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际媒体:“台湾选民拒绝中国”,北京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4-01-14 12:39:41
1.媒体来源:《报导者》 | The Reporter
2.记者署名:
文字/张镇宏
摄影/林彦廷
核稿/李雪莉;责任编辑/张诗芸
3.新闻标题:国际媒体:“台湾选民拒绝中国”,北京在520前对台压力动作可能加大
4.新闻内文:
【选后观察】
国际媒体:“台湾选民拒绝中国”,北京在520前对台压力动作可能加大
1月13日晚间,民进党总统副总统当选人赖清德与萧美琴召开国际记者会。(摄影/林彦廷

https://i.imgur.com/x47UPq6.jpeg
1月13日完成的台湾总统与立法院选举,引起全球媒体与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不仅
是“2024全球超级选举年”的民主第一场选举,更是牵动美中局势的关键指标。而当民进党
参选人赖清德确认当选总统后,不仅英国《BBC》、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
s)、法国《世界报》(Le Monde)、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都以头条报导了台
湾选举结果。其中,日本与韩国媒体更是全面动员,极为关注台湾选举结果对半导体产业、
台日韩战略合作,以及中国对台湾大选结果可能采取的惩罚性行动。
国际媒体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民进党在总统选举“三度连任”,并特别着重“台湾选民
拒绝中国压力”。但各国分析也同时强调,习近平政府非常不乐见于赖清德的当选,因此从
现在开始、到5月20日台湾总统就职典礼之间,北京恐将全面升级对台湾军事、外交与经济
的施压,以测试赖清德政府的战略应变与台湾政坛在选后是合作或分裂。
台湾选举落幕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也公开向赖清德与台湾选民表达
祝贺,并重申美国相当期待与新政府深化合作,期待“两岸在没有胁迫与压力的情况下和平
解决双方分歧”。不过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美东当地时间13日上午在前往大卫营休
假时,接受美国记者询问台湾大选结果时,却只匆促回应一句“我们不支持独立”("We do
not support independence..."),而未多表态。
至于中国政府则在13日深夜11点,透过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发表声明,主张台湾大选的结果
“显示民进党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并对外宣称“台湾是‘中国的台湾’”、“祖国最
终统一的潮流不可阻挡”;中国外交部亦重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除此之外,北京
并未对台湾大选的结果有更具建设性的意见。
国际媒体头条强调“台湾选民拒绝中国”,史上第一次选出执政三连任
台湾大选结果底定后,国际各媒体昨晚纷纷发出即时快讯,像是美国《纽约时报》就发出头
条报导〈北京受挫,台湾选择了赖清德当总统〉。报导中,《纽时》特别强调了台湾大选中
的“中国因素”,并认为在中国日渐增强的对台敌意下,台湾选民不仅毫无畏惧、更以超过
7成的投票率,明确而了亮地做出了政治选择。
《纽时》认为,尽管在立法院选举与选战辩论的过程中,台湾选民更在意房价、薪资、青年
就业等切身相关的民生议题,“但中国因素一如既往地为台湾选举蒙上了阴影。”报导强调
,在2016年蔡英文当选总统以来,中国就一直不断加强对台的统战施压;而在投票之前,北
京当局更公开批评台独背景更为鲜明的赖清德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危险的选择”,
甚暗示赖清德如果当选“可能会让台湾更接近与中国的战争”。
但中国的政治施压对于台湾投票行为的影响有限,最终民进党在总统大选中的胜利,更是台
湾自1996年开始总统直选以来,第一次有政党能够“打破8年魔咒”三连任,“这在台湾现
行选举制度下,是史无前例的结果,”《路透社》(Reuters)表示。
然而在接受《BBC》访问时,长期关注台湾政治的美国戴维森学院(Davidson College)东
亚政治学教授任雪丽(Shelley Rigger)却认为,这次大选中,民进党在年轻选民的信任度
上遭遇相当大的挑战与挫败,赖清德的总统得票仅有40%左右、民进党在立法院也失去了第
一大党的地位,“坦白讲,对赖清德的总统任期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太好的开始。”
520就职前的关键100日,国际预料北京对台压力将加剧
本次台湾大选,有400多家外媒来台采访。图为1月13日晚间,赖清德与萧美琴国际记者会现
场。(摄影/林彦廷)
https://i.imgur.com/J9ixrEd.jpeg
任雪丽认为,尽管在选举过程里,赖清德不断强调民进党政府希望与中国在“对等尊严”的
基础上重启政治对话,但北京当局对赖清德早有成见,“中国肯定会说‘赖清德比蔡英文更
坏’,并以此加强对台湾的压力,”任雪丽表示。
国际主流分析都认为,中国政府必定会对台湾的选举结果采取“惩罚性施压”,例如祭出更
大规模的经贸制裁、终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亦引用中方军情人士的说法,指解放军正在讨论扩大对台湾的军事
骚扰,包括派出军舰侵入台湾的12海浬领海、用军用无人机穿越台湾本岛上空、甚至再度发
动“围台军演”,进一步升级“灰色地带冲突”。
韩国保守派大报《朝鲜日报》认为,习近平政府在3月“北京(人大与政协)两会”至5月20
日赖清德总统就职典礼之间的100日内,恐会做出相当大规模的对台文攻武吓──其中最可
能的做法是经济制裁与贸易施压,但这也会给全球供应链与东亚各国带来相当大程度的经济
乱流。
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亦指出,美国政府目前政策密切关注“北京
是否会发动大规模对台军演”以回应赖清德的当选。尽管在已知的情报资讯里,解放军目前
并没有攻台、或与台湾发生正面军事冲突的迹象,但华府仍相当担心台海紧张气氛,将引发
美中之间的战略误算,进而导致各方都不乐见的擦枪走火。
《华邮》认为,520就职典礼将是中国对台施压的一个关键时刻,假若台湾的应对或国际盟
友的支持声援不到位,中国的压力升级可能还会持续好几个月,并与美国11月进行的总统大
选有所连动。因此短期之内,台湾仍必须对“恶化的台海局势”做好心理准备。
美国知台派专家代表、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印太计画主任葛来仪(Bonni
e Glaser)则分析:“台湾执政党史无前例的三连胜,虽然让中国失望,但短期之内,还不
至于刺激北京对台采取更激烈的统一战略。”她认为,习近平政权目前正遭遇中国经济衰退
、解放军贪腐等立即性问题,因此北京虽会对台持续施压,但“维持现状”也是习近平目前
的利益所在。
葛来仪指出,“尽管工资停滞和房价上涨等内政问题,对于许多选民、尤其是台湾年轻人来
说非常重要,但台湾与中国的未来关系,仍将是各方最关切的关键问题。”她强调,蔡英文
总统8年非常积极地与国际社会交往,并让台湾成为“属于世界的台湾”,这点也将成为赖
清德上台之后,必得继续推动的政治题目与考验。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RF) 的中美关系专家萨克斯(David Sacks)在接受日本进步派大报
《东京新闻》采访时强调:“台湾总统大选的结果,对美台关系的实际影响不大,因为所有
候选人的立场都是‘维持现状’,温和强化与美国、日本的关系。”相较之下,11月美国总
统大选,对台海稳定的战略影响反而更为明显。
萨克斯表示,目前在共和党初选声势领先的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过去两年曾多次
批评台湾“窃取美国的半导体优势”并质疑保护台海安全的战略必要性,因此拜登总统与民
主党政府声势持续低迷之际,相较于台湾政治已明确表态“台海维持现状”的态度,“川普
会不会重返白宫?美国选举会造成什么政治结果?恐怕才是让中国对台有机可趁、甚至冒险
改变台海现状的主要变因,”萨克斯说。
日本媒体:赖清德的日本人脉深厚,台湾将维持“蔡英文路线”
1月11日晚间,民进党在凯达格兰大道上举办“台湾美德站出来,凯道护国之夜”,蔡英文
总统出席助讲。(摄影/林彦廷)
https://i.imgur.com/sVoYHqo.jpeg
相较于欧美媒体对于台海局势的忧虑,与台湾互动密切、且高度重视本次大选的日本媒体,
不仅各大报都以头版篇幅,深入报导台湾选情的结果分析,无论左翼或右翼媒体,也大多对
赖清德的当选抱持乐观欢迎。
像是立场右倾的《读卖新闻》、《产经新闻》,与中间偏左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
,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赖清德的胜选,代表台湾将继续‘蔡英文路线’的战略稳定”,并都
肯定赖清德是“台湾知日派政治人物中,与日本耕耘最深、交往最密切的政治领袖” 。
《朝日新闻》指出,早在台南市长任内,赖清德就与日本政坛互动密切。2022年7月,安倍
晋三前首相遇刺身亡后的告别式,时任副总统赖清德也特别赴日吊唁,与1985年过境东京的
李登辉并列为“1972年中华民国─日本断交以来,入境日本层级最高的台湾现任官员”。
《每日新闻》亦表示,作为日本政坛的台湾熟面孔,赖清德的胜选对于日方也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在半导体投资、供应链合作,以及台海局势应变与对中国战略上,日本都需要与台湾
深化合作,因此蔡英文路线的继续与台湾选举和平顺利的落幕才特别重要。
“台湾的新一任总统赖清德是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的亲日派。”《时事通信》在介绍赖清德
时如此叙述:“他是个意志坚强,但个人风格却过于直接,手段也较欠柔软的政治人物。”
事实上,在13日选举的同时,日本国会的亲台组织“日华议员恳谈会”会长、众议员古屋圭
司也特别来台访问,他一方面前来关心台湾的民主选举过程,二方面也将与正副总统当选人
进行交流台、日合作意见。
日本外交大臣上川阳子13日晚间也第一时间公开对台湾选举结果表达祝福,她一方面赞美了
台湾选举的圆满顺利是成熟民主的表现,二方面也向赖清德道贺,并称台湾是日本非常重要
的“亲密伙伴”,期待新政府能进一步加深日台双方的合作交流。
但同一时间,日本媒体也都注意到民进党在国会选战的失利,就算赖清德向中国释出对话善
意,但实际上民进党政府仍缺少与中国有效沟通的管道,“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对台湾
的影响力仍将续增强,赖清德的新政府恐将被迫做出艰难的决定,”《朝日新闻》分析。
日本的台海政治专家、东京大学教授松田康博也对《产经新闻》表示,赖清德的当选,象征
著蔡英文外交路线在台湾的延续,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也是理想结果。因为以美国为首的世界
各国已经筑成围堵中共的“中国包围网”,只要台湾继续展现出不屈从于中国威胁的明确意
志,目前的战略平衡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但松田康博强调,赖清德政府在立法院的席次劣
势,未来4年必将受到很大的施政考验。
“赖清德胜选,中国政府当然会很失望──但这也不是北京也第一次对台湾选举失望了,”
相较于国际舆论对于中国惩罚台湾的预期, 松田康博则认为北京在观望之余仍会软硬兼施
,或许将借由幕后管道与赖清德接触,试图提前掌握、甚至从中影响新总统520就职的演讲
内容,但应当不会在美国大选之前采取过于刺激性的对台行动。
韩国媒体:“在‘美中代理战’中,台湾选择亲美”
与日媒一样高度关注台湾选举的,也包括过往对台报导较不积极的韩国媒体──特别的是,
与其他国家的报导相比,韩媒不分左右立场,对于台湾选举的报导标题,都非常直接且一致
:“亲美反中的赖清德胜选”。
像是亲尹锡悦政府的保守派大报《朝鲜日报》与《中央日报》,就分别以〈2024台湾选择美
国,“亲美”赖清德当选总统〉与〈“反中・独派”赖清德当选台湾总统〉为标题;进步派
大报《韩民族日报》则引用赖清德的胜选感言下标:〈“台湾站在民主这一边”反中的 赖
清德胜出7个百分点〉。
韩国对于台湾选举的高度关注,主要集中在现实的半导体经济考量上。像是《SBS新闻台》
在13日投票之前,就曾推出一连串的台湾深度报导,强调台海稳定虽然与韩国安全唇亡齿寒
,但台韩却在半导体产业相互竞争而亦敌亦友。
韩方原本以为,如果台湾政党轮替、重新与中国强化经济合作,韩国可以就此向美国要求松
绑对中国的芯片技术封锁、解套韩企因美国禁令而在锁死在中国的巨大投资;但同一时间,
台海气氛又很容易与韩半岛局势连动,全球近一半的海上货柜、韩国超过60%的能源进口都
需经过台湾海峡。因此对于积极强化韩、美、日三国安全同盟的尹锡悦政府而言,“台湾与
美国的关系可能会变得更加密切,这意味著作为美国盟友的韩国,将在战略安全上出现一个
新的关键朋友。”《朝鲜日报》表示,虽然赖清德曾多次表达强化台韩关系的意愿,但中国
也可能韩国施压、要求首尔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更明确的立场,因此韩国也必须尽快确认未来
的台湾对策,以避免在美、中、台、日的多方局势中沦为被动角色。
5.连结 :https://bit.ly/4aT83r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