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塑胶微粒“毒物债”! 恐危害生殖能力与

楼主: b33 (酸痛好利利)   2023-12-24 21:12:29
媒体来源:
健康医疗网
记者署名:
郑宜芬
完整新闻标题:
塑胶微粒“毒物债”! 恐危害生殖能力与胎幼儿发展
2023-12-24
https://i.imgur.com/4OObiZt.jpg
生态塑胶微粒长期大量累积,对地球生态、星球健康、人类与动物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堪
称“地球慢性病”。
生态塑胶微粒(Microplastics)长期大量累积,对地球生态、星球健康、人类与动物健
康产生深远影响,堪称“地球慢性病”。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率领团队于《星球永续
健康线上直播》节目,深入讨论“全球毒物债”,指出塑胶微粒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
包括影响胎幼儿成长、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损害肝脏、影响内分泌等,危害甚钜。
全球塑胶制造总量约800万公吨
全球每年塑胶生产量超过数百万吨。在1950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共积累了92亿吨的塑胶
,其中53亿吨掩埋,10亿吨焚烧,占了总量的6成。然而,可回收的塑胶仅有7亿吨,占比
极低。每年全球约有3%塑胶废物流入海洋,2010年估计有800万公吨的垃圾在海洋中。
塑胶在台湾沿岸积聚,形成垃圾场。三大类塑胶污染物包括:发泡塑胶(例如保丽龙)、
渔网及塑胶绳、以及塑胶瓶,总计高达491吨。漂浮性塑胶在分解后变成微粒,进入海洋
和有机物质结合,累积在海洋和湖泊中,可能被生物吸收或释放毒性物质,影响珊瑚礁的
营养吸收和生存。
鲸豚遭缠、海龟误食丧命
鲸鱼、海豚会被废弃渔网缠绕,海龟也会将塑胶误认为水母而误食,而海豹和海狮会因为
好奇把头伸进塑胶环或船舶绳索中,遭到缠绕。长期在海中累积的塑胶污染,也影响到海
洋生态与物种的生存。
更严重的是,塑胶覆蓋物与受污染的堆肥一同使用,残留在土壤中并风化成塑胶微粒,进
而引发一系列的悲剧。当海洋生物食入或吸入,累积在身体腔隙中,排放的粪便中也可能
含有塑胶微粒,进一步危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和食物链。
塑胶废物每年夺走超过10几万只海洋生物的生命,而大量的塑胶废物漂浮在海中,形成“
大型垃圾场”。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17%海洋生物受到误食塑胶和塑胶产绕
的危害。
https://i.imgur.com/t0QYrwu.jpg
▲塑胶可能透过吸入、食入、接触进入人体,造成众多危害。(台大公卫团队提供)
人类排泄物竟然也有塑胶踪迹 塑胶微粒3大类危害
不只如此,塑胶可能透过吸入、食入、接触进入人体。2018年,科学家已经在人体的排泄
物中发现塑胶的踪迹。
专家指出,人类日常生活中,很多产品含有塑胶微粒,例如牙膏、洗面乳和磨砂膏等。还
有饮食容器、奶瓶、衣物等,皆可导致人体接触塑胶微粒。不同成分之塑胶原料以及加工
制程长期累积暴露,恐影响胎儿或幼儿成长、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损害肝脏、影响内分
泌等等。
物理伤害
如塑胶微粒暴露诱发氧化压力、细胞因子分泌、造成发炎和免疫反应。
化学伤害
塑胶产生或黏附毒性物质,而奈米微粒载体会造成广泛器官伤害。
微生物伤害
包括塑胶黏附生物膜及生物冠效应。
此3类伤害可能引发慢性发炎、代谢异常、神经毒性、致癌风险等。而且,微粒直径越小
、穿透力越高,排出更难,对健康危害更加剧烈,例如诱发慢性发炎、心血管疾病、呼吸
道疾病、肺癌,并造成基因损伤。
5R策略、AI防治塑胶微粒生态危害
专家提醒,从永续经营的角度来看,过度捕捞、原油渗漏,以及塑胶微粒污染,这些都成
为“地球慢性病”,导致全球毒物债增加。科学家预测2050年地球将达到极限。因此,对
于生态的保护应该更加努力。
在当前广泛之塑胶暴露环境以及海洋生态污染威胁下,如何侦测生活中的塑胶微粒成为重
要课题。近期国际间已发展出利用“3D等离子体创建金奈米袋结构技术”,增强塑胶微粒
热点发散,以利于区辨水中是否含有塑胶微粒,有助于未来达成塑胶微粒及时侦测之目标

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OA)也于2020年建立全球海洋微型塑胶数据库,蒐集全球不
同海洋位置、采样方法和微型塑胶特性,助于海洋即时监测与介入措施制定。
对于全球面临的塑胶困境,自然科学期刊也提出塑胶污染防治“5R”策略。
第一步 减少reduce
全球每年生产3.68亿公吨的原生塑胶,预计到2040年将会翻倍。如果无法从源头减少塑胶
的制造,恐来不及处理这么大量的塑胶废物。因此第一步是透过减少原生塑胶生产以及消
费,从源头减少塑胶整体总量。
第二步 回收recycle、修复repair、重复利用reuse
目前仅有9%塑胶回收,12%焚化掩埋处理,若是无法提高源头减塑和重复使用塑胶,全
球塑胶债将会持续累积而无法降低。透过此三项作业,促进塑胶安全循环。
第三步 移除remove
最后对于无法回收的塑胶,透过消除环境中的塑胶污染以减少危害。另外也强调减少塑胶
废弃物堆积在回收系统贫乏的发展中国家,以免影响陆域、海洋生态乃至于全人类健康。
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028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