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去了一趟日本,顺手做一些道路观察
由于上传到imgur的顺序乱掉
只好随机放照片并叙述个人的观察
1.
城崎温泉的道路,没有实体人行道
道路设计目测是5米双向共用车道
较窄的道路让驾驶者自然减速
更不用提双向汇车时会更加小心
2.
刚好遇到标线调整工程
公共汽车停靠区,用槽化线明显区隔出左转车道
照片右半部也有做出右转避车弯
3.
宽敞的人行道,导盲砖不能少
行穿线前后用栏杆做区隔避免行人切西瓜闯越
也避免车辆违停上下客
行穿线两端上方有确实提供重点照明
4.
车道边线明确且收窄,让驾驶人车速自然放慢
左侧有人行道与阻车柱保护,右侧为临停区
5.
单向双车道,同样没有过宽的车道,就没有过快的车速
6.
原先应该是很宽的巷道,透过标线收窄后
左侧做出货车可卸货的临停区域
司机才不会被罚被记点,然后跑去交通部前抗议
7.
同上。
8.
小路的十字路口就该这样设计
路缘转角要推出去,在非行穿线的地方用护栏阻隔
转角没有遮挡视线的怪东西
9.
车道缩窄后,两侧空间可做出临停区域以及机车停车区
机车停车自己插链条、自己去缴费机缴费
不用外包一堆人力成本沿路开停车单
10.
路缘石好好做,该阻隔就阻隔,该缓降就缓降
11.
路不宽,车速就不快
12.
明确做出人行道识别标志
严格取缔未停让行人的驾驶
不用在小路到处插一堆红绿灯
走路的人等的很累,开车的人也等的很累
13.
到路口处怕车子开太快?
两侧用槽化线做出收窄的视觉效果
驾驶人自然会减速慢行
14.
人行道、阻车柱、不过宽的车道、临停避车弯
人车合谐共存,这有很难吗?
15.
两侧人行道不用强迫症搞到一样宽
16.
公共汽车停靠站圆环要这样画
17.
即使是山路,景点区附近依旧有实体人行道
18.
车道分向线上有做凸起的颗粒
驾驶人轮胎压到时会发出明显震动与声音
提醒驾驶人已越线
19.
https://i.imgur.com/UvwCTjv
利用栏杆或雨棚柱体
明确定义出公共汽车前车门、后车门的位置
前门刷卡下车、后门依序上车,井然有序
20.
善用分隔岛与避车弯做出警车的停车区域
遇到紧急状况可快速出勤
身障临停区要尽可能靠近车站出入口
减少行动不便者的通行距离
21.
好好地把偏心式右转车道做出来
这种偏心转弯的槽化线可以压
不要像台湾死脑筋,待转格凸在道路上
机车压过槽化线进待转区还要被罚
22.
国家没有那么多纳税钱
不用没事弄一堆实体中央分隔岛
标线好好画,车道好好分配
偏心式转弯车道不用学新北市交通局还要看流量
该要有就要有,转弯车才不会影响直行车
23.
速限30就该有速限30的宽度
通学路上更会有一堆告示提醒驾驶注意小朋友冲出来
24.
待转区没有在分排气量的
二轮起步快、占用空间小
两个轮子一律钻去前面停等区
25.
脚踏车道设计在道路外侧不是很好
实际上还是有速差,但驾驶会尽可能往外切
也不会故意在有速度差的情况下近距离刷卡脚踏车骑士
26.
偏心式转弯车道真的没有这么难
小路口就可以做了
27.
车道引导线好好画,中间用槽化线提醒驾驶人不要乱切西瓜
28.
不需要红绿灯,该停让就停让
车道画窄一点,车速也会自然放慢
驾驶人更不会因为过宽的道路而看不到两侧A柱后的行人
行人通行距离也能缩短
29.
好好地用槽化线引导左右转车的动线
工程会引导行为,好的道路设计才不会让行车动线混乱
30.
同上
31.
在有限的道路宽度做出两侧人行道与双向车道
而不是超宽的车道,然后一堆违停
逼着行人绕过车子走到路中间被车撞
32.
路口可以做很多事情,不要空白一片
好好把引导线画出来,避免驾驶动线混乱
33.
幼稚园门口的人行道会用更多的护栏做实体阻隔
避免小朋友突然冲到马路上去被车撞
34.
停等红灯时,车跟车之间保持好安全距离
不要没事去贴前车的屁股
35.
脚踏车专用道就是给脚踏车用的
没有什么机慢车道,机车不是慢车
脑袋正常的人都知道机车跟脚踏车的速差很大
36.
巷弄里两侧路缘石不用做太高
不然你阿嬷出门会摔一跤
37.
清楚明了的道路指示牌
不要画一堆复杂的线条加过多的文字
考驾照没有考杨氏速读
38.
这里就有比较明确的荷兰式脚踏车道与人行道分离的概念
公共汽车弯也要好好做出来,才不会公共汽车一停靠后面就大打结
39.
车道画窄一点,机车也比较不会跟汽车并排
汽车这样转弯时才好关门,不怕有机车从旁边冲出来
40.
道路画太宽,速限20也没什么人遵守啦
41.
三个车道的分向很明确,有确实与对向的偏心式转弯车道对齐
42.
看到左边那台货车了吗?在它前面做的就是路缘转角推出(bulb-out)
这样就可以做出临停避车弯,也能确保直行车道的完整性
行车动线才不会混乱
43.
台湾真的该学学火车站前的设计
44.
标线就该用染色柏油块或高摩擦力的材质
45.
预铸水泥加上反光片做车挡
可以大量生产并确保强度
智障才用空心金属或塑胶,整天给车压破
46.
隐藏式阻车柱,不要整天拿水泥在地上乱糊杆子
47.
小路口也可以做路缘转角推出,减少行人通过马路的距离
也可以让行人更容易被驾驶注意到
48.
好好落实停止再开,不要让里长整天在小巷口插红绿灯
49.
行穿线的行人与脚踏车动线要分离
脚踏车骑快一点也是可以撞死老人的
中央分隔岛没事不要乱种树或放一堆有的没的
驾驶才能明确看清楚路口的状况
50.
车站外人流大的地方就要画更宽的行穿线
确保有限秒数内可以让大量行人通过
51.
即使是尾道这种乡下鬼城
该有的人行道、避车弯、偏心式转弯车道都要有
路口前做楔型减速标线,不用插一堆测速照相敛财
52.
车站前设计,不解释
53.
乡下地方还是有明确清楚的标线
宽敞平整的人行道,小路口不需要红绿灯
驾驶看到有行人要通过会主动停让
54.
干道与支道要用明确的虚线绘制起来
干道的驾驶也可以瞬间注意到有支道的存在
55.
马路太宽,两侧就用槽化线补起来
降低车速的同时,区隔出公共汽车停车区域
便宜的标线改造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没钱有没钱的做法
56.
不解释,全世界只有7个国家禁止二轮使用安全的高速公路
57.
告示牌也需要专业的扁平、简化的设计
才不会让驾驶人看得雾煞煞
58.
用标线做偏心式避车弯,很难吗?
对台湾交通帮公务员来说,好像真的很难
59.
公共汽车避车弯旁边没有遮雨棚,但至少有个长椅让年长者歇歇脚
60.
染色柏油块要在高冲突区域使用
而不是弄什么愚蠢的外侧左转车道蓝蓝路
61.
路小就做5米宽双向共用车道
两侧生不出人行道,至少绘制出亮色区域让驾驶人注意
62.
栏杆、路缘石、排水孔、标线请好好做
别把台湾弄得跟未开发国家一样
63.
道路空间有效运用,不要整天把车道画得比高速公路还宽
然后问说为什么地方里长反映车祸频传
64.
小路口不适合回转就该明确禁止
65.
公共汽车停靠区与车道之间的边界也要明确画出来
66.
善用减速标线,干道支道的边界也要明确画出来
67.
透过车道偏移让车辆减速
斑马线不要画在路口,减少A柱死角区域
68.
中央分隔岛要好好地绘制转弯车道
而不是随便开一个缺口让车辆想转就转
69.
日本也是一直在调整道路标线与路型
大概是这样,有想到再补充
现阶段就是各地方县市的工务局没一个规范或范本
搞到全台湾到处都是顾人怨的烂设计
还出一个讲出“道路工程仅占肇事原因的一成”的交通部长
现在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看起来比较像是交通版本的宪法
但有了骨头却没肉,至今除了营建署的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规划设计手册之外
依旧没有一个模组化、详细的规范与图例让地方公务员参考
目前是希望能尽快完善交通安全基本法下面的规范
让公务员可以按图设计、让包商可以按图施工、让政府可以按图验收
确保全台道路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透过道路工程让行车与行人空间更加明确与秩序
早日脱离交通战争、行人地狱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