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研究团队制成新毒株 实验鼠致死率100%

楼主: Yirgacheffe (coffee)   2024-01-22 12:23:09
1.媒体来源: 大纪元
2.记者署名: 大纪元记者李净综合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中国研究团队制成新毒株 实验鼠致死率100%
4.完整新闻内文:
【大纪元2024年01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净综合报导)中国研究团队最近运用穿山甲
冠状病毒培养出分离株GX_P2V,再运用分离株研发新的突变体,并研制出致死率高的新变
异株GX_P2V C7。此项研究引发外界担忧,有医学教授呼吁“这种疯狂必须停止”。
纽约冷泉港实验室运营的预印本网站bioRxiv于1月4日刊登一篇由中国研究团队撰写的论
文“Lethal Infection of Human ACE2-Transgenic Mice Caused by
SARS-CoV-2-related Pangolin Coronavirus GX_P2V(short_3UTR)”。
图:https://reurl.cc/N44oDm
2024年1月19日预印本网站bioRxiv网页。(网页截图)
该论文表示,COVID-19疫情爆发前,已鉴定两种与SARS-CoV-2相关的穿山甲冠状病毒,也
就是GD/2019和GX/2017,并于2020年和2017年分别培养各自的分离株,命名为pCoV-GD01
和GX_P2V。
其中pCoV-GD01与SARS-CoV-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可感染黄金仓鼠和ACE2人源化小鼠并导
致疾病。相较之下,虽然GX_P2V也可以感染这两个物种,但似乎不会引发明显疾病。
中国研究团队以复制的生物技术,运用GX_P2V研发新的突变体GX_P2V(short_3UTR),并
制成新的变异株GX_P2V C7。
在实验中,4只感染新的变异株GX_P2V C7的小白鼠在接种后7—8天内全部死亡,死亡率为
100%,死前症状包括体重下降、立毛、驼背、动作迟缓、眼睛变白等症状。
采用同样方法,研究团队又对8只ACE2人源化小鼠进行实验,并在感染后的第3天和第6天
各解剖4只,分别在小鼠的肺、脑、鼻、眼和气管中,发现大量病毒。
这项研究由中国学术与医疗单位合组的专家团队主导,当中包括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
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
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界质疑和担忧
上述中国研究人员将不致病的GX_P2V改造成实验鼠致死率100%的病毒,并称“死亡率快得
惊人”。对此,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的流行病学专家弗朗索瓦‧巴卢(
Francois Balloux)批评这项研究“糟透了”,并指出“科学上毫无意义”。
他在社群平台X(原推特)上写道:“我看不出从强迫感染一种奇怪的人类化老鼠的随机
病毒中,能学到任何模糊的有趣的东西。相反,我能看出有多少东西可能会出错。”
弗朗索瓦‧巴卢还表示,这篇预印本并未指明进行研究时使用的生物安全级别和生物安全
预防措施,“这些资讯的缺失引起了人们担忧,可能是这项研究的部分或全部,像是2016
年至2019年在武汉进行的研究一样,是在没有进行最低限度的生物安全级别和实践的生物
安全约束下,鲁莽地进行的,而这些研究可能会导致新冠病毒大流行。”
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理查德‧艾布赖特(Richard H. Ebright)则在X
上用一个字“同意”来支持巴卢的看法。史丹佛大学退休医学教授格纳迪‧格林斯基(
Gennadi Glinsky)则写道:“这种疯狂必须在太迟之前停止。”
大纪元记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5月中国疫情大爆发之际,中共官媒报导了北京化工大学
生命学院童贻刚教授团队在穿山甲身上分离到一种新的冠状病毒GX_P2V。此时,上述中国
研究团队还未制成新的变异株GX_P2V C7。
而在童贻刚教授团队宣布“千金藤素”对GX_P2V病毒有抑制作用后,A股市场随之崛起了
炒作千金藤素概念的全新板块,多家上市公司股价一度应声飙涨。
2022年底,中共当局宣布结束实施三年的疫情封控政策。2023年,尽管当局逐步放开管控
措施,但各地小规模疫情时有发生。就在一个月前,中共疾控局官员在政策吹风会上承认
,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种JN.1,可能发展成国内新冠病毒的优势流行
株,预计疫情会上升,脆弱人群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增加。
5.完整新闻连结: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4/1/19/n14162294.htm
6.备注:
※ 一个人一天只能张贴一则新闻(以天为单位),被删或自删也算额度内,超贴者水桶,请注意
※ 备注请勿张贴三日内新闻(包含连结、标题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