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为啥大正民主会直接跳痛到军国主义?

楼主: InoueNagi   2024-02-13 15:04:01
※ 引述《zhxl (武装肥宅)》之铭言:
: 阿肥对日本史与现代史不太熟,只知道日本在大正时期经历过一段民主的黄金岁月
: 此时日本接连打赢对外战争,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社会全面西化
: 内阁制与宪政体制得到发展,大小政党纷纷成立,出身贫寒也能挤身于议会及内阁中
: 台湾在此时也引进了地方议会选举,文化协会、民众党、工友总联盟...等政党也相应诞生
: 如此欣欣向荣的发展下,却被少壮派两次不成功的政变下打破,自首相犬养义被暗杀后画风
: 直接突变
: 日本军人掌权后限缩民主,鼓吹民族主义并再次积极的对外扩张,最国家走向法西斯军国主
: 义的道路
: 我觉得这段发展十分跳痛,从最民主的大正时代直接断崖式走向最军国的昭和时代,日本到
: 底经历了什么?
咪那桑空尼其哇 大家午安
这个经历有点长咩,容我娓娓道来捏
明治维新,德川幕府下台,
1868年建立新政府时的掌控者,不是当时未满二十岁的明治天皇,
也不是长州藩主跟萨摩藩主捏,而是以长州藩士跟萨摩藩士为主力的维新志士,
跟一部份支持维新的公卿贵族
到了明治天皇后期,虽然有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
但政府实权掌握在以长州跟萨摩藩出身的元勋手上,
形成藩阀掌控政府运作,是为元老政治捏
首相不是元老本人,就是必须取得元老们的支持咩
这8位元老分别是:
1.黑田清隆(萨摩藩,陆军中将)
2.伊藤博文(长州藩)
3.山县有朋(长州藩,陆军元帅)
4.松方正义(萨摩藩)
5.井上馨(长州藩)
6.西乡从道(萨摩藩,海军元帅)
7.大山岩(萨摩藩,陆军元帅)
8.西园寺公望(公卿)
另外还有一位桂太郎(长州藩,陆军大将),他的元老资格比较有争议,
有的人认为他不够格
藩阀为了控制政权,建立了“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
意思是如果没有现役军人担任陆军大臣或海军大臣,内阁就会被倒阁下台
1912年,明治天皇驾崩,皇太子嘉仁即位,是为大正天皇,
这年,新任陆军大臣上原勇作,向首相西园寺公望要求增加两个师团
西园寺首相这时苦于日俄战争留下来的财政烂摊子,表示现在没钱啦,
上原陆军大臣辞职,然后陆军元老-山县有朋拒绝让现任陆军将领接任陆军大臣
因为陆军大臣必须是现役武官,在陆军的压力下,西园寺首相辞职
大正天皇根据元老会议的决定(藏镜人就是山县有朋),任命桂太郎担任首相
西园寺公望除了是高贵的公卿出身,他也是国会政党-立宪政友会的总裁
西园寺被长州藩阀山县有朋逼迫下台,然后又是长州藩阀出身的桂太郎继任首相
民间普遍认为是素有高贵清望的西园寺首相被藩阀整了
加上桂太郎上台后又拿出大正天皇的优诏,说自己是大正天皇的忠臣,所以被天皇
委以重任...啦啦啦的
这种谜之操作,引爆政界,学者跟广大民众的愤怒不满,
众议员犬养毅跟尾崎行雄发起护宪运动,高喊打倒藩阀,拥护宪政
大批民众包围议会,袭击警察署跟派出所,攻击藩阀御用报社-国民新闻社...等
在庞大的压力下,桂太郎内阁总辞,只有53天
海军大将,萨摩藩出身的山本权兵卫继任首相,史称大正政变
在护宪运动的努力下,藩阀首相黯然下台,政党政治开始有效推行,
1912年底,大正民主正式展开
然后日本又交上了好运,1914年欧战爆发了捏,
欧洲各国忙着打仗,无暇顾及民生,加上战争的大量物质需求,
日本的产品销往全球无往不利,景气空前繁荣~
1918年欧战结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倡民族自决,全球席卷自由民主思想
大正民主得以延续
1926年大正天皇驾崩,皇太子裕仁继位,是为昭和天皇
这时候是1920年代中后期,发生全球经济大恐慌,日本经济状况很糟糕,
加上日本的政党政治,在野党常会拉拢陆海军攻击执政党,朝野持续恶斗
议员又常有收受政治献金的丑闻出现
少壮派军人跟保守右翼势力,不满日本民间经济困顿跟政治逐渐腐败,
开始向政党政治反扑,暗杀事件陆续发生
1932年5月15日,日本首相犬养毅被海军青年军官暗杀,
原本西园寺公望是希望文人出身的铃木喜三郎继任首相,沿续政党政治组阁
但遭到陆军强力抵制政党政治,
最后新任首相是前海军大将斋藤实,
大正民主20年的时间,就此结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