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发现不少汉字来自日文?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4-05-07 17:20:39
※ 引述《Sinreigensou (神灵幻想)》之铭言:
: 有人跟我一样觉得和制汉语才看得出翻译功力吗
: 现代日本根本不翻译外来语了
: 妈的全都直接用片假名音译
: 身为中文圈的真的相当推和制汉语
摘录《推背图𫍰》〈汉字[言革]〉307-308页

字文化与字母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上的融会演进差异,在于统合与歧分。在其词汇开展
上:拼音字母文明的文化意识演进,是不断发散歧分的增殖过程;而表意汉字文明的文化
意识演进,则是逐步收敛统合的融会过程。历史对照案例可由兼具表意汉字与拼音假名的
日本文化意识演进来看,日本在二战前主要是以汉词意译欧西词汇,到了二战以后盛行是
以假名音译欧西词汇。汉词意译必须经过选择或创作汉字词汇,翻译过程也就同时进行原
有汉字文化意识的继承与转化;而假名音译只是对应音节而产生假名词汇,没有文化意识
的融会过程。汉字文化既然基于表意词汇,而以形构使用族群的集体文化意识;所以针对
文化经典的意义诠释,也就成为承继旧词而转化新意的文化演进基础。东亚汉字文化圈诸
国在丰富汉字词汇上,以其本土自创文化交流影响,进而踵事增华。清末民初日本的和制
汉词,更有开创现代中国汉字词汇基础的关键影响。清末民初以来,现代中文除了吸纳日
本文化的和制汉词,也更融合欧西语言的时代规范。现代中文因为仿效欧西语言之文法句
型与标点符号,而增益其汉字词句之表述规范。汉文书写方式,也由传统的由上而下、由
右而左,再增融合西文模式的由左而右、由上而下。汉字词句表述体系,自从黄帝时代仓
颉造字之素朴上古文体,至于春秋战国诸家争鸣而变为华雅文言文体,再至清末民初西风
东渐而变为修明文语文体,显现了中国文明汉字文化传承不绝的其命维新。日韩越等东亚
汉字诸国,以往可以借由自造汉词或汉字,来建构汉字文化与影响中国文明;然而欧西文
明影响下的废除汉字风潮,使得韩越两国已经免用汉字,日本也已习惯使用假名译词,从
而当前诸国文化已乏能力新创汉词。共产中国大陆在此风潮,也曾准备将汉文拼音化,虽
只推动至简体字方案而止,却已造成汉字形义的混淆与丑陋。汉字起源之表意图案,本是
上古先民漫画书写之法,无谓美观;演进至于周朝篆书已有古朴之美,然后继续演变于隶
书、楷书、行书,至于印刷之宋体、明体,皆是古代中国社会审美文化产物。及至现代中
共专政独断文化,既无视美观又不管多义,推动合并简化汉字,至今造成现代中文简体残
破,犹如美女惨遭整形毁容,共国简化残体汉字遂成汉字文明丑陋惨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