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atty5566 ( )》之铭言:
: 白居易有名的诗很多
: 像写听歌的《琵琶行》“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
: 落玉盘”
: 或者写江南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或者有名的《长恨歌》
: 不过最早我读到的反而是《燕诗示刘叟》
: 大概是写给一个姓刘的老头说
: “欸老头,你儿子跑了哭三小?你当年还不是这样抛家?现在你难过只是刚好而已啦。”
: 大概是这种因果报应的酸文
: 到底是白居易很会酸人
: 还是这是那个朝代的风气
: 有没有白居易的卦?
[文长]
白居易字乐天,唐朝诗人,也是当时的学霸、觉青,也是当时许多女孩儿的偶像。在现代
,则以长恨歌与琵琶行的作者、元稹的亲密好友、以及社会写实诗人等身份,知名于世。
“燕诗示刘叟”大概是“觉青白居易”写的作品,有点说教意味。白居易大概未必想要刺
激老人家,只是有一段时间他觉青脑,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说教。但是白居易本人其实没有
很机车,他的觉青脑大概是某一个时期的职业病。
以下先简介白居易的时代背景,再补充一些他的八卦:
(白居易很喜欢写长文,我好像一不小心也写太长了,不喜阅读长文麻烦左转喔~)
0.大军阀与大宦官的时代
白居易出生于772年(唐代宗大历7年)。在这不久之前,让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刚
结束。安史之乱时,叛军一度攻下唐朝国都长安,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仓皇逃亡,为了安抚
军队,玄宗还杀了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的宰相杨国忠及宠爱的杨贵妃。勉强战胜叛军之后,
留下来的是一个不再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许许多多的军阀。
唐代宗去世的时候,白居易8岁,唐德宗李适以“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掌握权力。“
太子继承皇位”乍看稀松平常,但唐朝上一次太子和平继位掌权,是与武则天玩亲子丼游
戏的李世民李治父子。接下来的百年之间,皇帝都需要透过军事政变才能掌握实权。
由此来看,唐德宗是个幸运的皇帝。他刚继位的时候,似乎也有心要改革,但“有一好没
两好”,不久之后发生“泾原兵变”,叛军逼近长安。这时德宗却发现他信赖的神策军统
领白志贞是个贪污舞弊的烂人,导致根本没有军队可以抵挡叛军。德宗只好步上曾祖父玄
宗的脚步,仓皇落跑。(皇室:落跑应该写进SOP里面!)这时只有宦官窦文场、霍仙鸣
等人,率领众宦官陪同皇帝、诸王跑路。“泾原兵变”终于平定,吃过亏的德宗却再也不
相信其他人,他决定将亲为神策军交给宦官统领,他相信患难见真情,相信宦官。
这就是白居易的少年时代,“泾原兵变”发生时他12岁,为了避开战乱,他也逃难到今日
浙江一带。年少白居易的成长过程,也见证了中晚唐格局的形成:地方是很难指挥的军人
、中央是掌握军权的太监 ── 一个大军阀与大宦官的时代。
或许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容易让人产生“想为社会做一点事”的氛围。影响所及,当时
的诗人有一股社会写实的风潮。不过,想要为社会做事,没有进到政府里面是很难的。白
居易不是豪门出身,所幸他有学霸的实力,让他有机会一跃龙门。
1.学霸 - “十年之间 三登科第 名入众耳 迹升清贯”
白居易是唐朝学霸,他很小就显露出他是唸书的料,不过他不是“喔我没有念书啦不过我
不小心每次都考一百分”这种欠揍的家伙,他读书很认真,“我白天学写赋、晚上练书法
,还要抽出空档的时间练习作诗,就没剩下多少睡觉的时间了!”他用功到抵抗力失调导
致口腔溃疡、眼睛也疑似有飞蚊症的症状。
就这样,除了天资聪明、也加倍努力的白居易,29岁时取得进士资格、31岁通过吏部书判
拔萃科的任官考试,后来在35岁的时候通过了不定期举办、名义上由皇帝担任主考官的制
举。就这样,白居易从寒门,一跃成为纯血的唐朝官员集团的一员。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最后一次的制科考试,白居易只拿到次等的成绩,而头等的榜首,是
他好朋友元稹。不过元稹最初参加的是“明经科”考试,不是“进士科”。唐朝对于明经
科较为轻视,就像现代也有人觉得由阳明山大学毕业的校友担任公馆大学校长很微妙一样
。对比起来,进士白居易的三个考试资历,就像是公馆大学毕业后进入常春藤盟校,然后
取得院士资格,血统纯正。榜首vs纯血,元稹与白居易学霸pr等级大约相当吧?
白居易的认真,还可以从他现存作品集里面看出端倪:他保留了当时为了准备考试、而自
问自答的模拟考题,一共准备了102道的判决书、以及75道的策问拟答。在策问拟答的文
章,还留有答题的贴心小叮咛,例如策问的第四道题目“美谦让”,下面就注解道:“总
论考官策问考题里面的问题,并且要不断称赞这问题问得真好啊!(总策问中事,连赞美
之。)”像这种话,不是应该大家心照不宣吗?直接写出来似乎有些尴尬。看了,白居易
大概是个率真可爱、吃了诚实豆沙包的人。
2.觉青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在文学史上,尤其是近代的文学史很喜欢强调白居易“社会写实诗人”的身份。他创作社
会写实作品的动机,一方面大概是受了好朋友元稹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他考上制举后不
久,37岁的他被任命为“左拾遗”。“拾遗”的职责是蒐集各方意见协助皇帝,类似近代
的监察机构。一般来说,这种机构常被批评“打苍蝇不打老虎”,但是把诚实豆沙包当早
餐的白居易,认真了。于是学霸成了觉青,代价是他从时代的宠儿成为官场的弃儿。
白居易他很明确论述了自己的文学主张,认为文学应该要反映现实,可以作为上下沟通的
桥梁。同时他身体力行,创作了非常多反映社会、评论时政的诗歌。他批评军队横行霸道
,批评贫富不均,批评大官住豪宅,批评江南饥荒的时候宦官开party。其中许多诗歌,
白居易刻意用浅显的语调创作,例如“卖炭翁”描述卖炭的老伯伯辛劳制炭,整车的炭却
被宫中采买太监“贱价征收”: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勅,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前半细心刻划卖炭的老伯伯,从外貌的辛勤苍老、到卑微的心理状态只求生存,写得非常
立体。他辛苦赖以为生的炭,却被仿佛从天而降、不食人间烟火的“黄衣使者白衫儿”,
随口一句“圣旨”,就整车带走。这样描述下来,采买太监的蛮横行径跃然面前,让人生
气。
这类抨击时事、让人生气的诗歌,白居易创作了上百首。白居易文笔很好,而且有诚意,
他可以写很难懂的骈体文,也可以写这种只要会说中文就能听懂七成的“白话诗”。白居
易很努力的创作,把自己学霸的天才及努力态度全部用上了,因此很有系统的反映了当时
唐朝社会大家认为是问题的问题,同时也很有效率的得罪了唐朝官场上掌权的人。
白居易反映的问题,很多都是真的,例如“贫富不均”“大官住豪宅”这些。这些问题往
往不时会出现,通常也都很难解决,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