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独/宝林粿条未检出米酵菌酸 中毒者喊酱

楼主: gyGirl   2024-03-31 23:08:28
这也是很有机会
像是有的餐厅在炒饭、炒面、炒菜的时候
都是用同一个勺子
旁边就好几个铁碗
里面都是佐料
炒个几下、再挖一匙油、挖一匙葱、挖一匙辣椒、挖一匙酱油
用同一个勺子
酱油要沾到油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当天佐料没用完隔天继续用
保存上面出了问题也是有可能出事的
经过好几天一直发酵
就一直有人食物中毒
但是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只有20日没有人中毒呢?
可能可以调查一下18、19、20、21
是不是有哪一天刚好收摊前客人比较多突然把酱油用完了
隔天刚好开新的产生只有某一天没有人中毒
结果隔天没用完、保存不当又继续炒锅
以上猜测
※ 引述《Wojnarowski (@wojespn)》之铭言:
: 独/宝林粿条未检出米酵菌酸 中毒者喊酱料苦 桃园吁中央彻查酱料问题
: 4.完整新闻内文:
: 台北市宝林茶室中毒案疑云未解,桃园市副市长王明钜研判酱料可能有问题,强调不能排
: 除酱料含有被米酵菌酸污染的椰子成分,中毒的桃园市民也告诉他“酱料很苦”,宝林的
: 粿条、香兰叶和在来米粉又全数未检出米酵菌酸,都让他对酱料高度怀疑;桃园是新移民
: 大城,异国料理餐厅很多,市府除稽查可疑食材流向,也不会忽略酱料这方面的隐忧。
: 桃市府27日晚间获报有一位桃园市民中毒,王明钜曾任台大医院副院长,随即研究米酵菌
: 酸,隔天参加行政院会指出,“不能排除酱料出问题的可能”。
: 王明钜解释,根据医学文献,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一词源自印尼食物“TempehB
: ongkrek”,由椰渣发酵作成,外观像豆腐,但远比豆腐硬,因椰渣含大量脂肪,非常容
: 易让产生米酵菌酸的细菌生长,1951年到1975年造成印尼平均每年288次中毒、34人死亡
: ,1969年印尼禁止制造这种食品,但民间还是很多人偷偷制造食用,并在过程中加入柠檬
: 汁让细菌无法生长,避免中毒。
: 王明钜说,椰子或玉米含大量脂肪,如果制造食物过程不注意,使用了发酵过的椰肉制品
: ,很可能产生米酵菌酸,东南亚料理又喜添加各式酱料,椰制品更常见,制作方式和来源
: 却不能保证没问题,检验不能错过任何环节,尤其酱料。
: 当天行政院长陈建仁裁示,相关单位注意酱料,王明钜也提醒与会的台北市长蒋万安,会
: 后王到三总探视慰问桃园中毒个案男子顺便“疫情调查”,更怀疑酱料可能是元凶。
: 据转述,中毒男子21日当晚7点半餐厅只剩粿仔条,“端来整盘颜色很重、很黑,第一口
: 吃下去就觉得酱料非常苦,可是粿仔条本身感觉很一般,没什么味道”,男子还提供用餐
: 前拍的粿仔条照片佐证,果然呈深褐色;王明钜说,他和周围的三总医护人员都觉得傻眼
: ,毕竟变质才会苦,却少人怀疑酱料。
: 当时王明钜问男子,为什么觉得很苦还统统吃完?男子说,“因为很贵,就算不好吃,还
: 是觉得要统统吃完。”
: 男子餐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隔天住加护病房,抢救后状况好转,转一般病房。王明钜
: 今说,这是目前曾病重还能清楚交代中毒过程的一例,从医学文献和男子口述,加上粿条
: 、香兰叶和在来米粉已全数采阴、未检出米酵菌酸,他更肯定酱料可能出包、应该彻查。
: 此外,因粿仔条等食材供应不只一家餐厅,但其他店家都没出问题,反而每家店烹调时都
: 自己调配酱料,王明钜建议,最好厘清宝林酱料的成分、来源、储放方式和厨师调制过程
: 等,有无使用椰子或玉米成分的原料、是否产生米酵菌酸污染,“就怕来不及查扣检验,
: 最后成了无头公案”。
: 王明钜说,米酵菌酸死亡案例全世界只有印尼、中国和莫桑比克出现过,桃园是移工和新
: 移民大城,异国料理餐厅很多,市府除稽查可疑食材流向,也不会忽略酱料这方面的隐忧
: 。
: 5.完整新闻连结:
: https://udn.com/news/story/123988/7867761?from=udn_mobile_indexrecommend
: 6.备注:
: 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