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各国语言的乡民们午安 抠你鸡挖 谷腾塔哥 蹦阿撇米迪 布欸那塔跌司
最近看到各大媒体都在用“脆”取代 Threads 并衍生出各种脆式组合词
还说“年轻族群”都这样唸 让我不禁怀疑
台湾双语教学是不是离完善落实还有一段很大距离?
以我个人的认知来说
现在的年轻一代应该不会有跟老一辈人把 G 发成“鸡”的情况发生
但把 th 发成 ch 倒是我从没想像过的情况
以 Threads 来说 如果真的要取个类似的音也应该是“穗”(ㄙㄨㄟˋ)
而从教育部字典来看
“穗”又有植物茎端‘成串’聚生的小花或果实。”这样的意思
与英文原文意思的讨论“串”刚好达到 semantic 跟 transliteration 并存的优点
中文相较于其他亚洲语言来说有别于日文或韩文有较多变化
也因此比较不容易影响欧美语系的发音 (母语为台语者的可能就比较难说)
像日本或泰国人就比较容易有把 ch 发成 sh 的桎梏存在
比如说 teacher 会发成 teasher church 会发成 chursh 或 shursh
(不要去玩你们的日本或泰国朋友XDDD)
或是韩国人的卷舌音会发的比较卡
但这跟把 Threads 发成“脆”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难道这是一种另类潮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