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Radiant (Radiant)
2023-10-30 19:39:30※ 引述《ralfeistein (无名的ㄈㄓ王)》之铭言:
: B.“抑制型”就是新闻提到的,蚊子是一夫多妻制的,可以利用公蚊带菌让母蚊不孕,
: 优点是环境中的蚊子数量能逐渐减少,缺点就是要持续的释放大量的带菌公蚊,
: 成本很高;新加坡就是用这个方法
: 但首席防疫顾问陈锦生也提到
: 这些都是理想状况,因为实验都是在没有其他蚊子出入的封闭环境
: 实验虽然是成功的,但现实世界是开放空间啊
: 像新加坡虽然国土小小的,而且从2016年就开始施行,但还有临近国家,
: 结果2022年还是发生登革热大流行,累积3.2万人史上第二高,
: 今年也破6000例
: 而且要放多少、放在哪里,放完以后沃尔巴克氏菌的感染效力能持续多久,
: 都是要考量的,因为都是成本
: 放完之后,还是会有从国外来的蚊子,或是从国外来的旅客是病患,
: 在开放系统、这种国际交流频繁的时代,效果可能还是有限,
: 把那些积水的地方清掉
: 或许比一直喷药、用什么带菌蚊子还有效果
埃及斑蚊主要在室内,受降雨影响不大
白线斑蚊主要在户外,受降雨影响大
https://i.imgur.com/RLFmR72.jpg
登革热防治最有效的方法一直都是清除积水容器(孳生源)
以新加坡为例(2019)
孳生源是以室内占多数
https://i.imgur.com/N5MQYia.jpg
https://i.imgur.com/sksv62C.jpg
https://i.imgur.com/aZo14tT.jpg
全国平均6成在室内
热区甚至高达8成
新加坡政府可以到室内调查,而且发现孳生源还会罚款
台湾因为比较不会到住家内"调查"
所以较少有室内/户外孳生源的数据
https://i.imgur.com/kINPv73.jpg
高雄市1/3
https://i.imgur.com/tACkp5M.jpg
澎湖的报告引述海南岛的数据
台湾CDC的宣导
https://i.imgur.com/PRxnTMP.jpg
如果民众(乡民)整天认为积水都在户外
自然就忽略了室内的孳生源
反而不利防疫
户外的还能靠政府、民众动员清理
室内的只能靠自己
能不喷药最好
被侵门踏户喷药当然不爽
但吵归吵
观念还是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