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ulden (bulden)
2024-04-30 12:20:50※ 引述《caelum (杨威利)》之铭言:
: 大史盲。
: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很多次突然内乱、外患时
: ,武备废弛、兵将不能战。为什么?和平日久
: ,军队都养废了。唐朝天宝安史之乱、明朝东
: 南倭寇之乱,都是显例。
: 五胡乱华,不就汉人准许五胡移居长城内外,
: 后来晋王八之乱后势力衰微,五胡就趁机起事
: ,在华北建立诸胡众国。
本鲁是不知道原PO是否把这个定义成军备癈弛,而造成外族入侵的借口?
但是各个朝代的战争原因,本来就不能一概而谈啦!
比如天宝安史之乱好了!
它本质上就不是军备癈弛,反而是藩镇割据。
因为节度史这个制度,本来就是军政民政一体的制度。他本身有能力主持一方大镇时,
对于中央权力的窥视就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你从南北朝之后,去看唐朝的制度,他承袭军权,一直是落在地方的割据势力。
一直到杨坚统一了南北朝,仍至唐初、唐中时,只要你中央对于地方的掌握拖离控制,
那地方节度史叛乱就是必然的结果。
比如北魏时期,六镇之乱后,也是靠地方的绝对武力(尔朱融)来帮北魏平叛。
反而尔朱融死后,他原本的军团分裂成宇文泰(西魏)和高欢(东魏)两个子集团在互争正统
。那你能说,这是军备癈弛吗?这只能说中央的武力打不过地方的武力。这种情况和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情况差不多。
但是西晋从八王之乱之后,被外族的五胡乱华,反而是因为小冰河时期造成的结果。
由于从西元200年到西元600年这段时期,全球进入了小冰河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都受到寒
冷气候,开始南移。
其实在三国时期,外族就己经透过各种方式试着融入汉民族。但到了八王之乱后,一些有
识的外族人,就开始陆陆续续建国争夺河北这个地区的话事权。
基本上从三国(西晋灭吴)到八王之乱开始(BC280~BC291),也不过11年而己,这种连盛世
都谈不上。
再来谈安史之乱,如前言说的,天宝年间,唐玄宗为了炫耀武力,开始在边境设立节度史
。请记住这些节度史,有很多都是外族人,比如安禄山,这个时期反而是中央把武力外放
出去了,请记住,这个兵权不是藩镇自己到处征兵去收来的。比如安禄山就是唐玄宗把平
卢、范阳和河东这三地直接交给了他,结果为了平定安史之乱,中央反而要召其它节度史
共击之,当这种态势行成时,就又回到东汉末年的情况了。
: 你以和平相处待人,人是否以和平相处待你?
: 没读完二十五史+重要世界各国史,不要乱发
: 片面意见。通常,这种片面意见大多有人故意
: 流布,被你吸收引用,这类片面看法多有政治
: 企图,少有历史分析。
理论上,很多矛盾都是来自一个朝代建国时期,对于少数民族的打压造成的。
反而五胡乱华是因为天气变异,北方民族自己如果一直待在原本的地方就真的活不下去,
加上中原势力虚弱,乘虚而入。你看冰河时期在BC200年就开始了,为什么曹魏还是有办
法抗得住,就是即使中原的三大势力,己经强大到有能力分兵去打击各区的小势力,能
融就融,不能融就打到你融。
: ※ 引述 《arnold3 (忧郁型男阿云)》 之铭言:
: : 我看古代的中国 没统一的时候就整天打来打去 统一的时候 不是打外国
: : 就是被外国打 没有办法跟国际社会正常交流 到了现代感觉也差不多
: : 所以说为什么中国的文化 没有发展出跟别人和平相处的能力?
要打赢了才能谈!
汉武帝也是打赢了,才有办法让丝路畅行无阻。你有看汉武帝有去打西域各国吗,能做
生意,鬼才和和谈。匈奴一开始就是向汉高祖无耻的要公主通婚,到了吕后专政时期,
还要求要娶吕后。这种情况一直到汉武帝,才有办法打击匈奴才改善。
和现代差多了,现代由于通讯方式的改变,除非是那种因为种族或信仰,无法排除的矛盾
,一般都是透过资源交换,谈判通商来解决争议。
中国的文化,反而是更多是先想办法透过外交的方式,去和四方诸国进行交流,除非是
真的碰触到核心利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