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来探讨医师的总量管制是否有其必要性
至于其他职类我就不发表意见了
教育部成立医学院是要花钱的
例如近来的义大 还有将来的 中山 清大
国家都要投入预算支撑医学院
我记得15年前的数据
每个公立大学医学生 一年大约教育部花费各式各样的约140万才撑得起公立医学系
所以不总额管制=毫无章法的侵蚀高教预算
那为什么这几年又逐渐增加总额?因为卫福部因应老龄化人口
从源头增加医师来数目以免真的老人病人增加后瘫痪医疗体系
看起来很理想吧?
问题是 健保总额有增加吗?
今年协商连4%年增都没有
我们健保的增加连通膨都没有追上,何况是应付逐渐老化的人口?
所以如同乡民说的。医师怕竞争所以才反对总量?
这个论点对也是不对
基本上现在能当医生的。 大概都不会太笨
总量放宽后一定优先填满自费多的科别,再来才是轻松的科别,最没人去的就是那些又穷又累的科,但往往这些科才是老人社会需要的
如同进击的巨人一样 大家都知道选宪兵团啊,智障才选调查兵团啊
大家最后就会发现。开放医师总量就会跟护士一样
‘’根本没有人来当病房护师‘’
更惨的是。最后进入调查兵团的,都是理想性高的或者是资质平庸的
所以看看各学校的卷哥卷姐选什么不就知道了啊?
最后那些因为总量增加的都会在某些科别(其实看看没有BG的波波在那些科就知道了)
但是这些人不笨啊 如果收入少了知道怎么补回来啊。
之中有人发展特殊专长理财。炒房。炒股。社群。带货。跟党效忠等等
也有人滥开刀(药)啊。推销啊。乱收啊
如果这样的医生多了
倒楣的到底是民众还是医师?
对于本业有高度竞争力的医师其实是不怕竞争的
这也就是乡民常说得。都过劳了还不开放总量?
通常有高度竞争力的医师不是那你开放总量就可以取代的
如同最厉害的律师 分析师 业务员 汽车维修师傅 设计师有在担心总量吗?
相反的搞不好还希望多一点竞争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