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50公顷光电场,欲爬上珍贵泥岩马头山!

楼主: NEDYA ( )   2023-12-24 11:26:25
50公顷光电场,欲爬上珍贵泥岩马头山!专家、居民:穿山甲与生态丰富,不宜开发
上下游
记者 林吉洋
2023 年 12 月 22 日
珍贵泥岩地质公园─高雄马头山的命运多舛,8年来与工业垃圾掩埋场抗争,才刚守住家园
,却又来了50公顷光电开发案,让守护马头山近十年的在地团体绷紧神经。
马头山自然人文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理事长黄惠敏表示,这个面积超过 55 公顷的地
面光电案预定地,绝大部分都是山坡林地,社区正推动成立国家自然公园的目标迈进,除了
丰富的生态、难得的泥岩地质景观,更是保育动物穿山甲的家园。如果开发案通过,也几乎
等于国家自然公园倡议付之一炬。
https://bit.ly/3veN8OY
开发范围内因竹林与泥岩地形,人烟罕至,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摄影/林吉洋)
从抗争掩埋场到推动国家自然公园,却碰到光电开发案来搅局
高雄马头山位于高雄旗山与内门、田寮交界处,台 28 线省道上,地目多为山坡地保育区内
的农牧用地,过往是台糖公司管理的国有地,三十年前此地原欲开发交流道,后来虽胎死腹
中,不过土地已陆续解编拍卖,成为财团投资之私有土地。
这里的泥岩地形过去被认为是不毛之地,2015 年被厂商选中为工业掩埋场预定地。经过居
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最终守住这片土地。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居民透过文化营造与生态调查
,重新翻转外界的印象,恶地并非荒地,恰好因为人烟稀少,意外成为人文与生态的宝库。
2018 年底,当选高雄市长的韩国瑜宣布废弃物掩埋场暂缓开发,自救会转型为协会,继续
推动马头山成立地质公园、国家自然公园,继续守护这片好山好水。
协会在 2021 年,成功争取将马头山山体 8 公顷划入地质公园,正在往成立国家自然公园
的目标迈进中,黄惠敏却从里办公室得知有厂商提案,将在马头山南侧台 28 线以南开发超
过 55 公顷、装置容量逼近 40 MW 的超大型地面光电计画“信鼎壹号”,她随即在网络上
公布消息,引发生态保育界震惊。
https://bit.ly/4811LUt
光电厂预定范围。(开发资料,黄惠敏提供)
马头山周边环境生态丰富,开发光电将危及生物栖息
黄惠敏出生在马头山山脚下,从小在恶地里面放羊,对这块土地充满感情。2015 年掩埋场
开发案爆发以来,她除了参与自救会抗争、一路奋战不懈之外,也从一位素人变身环保人士
兼公民科学家。
黄惠敏与伙伴秉持公民科学家的精神,在这块土地上监测生态,她在野外装设自动照相机,
记录到众多穿山甲、食蟹獴;也曾在夜里巡山,多次巧遇梅花鹿与水鹿;更跟着陆蟹专家刘
烘昌观测高密度的厚圆泽蟹,证实恶地形在荒芜的外表掩护下,反倒保留了台湾西南部最重
要的浅山生态。
屏东科技大学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孙敬闵长年在马头山进行穿山甲的生态调查,他
表示虽然大众普遍认为泥岩恶地是贫瘠土地,但经过研究调查,这里却是许多珍贵物种喜欢
居住的环境。
https://bit.ly/3NEKdFy
黄惠敏投入马头山守护运动将近十年。(摄影/林吉洋)
马头山是国际列为“极度濒危”穿山甲的家园
在孙敬闵的研究里面,恶地形里面丰富的刺竹林提供健康的蚂蚁族群,与主食蚁类的穿山甲
形成了绝佳的共生环境。他表示,穿山甲在国内虽然只列为二级保育类生物,却是国际自然
保育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则将牠名列“极
度濒危”的一级保育物种,是世界生态学界都期待解谜的物种。
目前在马头山野外的穿山甲族群最大的威胁,来自游荡犬的袭击,穿山甲的尾巴是穿山甲妈
妈背负宝宝的背带,被咬断尾巴的穿山甲妈妈极易不小心就把宝宝遗落在山林中。然而光电
的出现,将是比游荡犬更大的威胁。
孙敬闵认为,大型光电案开发时将整地推平地表,破坏动物栖地环境,当动物能利用的栖地
环境越来越少,对穿山甲跟其他野生动物族群的生存就形成越严重的威胁。
https://bit.ly/3NEKdFy
孙敬闵研究团队,在马头山拍摄穿山甲的可爱萌样。(摄影刘明浩)
https://youtu.be/bLpvIA_z1O4
断层带通过的地质敏感区,真的适合开发大型光电吗?
马头山附近的中寮山前几年因为地质变动而被迫关闭重修,最大的力量就是“泥贯入体”,
引发国道三号中寮隧道变形的车瓜林断层,不偏不倚就从光电开发预定范围内通过。
泥岩恶地形宛如是天然的地质教室,黄惠敏带领记者走入一处充满皱褶的泥岩地形,透过断
层泥与刺鼻的硫磺土解说,他们曾经委请地质学者陈文山前来马头山考察,发现这里的地质
变动量相当大,可见开发存在一定风险。她也发现,光电开发的原则之一,但厂商却未避开
这样地质变动活跃的敏感环境。
https://bit.ly/4avOTY9
黄惠敏援引经济部与环团沟通会议资料指出,环境敏感地带根本就不该做大型光电开发。(
提供黄惠敏)
林定燊是住在光电预定地南侧一处名为半天寮的住户,他向记者透露,附近区域内已经有三
、四个光电案场陆续进行开发,其中一座已完工案场面积两公顷,距离他家约 500 多公尺
,只要风向刚好,竟能听到低沉嗡嗡叫的变电站声音,光电造成的低频噪音污染,让他始料
未及。
林定燊的家因为剧烈的地质变动不断抬升,多次向建管单位提出申请重建,总是以各种理由
被驳回。然而周边光电厂却不知怎么地,一个又一个冒出来,他实在难以理解建管单位的标
准。
https://bit.ly/48lVGBQ
林定燊住在光电开发范围南侧,认为地质变动大,实在不适宜开发大型光电,而且光电厂的
低频噪音,经常干扰睡眠。(摄影/林吉洋)
住户指控:光电案包围社区,漠视居民知情权
开发预定地周边还有两处社区名为“花旗山庄”,共有四百多名住户,西侧社区的北边及西
边被纳入光电开发范围,开发案对社区环境影响颇大,然而记者询问才发现,绝大多数住户
并不知道开发案的存在。
担任教师的林启文是社区住户之一,他说厂商的开发公告只提供给里办公室,他是透过黄惠
敏转发消息才知道开发案存在,认为厂商“对于住户知情权毫无尊重”。他表示,许多人是
因为这里绿意盎然,才选择定居于此,社区如果被光电包围,将形成“很大压迫感”,他相
信居民得知都会跟他一样生气。
林启文认为,“绿能本意是要保护环境,如今却为了开发绿电而破坏自然生态,这非常荒谬
”。超过 50 公顷的大型光电开发,将严重冲击环境与居民生活。他也认为政府不该为推动
绿能,放纵业者胡乱开发国土,此案让他对所谓的绿色能源感到非常失望。
https://bit.ly/4axnuF4
花旗山庄社区(画面上方),将被光电范包围北侧及西侧,居民认为厂商并未尊重住户的知
情权。(摄影/林吉洋)
光电开发整合土地,疑似有山农被迫迁
值得注意的是,这片山林中,仍有许多山农散落居住于林地上,潘南海跟老母亲是其中一户
。皮肤黝黑、五官深邃的潘南海表示,祖先从田寮移居至此,现居地已经历数代人。过去多
半是靠山吃山,养羊或种树薯、香蕉,也会砍下竹子,再顺流而下提供给海边的人养蚵使用

后来禁止砍伐采集,他们开始向外谋生,担任营建工人。潘南海无奈说道,祖先并无土地财
产观念,在此定居农耕采集,与世无争,亲手搭建房屋也未曾申请地上权,只知山林属于国
有,但彼此也相安无事。
两年前开始,有土地掮客前来拜访,告知他们地主有意开发,如果要继续居住,必须出资买
下房屋所在土地。掮客开出高于市价五、六倍高价,暗示他们如果没钱买地就要拆屋还地,
显然是要他们“知难而退”。类似处境的山区农户,已有两户在厂商劝诱下,拿补偿费拆屋
搬走。
潘南海无奈表示,早年政府无视山林内有人居住,迳自把土地卖给财团,对他们留在山林里
生活的人而言,拿补偿金到别处租屋,钱一花完就是流落街头,他怎么样也不愿离开世居的
山林。
https://bit.ly/3GYxAkZ
潘南海家族世居在山林,靠山吃山,如今厂商要开发整片山林,要何去何从他也茫然不知。
(摄影/林吉洋)
高雄市政府:地方有疑义可表达意见,会请厂商召开说明会
面对居民批评社区知情权不受尊重,地方主管机关高雄市政府经发局专委魏建雄认为,依据
目前法规,光电开发其实无须经环评审查,也没有法源可强制厂商公告。有鉴于光电争议颇
多,市府主动要求厂商于开发地点里办公室张贴公告,并非“不尊重知情权”。
他也解释,本案涉及农地变更及山坡地、水土保持议题,审查程序相当繁琐。尤其开发规模
超过两公顷,变更权力已收归中央,开发面积超过 30 公顷须送到内政部区委会进行使用分
区变更,因此倾向认为关键审查权应该在中央。
魏建雄认为,若有民众表达疑虑,市府将要求厂商进一步举办公开说明会,厘清民众疑虑后
,才会核发同意函。至于开发范围内部分住户“有房无地”,魏建雄认为开发商整合土地过
程属民事纠纷,如果有住户愿意拿钱走人,是双方合意行为。
记者尝试联系“信鼎壹号能源公司”,却发现公司登记地址在台北市大安区,同地址为“益
顶创投”,该公司人员表示,“信鼎壹号”光电案确实为该公司开发,对本案无可奉告,对
于地方人士说法也不愿评论。
农业部:高市府为地方农业主管机关,应就农地变更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对此农业部资源永续利用司副司长王玉真表示,目前还未收到本案任何相关资料。不过她认
为,农地变更要点已载明,申请农地变更的区位环境,以及是否有环境敏感议题都是审查要
件,高市府为地方农业主管机关,应就农地变更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换言之,地方政府不能借口以面积大小,作为权责分界为由就自废武功,把法令赋予的义务
都推到中央。
学者:开发自然环境破坏生态,不该称为绿能
台湾生态学会理事杨国祯长期关注马头山守护运动,他认为本案凸显绿能政策的荒谬性。光
电应该在没有绿色生态的地方开发,马头山周边具有丰富的地质与浅山生态,是台湾的宝地
,但是光电却在这种环境敏感、脆弱的地方攻城掠地,这样的能源根本不能称为绿能。
退休校长龚文雄是马头山自救会运动的老将,他表示当地居民努力要留住好的环境,开发的
野心却一再觊觎这块美丽的原野。马头山从掩埋场抗争开始,即是不断提醒社会,纵使开发
自然环境少数人会得到一些利益,但是对比起来,社会跟环境的损失却是无可弥补。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9747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