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报导者》 | The Reporter
2.记者署名:
文字/陈洁
摄影/林彦廷
翻译/张克柔
核稿/张子午
责任编辑/张诗芸
3.完整新闻标题:记忆会消散,但感受真实存在──日本、台湾如何用戏剧疗愈失智者与照
护者?
4.完整新闻内文:日本“老、痴、死”(OiBokkeShi)剧团创办人菅原直树(前)与艺术策
展人武田知也(后)。(摄影/林彦廷)
https://i.imgur.com/JGvU5Cl.jpg
美国独立电影新闻网《IndieWire》日前报导,76岁台湾知名导演侯孝贤因罹患失智症而退
休,无法再继续执导电影,家属也于10月25日发出声明证实。事实上,高龄化让失智症患者
人数增长,目前全台失智人口已近32万人,这加重了家庭照护者的负担,更考验社福支持体
系的完善程度,眼前将是一条需长期抗战的漫漫长路。
在比台湾早面对高龄危机的日本,深信“医学是科学、长照是人生”的日本剧场导演兼照服
员菅原直树,选择以戏剧疗愈失智者与照护者,让他们透过共同创作凝聚支持网络、以表演
忘记现实压力,更直面彼此不同的世界,藉著同理得到疗愈及回应人生难题的勇气。他如何
做到?
而台湾剧团、电影界也陆续有类似作品问世。现正上映的纪录片《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
》,导演徐紫柔以高龄94岁、患有轻度失智症的奶奶为主角,与百位社区居民一同“尬戏”
,他们又有何心路历程?
“中昼拢攒好矣!咱来去食饭吧!”照顾服务员轻拍失智阿妈的肩膀,阿妈双眼无神的垂著
头,身体跟心灵都没能聚焦,半晌才扭著身子小声地说,“我无爱吃,我要去爬树!我跟卓
卓约好要去爬树!”
“好啊,犹毋过按呢饭菜会冷去喔,去爬树前要不要先食饭?”照服员几次轻声安抚,却依
然无法改变阿妈的心意
“你好烦喔,我说不要就是不要,别管我!”
这看似常见的日常对话,其实是国家两厅院10月中举办为期3天的失智友善戏剧培力工作坊
中,学员们的戏剧实作练习。剧本出自工作坊主讲者,日本“老、痴、死”(OiBokkeShi)
剧团创办导演兼介护福祉士菅原直树与学员的共同创作。
菅原直树先发下一张“人生问卷”,让学员以失智患者的角度思考“人生最自在的时光是何
时”、“当时做了什么事情”、“那段期间最亲近的人是谁”、“两人间印象最深刻的回忆
是什么”等问题,再让大家将关键人事物填入剧本模板中。
“我在特别养护老人之家工作时,失智的爷爷奶奶总会找各种理由外出。奶奶会说:‘小孩
在家里等我呢!’爷爷则强调:‘今天跟人约见面了!’”菅原直树说,如果单看这些对话
,一般人很难理解长辈的行为,甚至会因此不耐烦。但其实每个人都一样,会想着回到最活
跃的时代,如果能换个角度想,就更能同理爷爷奶奶的行为。
今年40岁的菅原直树,本职是剧场演员。20岁后半时为了养活自己,尝试一边演戏一边兼职
工作。他想起高中时曾与失智的祖母同住:
“我看到奶奶许多不可思议的行为,例如明明只有我们两个人,却说着要把食物给衣柜里的
人吃 ,当时的我无法理解,疑问就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也许我可以透过工作去加深我对失
智症的理解。”
在东京的特别养护老人之家工作的3年里,菅原直树学会更多与失智长辈相处的方式,也试
著用戏剧的角度来进入他们的世界。他观察到,每位长者都拥有不同的资历头衔,带着独特
精彩的前半段人生,在养护机构集合,“我觉得长辈登台,就算只是用字幕把经历列出来,
都是完整、完美的表演。”这让他打定主意,想成立剧团致力将戏剧与老人照护结合,并以
失智症及照护者为主要关心族群。
戏剧与失智症,在仅5千人的日本小镇深深扎根
https://i.imgur.com/w8NipOH.jpg
菅原直树(左)在人口仅5千人的日本冈山县奈义町创立剧团,且演员几乎都是在地居民。
(图片提供/OiBokkeShi)
今年是“老、痴、死”剧团的第10年,正式成员15人,但更多的是在地长者及照护者,众人
共同创作剧本、排练、演出在地剧场;同时在各地市民中心举办公共剧场演出,一年1部失
智症戏剧,至今已累积10部戏。剧团每年也有约100场以戏剧模拟情境的工作坊,让一般民
众了解失智症,也提供照护者实用的知识。
如今剧团已经颇具规模,很难想像当年的菅原直树没有资源、没有人力,孤身闯入了冈山县
中人口仅5千人的奈义町,开始他的照护戏剧梦。
2012年,日本刚遭逢大地震,艺术工作者兴起“离开首都圈、到外地创作”的风潮。此次一
同来台担任工作坊讲师的艺术策展人武田知也解释,地处日本西部,位于广岛县与大阪县中
间的冈山县,因为天气宜人、自然灾害少,便成为艺术家的首选。而原本住在东京郊外的菅
原直树也选择辞掉养护之家工作,离开家乡重新开始。
对许多人来说,戏剧是一门遥不可及的专业;日本当时的社会氛围,更认为失智症是不能为
外人说的疾病。根据2015年由日本公益财团法人医师会发布的《提升失智症理解程度的报告
书》,首要建议就是社会应“摆脱对失智症的负面印象,建立一个积极与之共存的社会”。
内文提到,社会普遍将失智症视为“问题”,或是需要隐藏的疾病;对患者来说,因为担心
造成他人困扰与负担,更难与人轻易言说自己的病症。
即便重重难关在眼前,菅原直树选择直球对决,逐一游说奈义町当地居民救援,商店街老板
推托不会演戏,那就演“商店街老板”的角色;家具店老板做舞台道具、理发店老板娘帮忙
做造型 ,剧团初登场的“老年与照护的戏剧工作坊”,则降临了如今剧团最具人气的看板
演员──当时高龄88岁的冈田忠雄。
菅原直树记得很清楚初见到冈田忠雄的那天,爷爷的耳朵重听、走路也不稳定。“我知道以
年老为主题的工作坊,应该会有老人来参加,但没有想到是这么年长的老人,很担心他能不
能参与戏剧活动,”菅原直树回忆。没想到,冈田忠雄上了台就像变了个人,丢掉剧本,举
手投足都是戏。
细问才知道,冈田忠雄是典型的“老老照护者”──根据厚生劳动省2023年7月的最新统计
,日本社会“老老照护”比例高达63.5%──他负责照顾罹患失智症的太太,两人没有小孩
后援。年老、失智、照护,冈田忠雄无疑是剧团最切实的代表。活动结束后,菅原直树打电
话给冈田忠雄,想邀请他成为剧团正式演员,“结果冈田爷爷的第一句话是:‘我通过试镜
了吗?’”
照顾者透过戏剧,找到与失智症的相处方式
日本、台湾、戏剧、疗愈、失智者、照护者
“老、痴、死”剧团迈入第10年,正式成员15人,更多的是在地长者及照护者参与演出。(
图片提供/OiBokkeShi)
https://i.imgur.com/8F38H4b.jpg
冈田忠雄带动了在地居民的参与热忱。照护者带着失智症亲人一起参加,还有年轻志工、曾
中风需要复健的患者、身心障碍者等,都是全无表演经验的素人。
一开始,每个人都很紧张害怕,担心失败、出错,就连菅原直树本人,都对失智者参与团体
创作的适应状况感到不安,但慢慢的,大家感受到合作的成就感,更在表演中暂时抛下现实
压力。尤其成果发表时,菅原直树询问大家感想,第一个举手的,是失智的团员:
“他说不出话,但大家都觉得很开心,因为看到他很积极、很快乐的样子。”
菅原直树说,曾有一位男性,因为太太得了失智症,在无所适从的情况下,抱着尝试的心态
来参与剧团工作坊,之后也带着太太一起上台表演,“看着他们从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身分
,站在台上时变成平等的关系,让人觉得很温暖。”还有一位女性带着长年待在家、脑中风
且无法说话的先生来参与,或许是因为放松,不久后先生很自然的发出声音、能够说简单的
词汇。
下了戏,戏剧经验也能延续在生活里。
冈田忠雄曾表示,自己在表演中学习到更多失智症的知识,面对失智的妻子出现不同于平常
的行为、难以沟通时,有了更多应对的心法。例如妻子明明在家,却吵着要回家,冈田忠雄
就会用表演的方式转移妻子的注意力。菅原直树说:
“冈田爷爷常常说,我跟太太都超过90岁,不希望过世时回想起来都是后悔:如果我当时对
她好一点就好了。人生剩下的时间,我希望用表演,让我和妻子之间摩擦少一点、快乐的回
忆多一点。”
戏剧不只疗愈了演戏的人,更能往外一层,影响来看戏的观众。
菅原直树与冈田忠雄合作的第一出失智游走剧《夜路不怕黑》,讲述一名爷爷在街头寻找失
智妻子的故事。剧本来自于冈田忠雄的经验,妻子虽然得了失智症,健康状况依然很好,常
常离开家却找不到回家的路。这出剧在户外演出,从商店街演到小镇街头,观众一路跟着演
员的脚步移动。
最后,剧情却来个大反转──失智妻子早已过世,爷爷因为打击太大也出现失智症状;原来
失智的是眼前的爷爷,而不是一路寻觅的妻子。观众的视角从照护者的心境,变成理解失智
症的情感变化。菅原直树说:
“透过表演,我们想让观众实际体验,不是现实跟幻觉两个世界,而是失智者的现实、一般
人的现实,都是存在的。”
在“老老照护”、“认认照顾”时代中,找到安放彼此的力量
https://i.imgur.com/Odsq3H4.jpg
菅原直树(左)与武田知也(右),此次来台在两厅院担任失智友善戏剧培力工作坊讲师,
与学员进行3天的交流。(摄影/林彦廷)
10年前,菅原直树创立剧团时吸引许多媒体关注,剧团被视为“改善日本失智症社会问题”
的产物。但菅原直树想的很单纯:在社福长照的环境下疗愈彼此,也让没有看过戏剧表演的
民众,有了参与、观赏的机会,“没有比这个更有趣的事了!”
走过10年,菅原直树观察,日本社会不再像过往,面对失智症不敢谈论、把患者藏在家中,
愈来愈多人愿意走出来接收资讯,也分享自己的照护经验。过程中菅原直树也发现,有些问
题不见得是因为疾病,许多男性长者单纯是年老、退休之后没有朋友,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喝
酒,容易与家人恶言相向,甚至动手动脚。细究原因才知道,市民中心、疗养机构的社工几
乎都是女性,这些高龄爷爷们会觉得丢脸,“我堂堂一个大男人玩这种小游戏?”因此非常
抗拒参与活动。
对此,菅原直树自2018年开始每个月举办一次“坏爷爷计画”(ちょいワルじいさん、集ま
れ),让爷爷们穿西装打领带,笔挺的参加专属男性的聚会,主题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一起讨论想去哪里旅行、未来想做什么事,各种活动都由他们自己提案,在欢乐中改善
男性长者足不出户的问题。
此外,“老、痴、死”剧团触及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以每年百场工作坊、一场30人计算,就
有近3万人次参与。剧团也与英国艺术家斯莱特(David Slater)合作,将《夜路不怕黑》
游走剧,搬到英国街头上演;这次也来到台湾国家两厅院举办失智友善戏剧培力工作坊。
这些年间,艺术活动与社福长照的交流,在日本益加蓬勃。曾与菅原直树合作的武田知也,
也正执行“Crossplay东松山计画”,协助艺术家进驻在埼玉县的高龄日照中心“日照乐乐
”。他解释计画内容,白天爷爷奶奶们来接受照护、交朋友,晚上返家后,日照中心则成为
艺术家们创作的地点,“艺术家们有更多时间和长辈互动、了解他们的行为,知道他们过去
经历过什么事情,长辈本身就是最有底蕴的文化资产。”
https://i.imgur.com/rvxQNn4.jpg
埼玉县的高龄日照中心“日照乐乐”正进行“Crossplay东松山计画”,让艺术家进驻并与
长辈频繁互动。(图片提供/OiBokkeShi)
计画进行一年多,至少6位艺术家陆续进驻。编舞家白神桃子在今年1月,邀请日照乐乐的爷
爷奶奶们担任演员,将他们在日照中心的一天直接搬进剧场。“看到原本因为身体状况不佳
,总在日照中心睡觉的奶奶,在舞台上与导演握着手、轻轻舞动,让大家惊讶又动容,”武
田知也回忆。
虽然乐见疾病的污名逐渐被淡化,但另一方面,日本超高龄社会的挑战却愈来愈严峻。
根据厚生劳动省今年3月发表的最新照顾者研究,2022年针对各乡镇市区进行问卷调查,结
果发现,有77.3%受访者表示高龄的家庭照顾者需要更多医疗与照护支援。不仅“老老照护
”,菅原直树说,近年“认认照护”也是日本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失智症在日文里为“认
知症”(にんちしょう),认认照护即为两个失智症的患者彼此照顾。另外还有“倒转照护
”,由健康长辈照顾年轻型失智症的孩子;80岁的高龄父母照顾茧居在家的50代子女的“80
50”问题,也是日本眼前的重大危机。面对眼前重重难关,好好活着,仍是未竟之志。
下一步,台湾:工作坊反应热烈,从角色扮演习得“同理”
https://i.imgur.com/DJBh9pZ.jpeg
两厅院3天的工作坊,学员积极参与、讨论热烈。(摄影/蔡耀征;图片提供/国家两厅院
)
相较日本,台湾进程较慢,但也预计在2025年进入超高龄社会,每5人就有1人是65岁以上长
者,失智议题刻不容缓。台湾失智症协会调查,截至2022年12月,台湾失智人口已将近32万
,粗估65岁以上高龄者每13人有1位失智、80岁以上则每5位有1位失智。
此次工作坊承办人、国家两厅院公关专员张名君表示,台湾在讨论失智议题时,多半仍抱持
著悲观的心态。去年(2022)两厅院举办“青银共创分享会”时,透过介绍邀请了菅原直树
线上分享剧团活动,反应非常热烈,今年邀他来台举行实体工作坊,报名踊跃,30名录取学
员中有表演艺术工作者、失智据点工作者,不少人自身就有失智症亲属的照护经验。
https://youtu.be/N077X5tab3o
今年的工作坊里,有些学员听到菅原直树分享经验时,会回馈自己的实务工作遇到的问题,
国家两厅院艺术推广组组长王萱仪观察:
“但菅原直树跟武田知也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复沟通著‘同理’的概念。换个角度
想,问题很可能就不是问题,我觉得这是最珍贵的。”
例如,一名学员是来自台东的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工作者,他在工作时遇到失智长者来参加
活动,常常打乱上课节奏、干扰其他参与者,这让他非常为难。他将这件事情搬上舞台表演
,但不是扮演工作者,而是失智长者的角色。他一边接收旁人厌恶的神情、一边看着其他人
在自己面前争吵,下了戏仍因理解长辈而止不住泪水。
此次工作坊学员之一、高雄慈济静思堂失智服务据点护理师张素琴说,她在工作现场,仍遇
到许多民众对失智患者表现出厌恶,甚至会有排挤、霸凌的行为,“民众若有机会接触戏剧
体验,就能够了解原来失智是这么回事,”就能更友善的对待失智患者。
另一学员、2021年创办“八月表演工作室”的31岁导演邵韦杰,目前执导两部作品《亲爱的
陌生人》、《亲爱的陌生人2.0》,与失智相关的剧本皆来自他的人生故事──从小与奶奶
一起生活的他,在奶奶罹患失智症后成为主要照顾者。
邵韦杰发现,菅原直树的背景与自己十分相似,因此决定报名。他也观察到,台湾已有不少
失智据点尝试带入戏剧课程,但几乎都是照护工作者负责去进修戏剧。他认为政府可以思考
,如何协助戏剧专业者加入失智据点,让表演者与工作者交流且发挥专长。
“失智患者的记忆不牢靠,但当下的感受都是真的!”
https://i.imgur.com/ih2QkHx.jpeg
现年高龄97岁的冈田忠雄是“老、痴、死”剧团的看板演员,至今仍在舞台上活跃演出。(
图片提供/OiBokkeShi)
菅原直树对着台下的学员说。医学是科学,长照则是人生。在漫漫失智照护路上,或许能用
戏剧,让更多人得到活下去的希望。今年已经97岁的冈田忠雄,脑中风两次,在失智妻子过
世后,因为“想要继续演戏”的强大意志力,让他依然健康的在舞台上享受着。期待这样的
例子,也能鼓舞更多照护者。
★延伸阅读:〈超高龄社会启示录:在照护迷雾中,找到互相扶持的新家人〉
【番外篇】集结百位亲戚邻里,和94岁失智奶奶拍僵尸电影!
台湾也有失智症与戏剧结合的作品,近期跃上大银幕。2023年10月13日在院线上映的纪录片
《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是38岁导演徐紫柔,耗时5年、动员百位社区居民,和患有轻
微失智症的奶奶蔡钟景妹一起完成。片中以僵尸隐喻失智症,呈现不同程度失智症患者可能
出现的症状:忘记钥匙、找不到回家的路,最后可能连小时候的回忆都记不起来。希望观众
可以在欢笑之余,提高对失智症的警觉与关注。
徐紫柔接受《报导者》采访时表示,奶奶约莫10多年前确诊失智症,因为家人长期在旁关心
照顾,稳定维持在轻度症状。多年前徐紫柔替姪子拍了短短几秒的影片,结果家人们非常喜
欢,对演戏也毫不怕生且乐在其中。因此她成立Facebook粉专“决战家族”,不时放上小短
片,奶奶更多为“第一女主角”,其中《这不是客家粄条》现已超过67万点阅。
为了让奶奶快乐,也想让更多人了解失智症,她决定拍一部类似好莱坞小预算但内容“有点
ㄎㄧㄤ”的B级片:《记忆战队》。一系列三集的影片,先放在YouTube免费观看,导演更透
过募资与贷款,让关于《记忆战队》拍摄过程的纪录片──《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登
上电影院,希望触及更多观众。
纪录片类型的长片,对奶奶、徐紫柔来说都是第一次。台词必须客制化,且“一个口令一个
动作”,她亲自跟奶奶对戏,她讲一句、奶奶讲一句,“绝对没办法说,妳等等就说什么,
然后走到那里 再做什么动作,”一切都得快狠准,有时重复太多次,还会看到奶奶不耐烦
的小表情。
导演到社区歌友会里和长辈交朋友、找“演员”
https://i.imgur.com/RhdtmAj.jpeg
导演徐紫柔邀请当时高龄94岁的奶奶与社区民众,共同完成《记忆战队》电影,以及记录整
个过程的《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图片提供/《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剧组)
另一个亮点,是此片与社区有非常紧密的连结。除了原本就因关注失智症而认识的失智症协
会与由家庭照顾者组成的“特有种剧团”外,徐紫柔为了找到百位演员(大多数饰演僵尸)
,她亲自参与社区的“金嗓歌友会”与长辈们建立关系,唱歌、运动会、打躲避球样样来,
再说服居民们出演。此外,一般人面对镜头会紧张,为了呈现最自然的一面,几次之后她才
会架摄影机拍摄。拍片结束,如今她依然与社区居民维持好感情,社区长辈还不时问她,下
一部片何时开拍?她也定期参与活动,“我现在已经是歌友会里‘猛虎二队’的成员了!”
首映之后,徐紫柔收到很多回馈。有长辈告诉她,20年前家中父亲罹患失智症,但因为当时
对失智症了解不足、社会污名严重,父亲与自己都很辛苦,“如果当年有这部片就好了!”
而亲自出演的歌友会长辈们,原本只是欢乐相挺,看完首映也充满感动、直呼要包场支持,
且不断在社区宣传。
采访过程里,徐紫柔数度眼泛泪光,因为一路走来都非常不容易。尤其是申请补助的过程并
不顺利,因为不走纪录片常见的历史深度、没有强烈吸睛的剧情、也并非有特定受众的艺术
主题,她在数次写企划案、报告的过程中循环、失败、重头来过,最终拿到桃园市文化局影
视补助,才得以顺利开拍。
目前电影已上映两周、全台票房累积80万,徐紫柔说,若破百万将会举办“演员见面会”。
电影上映后,她全台跑透透,接了许多演讲与活动,她也期待,未来可以拓展到其他社区,
让更多人愿意尝试透过戏剧了解、接纳失智症。
https://youtu.be/2xUqxVfAid0
5.完整新闻连结:https://bit.ly/45SQc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