发言长达一小时
小白与小蓝 很想要认真讨论要去哪里
可是小绿一直做这种没有针对会议要讨论的事项进行发言
主席为了推动会议进行到能让讨论内容“校外教学去哪里”被讨论 开始讨论
于是小蓝 提案表决
是否 暂停 会议询问 程序发言
后来表决通过
主席要准备进入
“讨论校外教学要去哪里”时
小绿不开心 提案表决 今天班会要散会 不讨论任何事项了
小白 小蓝 投票反对
因为他们想要讨论“校外教学要去哪里”
投票结束后
小绿又提案表决要散会
小白 小蓝 又反对
这个提案“表决散会”
“表决散会”被反对
重复了44次
直到天色太晚了
主席只好把所有20个想去哪里的提案都保留
送到全班班会
等到开全班班会时再由大家一起讨论投票表决
而小白与小蓝
提案太多 最后两人私下讨论
看要去哪里 把所有20个提案意见整合后
等到开全班班会时提出最终版本
到时候 就只需要针对 这个最终版本进行讨论就好
如果开全班班会时有人有不同意见
就在全班班会上提出新的版本 最后来投票表决
全班班会通过后就能去校外教学了
可是全班班会没通过 就无法去校外教学
最终 小白与小蓝的提案 好不容易在全班班会通过
这时候 小绿开始说
小白与小蓝在开干部会议时都没有讨论过“校外教学要去哪里”
小白与小蓝黑箱 都不讨论
面对小绿这样指控 合理吗?
事实是 小绿一直干扰干部会议讨论“校外教学要去哪里” 导致干部会议无法讨论
结果指控 小白与小蓝 都不讨论
这样子合理吗?
——————
终于把我理解的 用尽量生活化的方式 解释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