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业、时间都不够!4个月内13职业军人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4-05-10 07:44:07
1. 来源:《报导者》 | The Reporter
2. 记者:
文字/许诗恺、许咏杰
摄影/陈晓威
设计/黄禹禛
核稿/张子午;责任编辑/张诗芸
3. 标题:专业、时间都不够!4个月内13职业军人轻生,部队文化和预防机制的矛盾失能
4. 内文:https://i.imgur.com/rxLKnzM.jpeg
服从与纪律虽是任何军事组织的首要目标,但遇上人力短缺、工作量过重衍生的不合理情况
时,军人往往有苦难言(图非文中当事人)。(摄影/陈晓威)
总统府外围的哨站,军营内的寝室、晒衣间、大树下 2024年4月刚结束,全台已有16名职
业军人试图自伤,最终13人不治,他们各自因为工作压力或个人困境选择绝路。
国防部自2016年起宣示“零自伤”目标,至今仍累积134人死亡。当国家需要军队,军队却
和人权冲突时,这群护国者如何被更好地对待?《报导者》与曾经投身军旅的特约记者合作
,接触多名基层军官,重现外界无法窥探的高压、封闭、过劳现场,看见国军的心理辅导制
度为何失能。
时钟分针刚落在早上5点半,全台军营如常奏响了“起床号”,随小号声开始回荡营区,职
业军人吴信谚(化名)反射性从睡眠中惊醒,准备起身点名的他暗自心想,今天又要被工作
淹没。
结束每日晨跑后,吴信谚理应继续参加部队训练,但繁重的文书作业让他抽不了身,他必须
在办公桌和各个处室间穿梭,准备资料、参加会议、填写报告,偶尔上级会临时交办业务,
吴信谚常为此加班到晚上12点,可用时间与工作量总是不成正比。
身为军校毕业的“正期班”,吴信谚一入伍就担任军官,得管理约百名基层弟兄,同样来自
正期班的上级也期待吴信谚以身作则,用严格标准审视他的言行。吴信谚被夹在官兵与干部
之间,即使交到手上的任务再困难、陌生,他仍会独自摸索,“深怕出错或无法准时交差”

工作压力侵蚀著吴信谚的身心,令他长期失眠;每次收假回部队报到前,吴信谚总陷入严重
焦虑,曾在工作时因紧张呼吸困难、两眼发黑。服役近一年不见好转,饱受困扰的吴信谚决
定向连队干部求助,他先与直属长官晤谈,接着被送到国军“心理卫生中心”接受专业咨商

除了开始咨商,吴信谚的身心状况也被同步上报到连队所属的军团会议。当天高阶军官排排
坐,由各部队的负责人报告正接受辅导的多名个案近况,再让将军级的军团指挥官决议后续
处理。
吴信谚还记得会议结束后,他是如此得知结果:“我的直属长官打电话给心辅员,当时我在
场,他们开扩音让我一起听。军团指挥官说要留人,能留就尽量留,看他(吴信谚)要不要
先调去其他单位调适,反正指挥官希望他留下来。”
又过了一阵子,待吴信谚结束咨商课程,这位军团指挥官更前往营区当面和他讨论调职。最
后吴信谚接受指挥官提案,先到其他单位转换心情,倘若未来还是不适应,状况未改善,再
进一步去国军医院的身心科就诊,评估是否需停止服役。至少,现在吴信谚总算得到喘口气
的机会。
吴信谚主动开口求援,也遇到有意愿帮忙的上级,两项条件相符,他才能暂时脱离压力,但
并非所有陷入困境的国军弟兄都如此幸运。
今年(2024)上半年仍未结束,截至5月7日止,国军已连续发生16起自伤事件,共13人死亡

https://bit.ly/3WxThkI
缺少心辅专业、更没时间深谈 三级防处的基层困境
今年3月1日,戍守总统府的“天下第一营”宪兵211营,一名年仅21岁的古姓士兵在站哨时
持枪自戕。事后媒体披露该部队内部班表,疑似因基层人力不足,古男不仅在案发前被迫加
班“站二歇二”,部队甚至以假班表应付上级监督,造成他为压力轻生。
由于军中屡传自伤案件,国防部长邱国正日前多次赴立法院质询时表示,将调整兵力符合勤
务,且依法惩处造假者的同时,不会怪罪基层干部:“还是要帮他,找出什么原因让他出此
下策?”邱国正强调,国军已长期推动“心理辅导三级防处”,希望官兵可以多加依赖。
邱国正近日不断提及的“三级防处”制度自1999年起上路,共分为全体军官和士兵负责的“
初级发掘预防”,由心辅人员介入的“二级专业辅导”,以及转送医院治疗的最后一步“三
级医疗处遇”。国军也呼吁全体同袍“人人都是自杀防治守门人”,要求官兵积极关心彼此
,共同进行预防工作。
https://bit.ly/4dB0OFM
然而军中职场第一线,预防始终难以落实。正在某部队服役的辅导长林宥辰(化名)向《报
导者》透露:“其实按规定,不只有POA要晤谈官兵,连级干部都要;但连长不想、副连长
会觉得这不是他的事情,他们认为这是我的责任,让我去处理就好。”林宥辰一人扛起百人
的心理健康,工作量过多,最后他和同袍双方都无暇进行晤谈。
林宥辰举例,基层官兵白天接受战斗训练,非操课时间得轮班站哨,还需各自负责人事、情
报、后勤等业务,他也长期困于文书工作,或经常前往不同单位开会。林宥辰表示,若部队
参加“汉光演习”、“联勇操演”等大型演训,动辄数个月期间,人力都得投入任务中,要
完成连队所有士兵的晤谈更是难如登天。
军队高强度、高封闭性的职场环境让林宥辰在“不干扰官兵训练和休息”的原则下,很难找
到空闲时段向同袍进行晤谈,他只能选择变通,多趁著陪同站哨、一起执行勤务时和弟兄们
“聊天”,趁机了解对方近期身心状况,完成他身为辅导长的职责。
若官兵的确有心辅需求,部分人会在“大兵周记”留言向干部们反映困扰,或在“心辅量表
”填上较高分数传达求助讯息。林宥辰强调,只要他发现官兵主动伸手,就会排除万难去关
心对方;不过特地抽空晤谈后,他还必须将同袍近况一一建档回报,又再度埋身文件海。
2020年一名柳姓班长被长官长期霸凌,最后于营区轻生,事后监察院发起调查,并统计10年
间的国军自伤案件原因,其中约3成为感情因素,个人价值、工作压力与适应问题则各占1成

https://bit.ly/4ajx3pL
在林宥辰的实务经验中,由年龄、阶级而生的差异,也是他担任初级预防人员的常见难题:
“连上很多人有家庭有小孩,很多人的年纪都大我一轮,有时候他们会因为财务、夫妻感情
这类型的问题,心情不好来找我聊天,当下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应,我自己根本没有相关
经验,没有立场辅导或给建议,我只能聆听或分享一些故事开导他们。”
人力不足的恶性循环,监察院报告指国军心辅机制流于形式
https://i.imgur.com/jpJLF8m.jpeg
心理健康与刻苦耐劳如何取得平衡,已成为当代军队管理的两难(图非文中当事人)。(摄
影/陈晓威)
当《报导者》接触林宥辰和另一位同在基层部队担任辅导长的阿盛(化名),两人皆坦言,
尽管他们被赋予“辅导”职责,但多数辅导长并非心辅、社工相关科系毕业,众人不具备专
业执照,当连上同袍有需求时,他们未必能给予实质协助。
近期军中频传自伤案件后,国防部送交立法院的报告便揭露,国军内部共155人具咨商心理
师或社工师专业证照,且其中仅69人担任心辅职务,8人于军校任教,63人为各级政战主管
相关职务。
立委吴思瑶于质询时进一步指出,以国军初估约16万人计算,“具专业证照的专任心辅人员
”与全体人员比仅为1:2318,意即1名专业人员要照顾2,318名官兵。吴思瑶也揭露,近5年
国军已遂、未遂的自杀通报人数达158人,仅11人事前曾进入辅导机制。邱国正则回复,确
实不足,将在2个月内提出检讨报告。
为避免辅导长“初级防处”流于形式,目前国军于全台7处设置“地区心卫中心”,开放辅
导长上门咨询,协助转介个案咨商,近年也延长军校相关科系的受训期,定期开办职场讲座
,并由专业人员为基层军官办理研习。
只是,阿盛虽已参与过多场心辅研习,他仍不认为自己具备专业技能与知识,尤其心辅是攸
关救命的工作:
“正确的辅导应该要交给专业的人,在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考到国家认可证照的情况下,哪
怕我们(指辅导长等基层军官)受再多训,都是赶鸭子上架,误人子弟。”
阿盛曾向所属部队申请心辅证照培训,希望考取专业资格,最后上级因“部队人力不足”拒
绝他的要求。想助人却无能为力,目前阿盛只要发现同袍情绪不稳,就会直接转介给地区心
卫中心,确保“人员安全大于一切”。
“把需要帮助的人,带到可以帮助他的人面前,他们才有办法受到相对应的帮助。可是上面
也会来督导进度,我要处理的资料就变多,这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为时间要拿去做资料,
我能做的事就愈来愈少 。”
至于把个案往上送,由负责“二级专业辅导”的心辅官接手,下一步该如何协助?其实情况
也不一定好转,前心辅官于子尧曾遇过一名上级,不断要求他将辅导绩效数据化,进而影响
了于子尧的工作与辅导成果。他认为,部分高层仍未理解心辅工作的重要性。
国军官兵的自伤情况并非突然恶化,驻扎桃园的陆军269旅于2019中至2020年初,短短7个月
间发生3起官兵自杀事件。随后监察委员王美玉、赵永清主动发起调查,他们发现,其中两
人的死因来自军队充满斥责的管理文化与不当行为。
例如死者谢姓中士长期被长官怒骂,他生前早已接受身心状况评量,属于“需中高度关怀群
”,但上级单位未确实告知亡者所属部队的基层主管,也未进行重复检查,后续更无相关辅
导与追踪,才酿出憾事。案发当天,谢姓中士在部队的LINE群组中留言“大家对不起,我成
为大家的负担了”,随后自焚身亡。
而269旅辖下有多个连队,涉案某部队在一名积极协助同袍的朱姓辅导长就任前,因为干部
流动频繁,长达2年时间没有固定辅导长,多由较资深的军士官兼任。监察院报告对此作结
:“国军心辅工作流于形式,甚至没有落实。”
“没有出事,就是心辅工作最好的绩效,”于子尧感叹,当年不论他如何向上级解释,对方
始终不看重心辅人员的专业,直到于子尧转调其他部队,旧单位接着发生多起自伤案,那位
指挥官才终于明白。
以部队为重?以人为主?领导与辅导的身分冲突
https://i.imgur.com/bKxZbd9.jpeg
军队讲求阶级,才能使命令准确执行,个人必须配合团体行动,必要时还得牺牲个人权益,
易使基层官兵产生挫败感。(摄影/陈晓威)
饱受工作压力所苦的吴信谚调离职位后,却紧接着被新单位的同袍侧目。在指挥官允诺的调
适期里,他被贴上“关怀人员”标签,遭受许多酸言酸语,令吴信谚的内心更加煎熬:“我
调到新单位后,旧单位的军官骂我没道义,把业务丢下人就跑了,基层阿兵哥也都说,我调
单位是去找爽。”
调职后重新适应职场,曾有不熟的幕僚直接问吴信谚“什么时候要去住院?”还有另一名学
长呛他:“如果我是指挥官,不会给你这段适应期,会直接把你丢去精神科。”
回忆起被质疑的当下,吴信谚陷入忧郁:
“看病是我个人的隐私,要不要住院也是医生评估,凭什么问这个问题,甚至语气很没礼貌
。如果今天我说要去住院,他们是不是又要说我装疯卖傻,拖累他们呢?”
前心辅官于子尧表示,接受辅导的个案回归部队,“想完全不留纪录不太可能,”他基于保
护案主的立场,都会依照案主意愿,“不方便让长官知道的晤谈内容,就不会写进辅导纪录
。”不过军队环境特殊,于子尧也会请对方自行权衡,某些必要资讯若不让直属长官了解,
双方就无法一起解决问题。
由于担任辅导长、心辅官等职位的军官多半得肩负“政治作战”任务,政战包含对外进行文
宣、民事服务,对内则是心理辅导、保密防谍、监察等业务,他们既要关心同袍,又得监督
军队运作,其职责更显冲突。
军中辅导工作的保密性,以及个案与组织间屡发冲突,是“三级防处”相关人员的长期难题
。国防大学心理及社会工作学系助理教授严巧珊著论文分析,军队追求任务顺利,个人必须
配合团体行动,必要时还需牺牲个人权益满足团体要求,因此军队会透过阶级、权力关系,
定义组织内每个人的角色,进而使成员服从,形成团队意识。
何谓阶级与服从?一位担任幕僚职的军官向《报导者》说明,向上级反映通常不被认可,还
要负责很多超出本分的工作,“没做好会被骂,做好了,其他人又觉得理所当然,当然大家
也不敢向上反映,因为主管就是压力来源。”他说,部队文化易使官兵产生挫败感,基层通
常选择自行消化或向友人倾诉。
于是回到“人”身上,严巧珊发现军队内的社会工作者面临与外界不同的巨大矛盾:
“同为军人与辅导者,心辅官常在军事使命与专业伦理价值中拉扯。到底是要先关注个案个
别需求,还是军队一致性的训练要求,总是出现两难。”
严巧珊认为,加强军中领导者的心辅教育,使他们了解相关知识,是改善军队环境的第一步

吴信谚也透露,心辅官在咨商中其实同意他前往军医院看诊,指挥官却越过专业流程,直接
找他协商“先调职就好”,如今调职后未给予适合配套,最终让吴信谚大失所望,被迫继续
承受压力与谩骂。
前军医的沉痛告白:全控机构的文化让情绪难寻出口
https://i.imgur.com/Gg4Kf07.jpeg
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专门收治身心与精神科患者,国防部“国军自杀防治中心”也设立于北
投分院内。(摄影/陈晓威)
负责初级预防的基层军官有志难伸,二级辅导沦为夹心饼干,走到第三级“医疗处遇”时,
个案大多直接以“停役”处理──这是前军医张廷硕的实际经验。张廷硕刚于2023年退伍,
过去在俗称“八么八(818)”的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精神科任职多年。
看遍无数同袍求助,张廷硕发现军队的封闭性是最常见压力源:“如果是普通工作,至少晚
上能回家,还有假日可以放松,周一上班前开始烦恼就好,军队身为全控机构(total inst
itution),却是24小时影响着军人们的身心。”
张廷硕举例,一名官兵的痛苦可能来自工作过重、长官的不谅解甚至欺压,这些等待协助的
官兵平日住在军营,难得假日还要定期向长官进行“安全回报”,不间断地和压力共处,再
加上军人多半习惯忍耐,不擅长求助,于是情绪没有任何出口。
从监察院调查269旅多起自杀事件的报告中也可见,一名亡者黄姓中尉接任“保养排”排长
前,该职位已悬缺9个月,到职时无人协助交接,黄姓中尉必须必须独自清点装备,拟定维
修保养的流程。他常为此深夜加班,被监视器拍到靠机能饮料提神,也曾经凌晨刚就寝,一
早5点50分还得带领士兵做体能训练。
由于过劳,黄姓中尉被属下质疑缺乏能力,众人态度从配合转而霸凌,不愿接受黄中尉下达
的指令;又因为黄姓中尉无人可用,长官开始指责他的工作绩效,落入恶性循环中。监察院
报告指出:“他完全处在一个充满敌意、不友善的工作环境。”
“此时精神科的角色很矛盾,长官怕部队里有不适合当兵的人,怕他们影响部队运作,但也
怕我们一出现,就代表军队里有‘弱者’需要被治疗。”
张廷硕认为,军队为了维持强势、阳刚形象,比起协助,官兵更倾向直接剔除弱者,让心理
辅导成为“围堵”犯错者的管道。
张廷硕还记得,14年前仍在基层服役时,同营区有名他不认识的士兵持枪自戕,子弹直接穿
过了脑袋。他和另一位军医亲手扛起瘫倒在地、身体仍温热的同袍,飞奔著送上救护车,白
袍也随之染红,“冲往医院的路上,其实我们知道他一定会死,到院前就失去生命征象了,
我们只能不断重复急救。”
每位军人入伍前都必须通过精神与智能鉴定,“所以在文件上,他(亡者)是纯净的,没有
任何相关医疗史,”张廷硕说,高层必须找到咎责对象,只好一路向下怪罪,该营区由空军
、宪兵共用,死者则是宪兵成员,所以连带被惩处的空军军官非常不服气,一直抱怨“大兵
周记又不是我改的,为什么我要被记过”。
事发后,张廷硕只知道内部流传是个人因素,也曾有媒体报导和家庭相关,他至今没有答案
。即使后来转调北投医院工作,北投医院又正好是“国军自杀防治中心”,但每年整理国军
自伤事件时,张廷硕只能收下各部队传来的资料,硬著头皮撰文分析、建档,无处可施力。
向国外取经:正视心辅专业和管理制度,完善心卫工作的独立性
https://i.imgur.com/YvoNJjK.jpeg
美军“军牧”制度,由不同种族、宗教的军牧负责聆听官兵心声。图为2009年4月,驻扎于
巴格达的美军官兵,在军牧主持下进行复活节日出祷告。(摄影/Marko Drobnjakovic/AP
Photo/达志影像)
面对连年不降的自伤数字,许多军职人员正投入改善国军心辅制度,张廷硕表示,军队与人
权的冲突在各国皆然,以环境相对稳定的美国为例,美军的做法即是“透明化”。张廷硕过
去曾试图分析国军自伤问题,却遇上人员数、部队编制等细节属于机密,连身为军医的他都
无法取得资料;美军则相对公开,方便军中、民间学者研究,再提出解方。
近年国防大学和国防部政战训练中心,不乏有高阶军官向美国取经,他们出版研究论文、赴
美受训的观察报告建议国军,可借鉴美军军医的心理卫生系统与随军神职人员、俗称“军牧
”(military chaplain)制度,让心辅体制“独立化”和“专业化”。
美军现行的心辅人员不似国军由“政战”兼任,他们皆隶属军医体系,且大部分的临床心理
人员都在军医院服务,从外部维护军中人权,减少“军人vs.助人者”的职务矛盾。
此外,具宗教信仰的美国人口比例达82%,美军便设计军牧制度,由不同种族、宗教的军牧
负责聆听官兵心声。此两项系统的进入门槛极高,心卫工作人员、军牧必须拥有硕士以上相
关学历,后者还要通过9周军事训练才能出任,而在荷兰、比利时等国也可见军牧编制。
美军为各军种提供“入伍到退伍”的全盘协助,军方的社区心理咨商中心便固定由专业社工
师与临床心理人员搭配,另有委托专业机构执行的Military OneSource计画,提供全年无休
的电话咨商服务;民间也常见替军职人员服务的社福组织,甚至有专门报导军中人权议题的
独立媒体。
除了以美国为鉴,立委洪申翰近期提出,国军心辅机制虽有流程,却缺乏明确指标,让外部
无法检验心辅人员配置是否足够,他建议国军仿照卫服部的“护病比”,教育部的“心辅师
生比”等既有案例,让国军弟兄接受心辅协助的数量明文化。
一年期义务役于今年重新上路,国军总兵力预估提升至22万4千人,洪申翰认为,等到目前
刚就读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们在4年后陆续毕业、服役,2029年的国军人数将高达26万9千人,
心辅人力“必须超前部署、预先到位”。
洪申翰表示,国防部应从相关大学系所着手,加强召募义务役的预备军官及士官,未来替心
辅流程聘请外部督导时,也得优先遴选有从军背景、目前仍在助人领域工作的退役人员。
资深军官对基层建言:别因压力否定自我
https://i.imgur.com/wvsKIMq.jpeg
国际局势不断升温,国军既面对外来骚扰,内部也面临新时代的转型挑战(图非文中当事人
和单位)。(摄影/陈晓威)
“虽然战场本就是不合理的环境,但当你遇到长官用不合理的要求来‘磨练’人时,你能不
能思考命令的合理性、不遵守的代价,这很需要自我保护的意识跟经验。”
海军中校李孟宣服役超过20年,不仅在实战部队、参谋单位都有任职经验,还曾为军校教官
,辅导官兵适应军旅生活的经验丰富。他指出,多数基层国军弟兄“不善于自我保护”,管
理层无法“妥善运用人力”,双方又因为阶级无法沟通,于是官兵对自己的任务往往缺乏认
知,只知道该完成命令。
李孟宣说,使命必达的背后是“恐惧”,官兵害怕无法达成要求,等同于违背上级,他们只
好长时间加班,忽略自己的感受,最后在高压下难以思考。李孟宣也遇过类似状况:“每天
早上6点起床后,就提早进办公室工作,凌晨2点休息是常态。持续了半年多,有天同寝的学
弟发现我鬼剃头,我才注意到身体在发出警讯。”
国军编制在过去10年不断缩减,目前台海局势却急转直下,国防压力骤升,让李孟宣感到“
人员比以前少,任务又比以前多”,许多长官还留着旧思维,希望凡事兼顾,不愿研拟合理
的任务分配。李孟宣举例,曾有长官希望募兵解决人力短缺,却命令业务本已过重的军官再
去负责募兵。
大量军官被基层到高层的僵化心态夹在中间,只好选择提前退伍,于是恶性循环更加严重。
李孟宣认为,当所有人的工作量都趋近饱和,若上级又指派新任务,容易出现“可怜人欺负
可怜人”的情况,因为上级会优先分给任务完成度高、不会推托的部属,部属也会依照此原
则,再往下交办,因此“工作分配不均”、“能者过劳”的情况在军中屡见不鲜。
谈完部队现况,李孟宣露出了苦涩微笑,他仍相信,若国军改善人力分配,也为军人提供合
理支持,“国军仍旧可以待,军人这个职业是可以干的,”他期待这一天到来。
但在此之前呢?他淡淡形容:“‘武官不怕死’不等于想去死,牺牲奉献不是用来情绪勒索
。”
【若需要进一步协助,可联系以下单位】
自杀防治
台湾自杀防治学会
24小时安心专线:1925
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
张老师专线:1980
遗族关怀
马偕医院自杀防治中心
社团法人台湾失落关怀与咨商协会
桃园市生命线协会
5. 连结: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soldiers-suicide-and-mental-healt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