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武山下400公顷原野,将全面变更种电?

楼主: NEDYA ( )   2023-11-20 18:35:45
大武山下400公顷原野,将全面变更种电?全国最大农地光电案闯关,命运悬于一线
上下游
记者 林吉洋
2023 年 11 月 20 日
台湾第二大地主──农林公司旗下的屏东老埤农场,地势平坦、面积达 717 公顷,是台湾
极少见的大面积良田。农林为发展种电收入及碳权潜在利益,预计将 400 公顷改成农地种
电,目前已准备送件。此案若闯关成功,将成台湾最大农地光电案场。
农地主管机关农业部表示,依据农林公司取得土地缴交的农业经营计画书,该笔土地只能做
为茶叶生产基地,如果企业要改变使用,则须重提计画,且目前政策未开放地面型农电共生
,若确定送件将严格审查。
地方居民担忧,这片大原野若盖上 400 公顷光电板,未来爬上大武山,首先进入眼帘的不
再是壮阔的屏东原野,而是连绵的光电案场,对屏东地景效益损失难以估算。
由西往东,空拍大武山与老埤农场一隅
https://youtu.be/bTRgAknVDW0
老埤农场:从凤梨基地到茶叶基地,再变成种电基地?
坐落于屏东县内埔乡的老埤农场,早期为台凤公司所有,专门用来大面积种植凤梨,2003
年因为台凤爆发财务危机,农场由台湾金联接管,2015 年将土地标售给台湾农林公司。
根据农林官网资料显示,“农场总面积 717 公顷,地质条件酸碱值 4.5-5.1 之间、有机质
含量约 3.5%,属细质地排水良好红壤,符合茶树生长要求,未来计划成为全台最大茶叶栽
种基地,生产优质台湾在地茶叶取代进口茶叶。”
近年南阳实业看中农林公司持有大笔土地,大举买进台湾农林股份,布局太阳光电。农林在
今年 5 月底发布重大讯息,老埤农场将转型开发太阳能,由宝晶能源公司得标租下全部土
地,预计保留部分面积维持茶园,其余建置光电案场。
宝晶能源董事长蔡佳晋在一场银行界的公开演讲透露,本案开发目标容量约为 480MW,若成
功通过审查,将成为全台最大光电案场。据悉厂商已展开地方拜会工作,并透过产学合作争
取屏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屏科大”)支持,全案进入前期规划作业,规划内容除了地面
型案场外,也包括农电共生,预计结合光电与茶树种植。
https://bit.ly/3sDOBNP
老埤农场位于内埔乡龙泉以东,东面则是大武山及沿山公路。(图片来源/Google map 截
图)
https://bit.ly/3unobQV
老埤农场原本是台湾最大茶园,新入主资方想改做光电,挑战农业部对农地变更的底线。(
摄影/林吉洋)
开发单位:仍在进行政策沟通,最终结果仍未知
对于本案的开发进度与规划内容,宝晶能源协理颜明智仅回复,计画会结合产业及地方创生
,确保老埤农场的农业存续,也不会降低农林现有农业产值。他更强调“目前开发案仍在政
策沟通阶段,480MW 只是初步构想,本案能否顺利成案尚属未知,最终仍需视各部会审查结
果。”
作为农场地主,台湾农林公司资产部李经理表示,原则上农林公司预计保留 100 公顷茶园
生产,其余则朝向最大面积、最大获益来考量。全案已委由宝晶能源公司执行,而实际开发
量会依照农业部及相关部会审查放行内容确定。
农业部:企业农地须依照农业经营计画营运,不得擅自变更
由于全案属于农地变更开发光电,依照 2020 年 7 月修订之农地法规,2 公顷以上农地变
更需由中央审查,因此本案能否通过,农业部态度至为关键。记者询问农业部资源永续利用
司副司长王玉真时,她强调“全案尚未送件”,因此无法正式答复,但她也强调农业部会以
最严格标准来审查本案。
王玉真补充道,企业购买农地受到《农民团体农业企业机构及农业试验研究机构申请承受耕
地移转许可准则》约束,当年农林公司承受台凤公司农地时曾提出农业经营计画书,并以此
取得主管机关许可,才能买下大笔农地。
不论农林公司经营权如何改变,依照当年农业经营计画书,该笔土地只能做为茶叶生产基地
,如果企业要改变使用,则须重提计画。至于传闻业者规划内容含括农电共生形式,她再次
重申,目前农业部仍未开放地面型农电共生。
能源署:农地变更决定权在农业部,但政策应存在讨论空间
作为太阳光电主管机关,能源署光电组组长林文信表示,本案涉及农业用地变更,决定权在
农业部。不过他也提出反问:“当时企业取得土地程序虽有承诺(农业经营计画书),但那
个承诺是否有期限要求?或有无需要要求期限,业者有无履行完成该承诺?”
林文信表示,他对“从现在到未来,该笔土地是否永远只能维持现有运用”抱持怀疑态度。
“业者若已完成当时承诺,那么农业部对该笔土地的政策,是否有必要维持不变?”也就是
说,业者已经履行当年种茶叶的承诺,现在提出别的土地利用方式,应存在讨论空间。
生态人士:开发将使大武山蒙尘,景观与生态损失无可补偿
听到老埤农场将开发的消息,屏东生态保育工作者曾昭雄忍不住叹息并反问:“屏东种的电
还不够吗?”
内埔人曾昭雄是屏北社区大学生态班讲师,每个月带着学员步行走读屏东的土地与生态议题
。他说大武山每天近距离看顾著屏东,仿佛是屏东人的母亲,也是屏东人的精神象征。如今
要在大武山下最美的一块农地上种下台湾最大面积的光电板,让他怅然若失。
曾昭雄认为,这片的大原野若盖上 400 公顷光电板,最大的冲击莫过于景观。以后爬上大
武山,首先进入眼帘的不再是壮阔的屏东原野,而是一大片光电案场,对屏东地景效益的无
形损失难以估算。
其次是生态,这块土地除了有南台湾最大的黑鸢家族之外,还有黑翅鸢跟凤头苍鹰,农林公
司种下的茶树提供很多小动物躲藏栖息,提供猛禽捕猎,盖上光电板以后,这些损失,恐怕
没有办法可以补偿。
曾昭雄认为,农场本身是缓坡地形,茶树的土壤吸收降水的效率远比种电来得高,因为光电
工程进行造成大面积表土裸露,再盖上光电板夯实土壤,地表迳流可能会加重下游水患机率
,红土也会直接进入东港溪上游的牛角湾溪。而且大面积光电设置后可能改变微气候,因而
可能影响周边农业环境,他认为“屏东已经不缺太阳能厂”,不该继续牺牲农地跟环境,希
望能维持原本的农地样貌与生态。
https://bit.ly/46s2CMi
曾昭雄认为老埤农场光电案冲击巨大,屏东人应该共同守护大武山地景。(摄影/林吉洋)
台湾猛禽研究会:请尊重栖地生物,大面积农地变更应建立审查机制
黑鸢是台湾二级保育类猛禽,因为纪录片《老鹰想飞》而让大众广为认识这只猛禽。依据屏
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的数据指出,南台湾三分之一的黑鸢家族在这块土地上生存,数量
多达上百只,老埤农场开发后关系到牠们的存亡。
台湾猛禽研究会常务理事林惠珊从事黑鸢研究及保育工作十多年,她表示,老埤农场是南台
湾黑鸢族群最重要的分布点。由于农场面积广大,四处都有带状分布的树林,成为老鹰的夜
栖地,而广大的茶园则是牠们捕捉老鼠的天然猎场,因为环境适合,才能发展出庞大的黑鸢
族群。
林惠珊认为老埤农场或许不像湿地或石虎栖地那样高敏感,但是这广达数百公顷的农地变更
,依现行环评法令,却不需环评审查,极度不合理。明明是超大面积的开发、会严重冲击到
野生动物生存权,也没有类似渔电共生的“环境或社会检核机制”来评估影响,这是“很奇
怪的事情”。她认为农业部应该建立一套审查机制与流程,才能够让大众信服。
https://bit.ly/3R4T05Q
黑鸢喜欢在开阔的平原狩猎栖息,老埤农场的绝佳环境让这里繁衍出南台湾最大黑鸢家族。
(摄影/黄筠杰)
https://bit.ly/3sHItEc
洪孝宇指出,从屏科大北侧到老埤农场全区范围,是南台湾最大黑鸢聚落。(图片来源/台
湾生物多样性网络)
居民:本区水患频发,忧虑大面积光电加重淹水风险
紧邻农场的中林村,甫卸任的老村长来庆铭夫妇都是老埤农场工作 30 多年的老员工。他们
回忆过去,老埤农场养活附近村庄,村民不仅就近在农场谋职,甚至许多农民也向农场租地
耕作。他回忆农场的红土环境很适合种植凤梨,种出来的凤梨都是第一等的好吃。
无奈产业环境改变,公司破产、农场被拍卖,转手到台湾农林之后,把高高低低的丘陵地推
平成缓坡,位于下坡处的中林村民就开始担心下雨天。豪雨来时,土黄色的雨水倾泄而下,
直直冲进村庄。
虽然近年施作排水工程,改善水患问题,但是大面积的光电工程进行时,是否会加重水患风
险?对此他依旧有些疑虑。
https://bit.ly/47mvl6t
来庆铭出示过去淹水的照片,建议开发单位审慎评估水患风险。(摄影/林吉洋)
开发基地紧邻屏科大,业者拜访屏科大寻求产学合作
据悉,由于本案位于重要的黑鸢栖地,开发单位已委托生态顾问公司研议减缓冲击对策,曾
登门拜访屏科大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野保所鸟类生态研究室博士后研究员洪孝宇表示,树
林是黑鸢的夜栖地与繁殖地,因此绝对必须保护,而且铺设光电之后,黑鸢也无法再利用农
地。
洪孝宇强调,该研究室立场“并不是完全反对光电案开发,而是如果厂商要提案,应该要减
缓冲击。”他建议至少应该在树林范围周边划出至少 100 米的缓冲带,保留开阔的环境提
供黑鸢猎捕,如此才有可能把冲击减到最小。
由于开发基地紧邻屏科大,过去水患问题也时常困扰该校师生,然而根据该校教师透露,光
电业者已就生态保育及水土保持议题寻求与屏科大进行产学合作,因此在这块可能成为全国
最大农地光电的开发案上,作为南台湾最重要的农业大学并未提出显著反对意见。
屏科大农学院院长徐睿良教授表示,本案厂商有陆续拜访过系所,也有零星老师与厂商合作
,虽然本案具有争议性,但站在农学院立场,能维持农业永续发展都“乐见其成”。但记者
追问到,本案以变更农地开发地面型为主,很可能以优质农地消失为代价,徐睿良则称这是
个案,“某公司有它们经营上考量,他不便评论。”
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陈美惠则认为,老埤农场涵括在大武山生态系内,对邻近浅山生态冲击需
要评估,尤其存在二级保育鸟类黑鸢重要栖息地,开发后将改变草原食物链,影响不容轻忽

她也表示,目前为解决栖地破碎化问题,各界推动“国土生态保育绿色网络”,结合高山、
浅山、平原生态营造提供生物通道,这一大片农场的环境效益应被肯定。从净零角度而言,
茶树也有碳汇价值,是否以光电设施迳自取代,决策者应审慎评估。
https://bit.ly/3up6sst
南台湾最重要农业学校屏科大,与未来可能成为全国最大农地光电案并列。(摄影/林吉洋

大武山下最美农地,保护或是发电?命运悬于一线
如果本案开发成功,将打破业界纪录,成为全国最大地面型光电案场。每 1MW 发电获利最
高可达 600 万元,以开发目标量 480MW 估算,一年发电效益可达 28 亿元之谱。然而从另
一方面换算,大武山与沿山公路的绿色景观损失,还有生态与环境风险的成本,却无从计算
得失。
该案循农地变更管道,依规定须经内政部区委会审定,农业部是当然委员之一。虽然农业部
表示目前未开放农电共生,也倾向不同意本案,但与经济部能源署对老埤农场光电开发案看
法并不一致,且《农民团体农业企业机构及农业试验研究机构申请承受耕地移转许可准则》
仅属于法律位阶最低的行政命令,对业者而言,也并非毫无机会可言。
大武山对屏东人而言是重要的文化象征,从平原望去,海拔 3000 公尺的大武山近在咫尺,
有如看顾屏东的守护神。如今要在大武山下的广袤平原盖上 400 公顷的光电板,且位于南
台湾最重要的农业大学旁边,也象征农业价值面对绿能开发的再次退守。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9533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