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台政商寄望赴中红利 专家警告:不切实际

楼主: createlight (創輝)   2023-09-30 09:10:50
1.媒体来源:大纪元
2.记者署名:张原彰
3.完整新闻标题:
台政商寄望赴中红利 专家警告:不切实际
4.完整新闻内文:
【记者张原彰/台北报导】9月中湖北武汉举行台湾周活动,台湾政治人物与商界代表赴
中与会,并与对岸签署近300亿人民币(约新台币1,322亿元)的投资意向书。学者说,如
今中国面临政治、大环境不佳等经营风险,前景不乐观,台商还寄望两岸政治红利可能带
来好处,“想法非常不切实际。”
综合媒体报导,湖北武汉台湾周在9月中举行,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与台湾商界代表等百
余人赴对岸与会。开幕式时,有60家台湾企业与湖北13个市州完成签约,金额达272.98亿
人民币,主要涉及半导体电子资讯、精密制造、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文创教育等领域。
政治不确定性 是台商赴中最大风险
“台商到中国投资的最大风险就是政治不确定性。”淡江大学产业经济学系教授蔡明芳向
《大纪元时报》提到,赴中投资前景并不乐观,风险还很多,在如今中国政经环境下,即
使跟武汉地方政府签约要对它们投资,中共中央未必会买单。
蔡明芳说,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日前访中时就谈到,中共给美国厂商
带来的最大困扰是政策的不可信任度,这是相当大的风险。
另外,他说,中共对外汇进行严格管制,厂商在中国投资还会面临资金无法汇回台湾的状
况,这不是厂商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想遇到的事情。
蔡明芳说,全球的主流厂商正在撤出中国,加上美国对中国祭出科技管制,红色供应链自
己也在出走,“很难想像还有厂商想到中国,情况不太合理。”
两岸经贸已非台湾主流外贸议题
由于适逢总统大选前,国内政治人物、商界此时与对岸谈投资合作,也让外界有疑虑。他
说,中共想以商业影响台湾政治,这种做法从未断过,最明显的就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
架构协议》(ECFA)。
蔡明芳说,两岸经贸已不是台湾主流外贸议题,因为中国经济对台湾乃至于全球的吸引力
大不如前。现在中国面临房地产崩盘、通货紧缩、物价紧缩,以及青年失业率高等问题,
各项经济数据都显示,中国市场状况真的不好。
他说,反而越南、泰国等国的经济正在走扬,对台湾的吸引力还比较大,中国现在还有的
地位是,他们的产品会送到越南、印度或泰国加工,但等到这些国家的供应链建立起来后
,中国在面临美国科技管制下,只会更没影响力。
蔡明芳说,现在的台湾大选,两岸经贸议题已不再有可操作空间,就像ECFA,如果过去中
国经济很强时,大家会担心如果没有两岸红利台湾怎么办?可是现在中国经济走衰,台湾
反而没有这些担忧了。
若还期待两岸红利 已跟不上时代
台北海洋科技大学通识中心副教授吴建忠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提到,每次中国有难
,比如外资在六四后撤离时,台商都是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特别是2005年,台湾特
定政党与共产党紧密合作后,两岸更建立起非常多投资默契。
吴建忠说,中国解封后经济复苏状况不如预期,台湾部分商界人士跃跃欲试,想重启过去
那种两岸经贸投资默契,中共也透过给予各种经济红利拉拢台商。
但这次外部环境已有所不同,他说,工总在今年8月发布的〈全国工业总会白皮书〉,罕
见提出希望政府辅导台商尽速返乡的建言,可解读为台湾商界对赴中投资的态度已经转向

他说,这次还到武汉签约、给中共送暖的台商,可能是在期待未来的两岸红利。但在全球
围堵中共的态势已非常明确的当今,还守着过时的两岸经贸观念,这种想法已明显跟不上
时代。
陆委会:投资能否实现仍未可知
关于武汉台湾周有台商与对岸签约,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詹志宏说,中共文宣上声称的
成功案例,很多人都知道是所谓的“投资意向书”,实际得视最终投资到位的情况而定,
“意向书有这样的数字,但能不能实现还不知道。”
但大方向而言,詹志宏说,台商到中国投资的数量正在大量减少,这不是我方任何人去鼓
动的,因为投资行为绝对是企业主依自身判断决定的。
他说,中共很积极邀请外资企业、台资企业重回中国投资,对于部分台商而言,他们也向
中共提出自身的期待(政策建言),但至今还没看到中共主管部门正面回应。
詹志宏说,现在中共招商引资的成效还没显现,我方也希望对岸改善他们的企业经营环境
,这才是正确方式。◇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421158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