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要吃要快! 台湾香菇面临“减产危机”

楼主: ralfeistein (无名的ㄈㄓ王)   2024-05-02 23:59:17
1.媒体来源:
TVBS新闻网
2.记者署名:
王皓宇
3.完整新闻标题:
要吃要快! 台湾香菇面临“减产危机”菇农忧无菇可采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youtu.be/l9FXcK5eqn4
https://i.imgur.com/i6Pq2PQ.jpg
香菇是国内重要食材,近年台湾香菇产量持续下滑,导致菇农都非常焦虑。采访团队实地
走访台中的新社,这里以香菇闻名,还有一条香菇街,菇农透露,香菇减产与气候变迁、
栽培技术有关,但最关键的原因,是菌种弱化。
香菇鸡汤,有香菇提味,味道更香甜,杏鲍菇香肠、杏鲍菇水饺,吃起来口感Q弹有层次
,菇类是台湾重要的料理食材。
菇农阿亮:“香菇要经过烘干,像这个新鲜菇,刚才讲过,要10到12斤新鲜菇,才烤成1
斤干香菇。”
您知道香菇是怎么生成的吗?我们来到养菇场,放眼望去,地上一整片,一个又一个的太
空包,就是香菇们的家。
新社区农会总干事罗文正:“新社这个太空包,大概有1亿包,新社有19个制包厂,在制
造这个太空包,再给我们新社的400户的菇农来种植香菇,新社会这么适合香菇生产,因
为我们就是一个台阶地的地形,我们日夜温差非常大,它大概适合生长温度大概就是23度
左右。”
菇农阿亮:“这个菇怎么采?你看这有大小朵对不对,我们就挑大的采就好,抓着脚抓着
脚对越低越好,往旁边折扳下来、扳下来就好了,采菇品质好不好闻一下,记住这个味道
,它是淡淡的几乎没味道,市场会有一个闷骚的味道。”
记者王皓宇:“采菇真的很特别,新社这边因为地形还有先天条件,很适合香菇的生长,
不过近年来因为气候变迁,还有菌种弱化香菇也面临到减产的问题。”
香菇面临减产危机,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气候变迁、第二是木屑品质,您可以想像是
种香菇的土壤,最后是菌种弱化。
台湾菇类发展协会荣誉理事长陈宗明:“以前用的品种大概是用了有三十几年了,理论上
的话,应该是十年以上它就会退化,产量大概从一包鲜香菇300多(公克),降到现在大概
只有100多(公克),另外一个就是气候问题,因为气候变迁也蛮大的,像以前我四十几年
刚来这边的时候,哇十月份就很冷很冷了,现在都十月十一月都还不怎么冷。”
其中,菌种弱化,是香菇减产的关键因素,菌种是无性繁殖而来,菌种经过扩培,重新细
胞分裂,会有弱化疑虑。
新社区农会总干事罗文正:“这个东西就好像我们泡茶一样,一个茶叶你如果没有换茶叶
的话,一直泡一直泡,泡十次以后就没味道了,两泡三泡后你可能要换茶叶,它就是没有
一直复制,以前香菇太空包好的时候,在菌种没有弱化、气候没有那么炎热的情况之下,
这个太空包可以生长六次,那现在这个太空包,可能生长两次到三次就变成废包了。”
面对减产内忧,价格上扬,消费量跟着萎缩,农会近年来积极寻找菌种,努力让价格回稳
,为了协助菇农克服菌种弱化问题,台中八个农会与台农合资,成立生物科技公司,技转
农试所液体菌种技术,让菌种维持鲜度和活性。
新社区农会总干事罗文正:“也跟日本刚在合作,我们希望引进日本抗热型的菌种,因为
现在气候越来越热,希望引进日本抗热型的菌种到台湾来。”
台湾菇类发展协会荣誉理事长陈宗明:“看以后菌种这方面会不会好一点,产量看会不会
慢慢再恢复,以前大概我们一年大概平均应该有5千公吨左右产量,现在应该大概剩下差
不多3千。”
另一方面,为了克服气候变迁,青农透过水帘降温设备,让香菇在温室里成长。
菇农刘启苇:“那相对的,我们已经提供它比较好的温度跟湿度,所以以前传统的为什么
只能放地上,因为他认为地上可以给它的湿度比较好,温度的保护也比较好,我们在温室
里面,其实我们就是整间温室,就是一个我们都已经控制好的东西,它的产能大概我们目
前看到的太空包,单一个太空包的产能,大概是外面的增加15%左右,它的品质会比较好
,因为它的含水率比较高。”
面对产量下滑,带入新的菌种繁殖、栽培技术,努力精进产业,台湾菇农才不再蓝瘦香菇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news.tvbs.com.tw/life/2474263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