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平权教育失败?校园歧视言论背后,“政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3-09-09 05:10:32
1.媒体来源:《报导者》
2.记者署名:
文字/陈德伦
摄影/陈晓威、黄世泽
核稿/方德琳
责任编辑/黄钰婷
3.完整新闻标题:平权教育失败?校园歧视言论背后,“政治正确”的未竟、焦虑与反挫
4.完整新闻内文:校园的歧视言论事件爆发后,亦在社群媒体上引起各方论战,有人认为这
只是玩笑无须严正以待,也有人主张仇恨言论不应该被保障,才不会让极端意见侵蚀社会。
(摄影、设计/陈晓威)
https://i.imgur.com/PQREaRU.jpg
今年(2023)上半年,接连有学生公开发表涉及特定性别和族群的歧视性言论,由于发生在
明星高中和顶尖大学,格外引发舆论关注。究竟这样的想法只是玩笑寻乐,还是真实潜伏在
年轻世代心中?它们是少数的极端意见,还是不满社会改革方向的“沉默多数”?
经历民主化和风起云涌的公民运动,台湾自诩为亚洲最性别友善的国家,近年亦走在转型正
义的路上,但最近这些异音成了一记尖锐的提醒:平权教育推动20年来,我们在社会沟通的
工程中遗漏了什么?《报导者》采访事件风波中的学生、第一线教师及专家学者,翻开公共
讨论的表与里──当玩笑遇上严肃议题、当歧见挑战进步价值,教育现场不同位置的他们,
有什么话想说?
“A罩杯以下女生国防必修2学分”、“舞会处男禁止报名,处女强制参加”、“原住民、侨
生、体育生入学名额减少” 今年5月,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学生会选举公报上,一组候
选人的政见引发轩然大波,内容涉及对女性、性少数和原住民群体的强烈歧视。相隔不到1
个月前,则有台中一中学生以“烯环钠”谐音“死番仔”,作为宣传园游会班级摊位的噱头
,更把饮料取名为“芒番了”、“出草的味道”等。
争议言论招来各方批评,原想“开个玩笑”的学生们发出道歉声明,校方也迅速表明立场以
平息怒火。台大在Facebook官方粉专强调:“任何违反人权价值和相关法律的歧视,无论出
于恶意或玩笑,皆不能被接受。我们支持言论自由的价值,但并不意味言论可以无限制地冒
犯、伤害社会的多元族群。言论自由不应涵括仇恨及歧视性言论,自由与平等应受同等重视
。”
令大众不解的是,先是台中一中、后是台大,这些已然接受平权教育洗礼,课业表现相对优
异、得到丰厚教育资源的学生,理应知道歧视的严重性,却以玩笑为名大放厥词。是怎样的
外在环境让他们说出这些话?言论背后又透露出什么价值观或心理焦虑?
新课纲更重视平权教育:整体环境走向友善,但学生内心难探知
https://i.imgur.com/L0ROOIU.jpg
108课纲上路后,中学校园多了许多实作与探究的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社会上的重要
议题和公共政策,有关性别平权的讨论也很蓬勃。(摄影/黄世泽)
在高二的班会课上,张晏豪把台大经济系学生的政见投影出来,在台北市立成功高中任教近
15年的他,认为这是实例教学的最好机会。
“怎么有人笨到真的写出来”、“太瞎了”、“私下讲就算了,还公开摆明是故意的”,有
些同学抱着好笑、好玩的心态来看待,张晏豪则坚持作为老师应划出底线,“当他们讲一些
可能有问题的话,我会比较严厉提醒他们,会有什么后果或法律问题,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就不太敢去开玩笑。”例如近年青少年间常见的性私密影像外流、网络讪笑或羞辱言论等,
都有机会构成性骚扰等性平事件,甚至触犯《刑法》的相关罪责。
一旦经过提醒,同学通常不会公然使用不当词语,但难保在其他场合、私下对话或网络发言
中不再出现。话虽如此,这些年来,张晏豪确实感受到校内整体的歧视或霸凌言论在减少。
过去曾有学生因为性别认同,想穿着女性内衣来上课,又担心在白色校服下太显眼,“10年
前,他不太敢这样做,也很害怕其他同学的眼光,一些人会讲他为什么要这样穿,觉得他很
奇怪”;但此时此刻,校内风气已开放许多,同学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打扮,大家普遍都
给予尊重,很少再有流言蜚语。
张晏豪有一门性别课程,固定请学生填写“恐同测验”,发现每年得出的恐同分数陆续降低
,“我那个课是在高一开的,可见他们在国小、国中的课程或是生活上,就已经有接触到这
些概念。”
2019年,12年国教新课纲正式上路。检视社会领域的课程时数和教学内容,张晏豪分析,在
整体授课时数减少的趋势下,平权教育内容并未减少,等于占比相对提升。此外,课纲中强
调要“议题适切融入”,更明订要做性别平等教育、人权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
育等,提出相关示例和课程条目结合的建议。
进到教学实务现场,平权教育散落各处,例如公民课在上社会规范、公平与正义、社会资源
分配、劳动市场、政治与统治等单元,都有可能谈到平权的概念,端看老师要以哪些社会事
件和议题举例,来和学生讨论。遇到较敏感的议题,比方原住民族的升学保障,假如校内有
原住民学生,更要注意避免“标签化”的效应。
张晏豪举例,他会从其他文化讲起,由远至近,让学生有对照的基础,“可能先讲在美国黑
人的议题,他们到现在还是有种族的争议,再提到族群上的文化差别,绕一圈再回来带大家
想,为什么有加分的制度。”
可学生即便知道道理由来,在个人经验上却未必接受。不少高中生把“女权过高”挂在嘴边
,张晏豪观察,但一旦进入实质的讨论,他们往往无法提出精密分析,只是生活上的遭遇令
他们感觉,男性在这社会已非优势,还常常被女性“踩在脚下”。
张晏豪有时发学习单想要跟大家讨论、蒐集真实想法,也不见得奏效,“他们知道老师想要
什么,很会念书的小孩也很会揣测上意嘛,可是他们心理上所想,情意的那一面,不是那么
容易可以到达。”给出问题的标准答案并不困难,但生命经验和理论的落差、欠缺和该群体
的互动,都会造成感性的不一致和断裂。这些认知不协调的缝隙,便可能是歧视性言论的栖
息之地。
https://i.imgur.com/l5lGQMk.jpg
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公民科教师张晏豪开设选修课程,邀请多元性别认同的校友返校分享,希
望让学生有实际接触和对话的机会。(摄影/黄世泽)
Why so serious?当“玩笑”成为集体默许的日常娱乐
在青少年时期,同侪的态度和周边“空气”,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刚从台大法律学研究所毕业的林承庆,是“台大原住民学生反歧视行动小组”(后称反歧视
小组)的成员。今年5月12日,有同学在台大学生会举办的“言论自由月”活动,贴出写着
“火冒4.05丈”的布条,并在申请理由标示“原住民特权是政府对平地人的暴政”。近30名
学生因而组织起反歧视小组,向校方提出设置歧视申诉管道、落实族群教育等诉求。
从今年的几起风波,林承庆观察到公然发表歧视言论者,经常都是高中读男校的学生,“他
们(经济系的人)也是我建中的学弟,的确在建中会觉得非常好笑吧。完全体现某一种菁英
高中偏差的特质,这在建中是‘正常现象’,只是大家一直不去纠正。”
玩笑是展现阳刚气质的通过仪式,很少人会跳出来当不识趣的“纠察队”。林承庆回想高中
时代,这些男生认为没有玩笑不能开,要是对方不开心,也可以回击。
“你不开这种玩笑,大家就觉得你不够男生。也许有人也不想听这种玩笑,但不会特别纠正
,一旦纠正,好像你自以为是,他骂的对象也不是自己。活在这样的压力,是真的会影响到
价值判断。”
高中老师未尝没发现单一性别环境的特殊性。在张晏豪任教的成功高中,老师们特别关注情
感教育,从辅导室、学务处、导师到健康护理课程,都在提醒学生如何和异性适当相处交流
。但张晏豪也不讳言,把开玩笑当成稀松平常的小事,可能已成为这个世代普遍的现象。
随着社群媒体、网络影音娱乐盛行,在虚拟世界能开玩笑,在现实世界没有道理不行。张晏
豪观察到:
“他们有时候会觉得好玩就好,闹一闹而已,并不觉得对其他人有影响。这一代的小孩子,
可能在自我觉知上很够,可是在和别人的互动,以及社会上的群体关系,没有那么完整的理
解。”
曾有学生在学校毕业考时放鞭炮,还把地板炸出洞来,挑战学校的秩序也是一种“好玩”。
张晏豪进一步解释,“而且有人一起的时候,道德感会慢慢稀释掉,大家都这样做,不是只
有我。相对来说,大家现在都很强调政治正确,那他就要挑战(说某些话、做某些事)为什
么不行。”
仔细一看,不难发现台大经济系的另一组候选人,也在政见中开了玩笑,不过不涉及性别和
族群歧视,也有网友在底下留言表示,相较于引起争议的政见,这是“合理、无伤大雅的幽
默”。事实上,在许多高中或大学的学生自治组织选举中,都可以发现类似的KUSO(恶搞)
文化,显然已是年轻世代表现自我的乐趣之一。
那些年的“母猪教”──网络起哄、阳刚焦虑与厌女文化
https://i.imgur.com/fy7DA3d.jpg
“女权自助餐”、“女权过高”等说法在社群平台上受到广大的支持,显示在平权教育和政
策的推动下,仍存在不少反弹和排斥的声音(图非当事人)。(摄影/陈晓威)
如果有些言论不只是玩笑,或者玩笑用来包装歧视和仇恨,那又反映什么样的社会集体意识

把时间倒回2015年,批踢踢实业坊(PTT)八卦版(Gossiping)“母猪教”的崛起,或许可
以给我们一些参考线索。被封为教主的网友obov的经典名句──“母猪母猪夜里哭哭”、“
干0粮母猪滚喇干”,开启母猪教的网络信仰与各方大战。
所谓母猪,在乡民的语境里,指称性关系混乱、有公主病或利用性别优势来牟取利益的女性
;但随着词语的使用和传播,定义渐趋模糊,凡不顺从男性心意的女性,皆可能成为母猪。
于是,“台女不意外”、“ㄈㄈ尺”、“女权自助餐”也成为乡民信手拈来的回应,至今未
退流行,这些文本不只是玩笑,还隐含更深层的意识形态。不少学者投入研究,试图厘清网
路空间和厌女情结的交互作用,高雄医学大学性别研究所助理教授余贞谊在2016至2019年陆
续出版论文,分析母猪教的构成与背后的性别意涵。
余贞谊接受《报导者》采访时解释,母猪教有几次标志性事件和活跃波段,每个时期进场的
人其实都不同,可说相当流动,彼此也可能怀抱相异的动机,有些人被触动生命经验,情绪
上义愤共感;有些人则是看戏喧闹,游戏性质居多。
当年PTT的女版(WomenTalk)曾被母猪教徒出征,涌入的灌水文几乎瘫痪运作,女版版主甚
至提出“隐版”申请。余贞谊分析这一波行动指出,“里面有很多情绪看起来是觉得好玩,
去闹一下,有一种集体欢腾的感觉。他们上去看到每几秒就一篇,会觉得很亢奋。是不是要
直接说这是厌女?我觉得还是有一点起哄的性质,它的目的比单纯的厌女来得更复杂。”
她也强调,网络媒介的特性,让情绪容易被加乘跟被看见,尤其当匿名性降低发言成本,行
动者更觉得有空间可以放大仇恨值。
“甚至是大家相互比较,谁喷出来的毒是最毒的,谁的言论更好笑。当愈仇恨的(言论)愈
被认为好笑时,变成一种极化的情绪。发文者觉得那是一个嘉年华,看谁比较厉害,谁喷的
东西更有伤害性。”
回到母猪教的源起和核心,余贞谊表示,这些男性其实也陷在结构的困境。他们可能依然渴
望亲密关系,想要证明自己有足够的阳刚气质能被肯定,“肥宅”跟“鲁蛇”的自称,就是
竞争焦虑的展现。因为没有爬到主流社会中阳刚气质的最顶端,在性别平权运动推动下,原
先占有的父权红利又开始被挑战,在这些性别价值观的新旧交界里,就认为自己成了最弱势

“相对剥夺感就出现了。他们觉得以前只要好好工作,回家老婆就会做好家事、带好小孩,
为什么现在付出努力,得不到那么多东西?他觉得一切需要出口,但造成他们困境的原因不
是女性,而是父权社会,他们的焦虑是找错战犯,”余贞谊说。
母猪教只是呈现社会焦虑的切片之一,端看“女权自助餐”一词在年轻人之间的流行程度,
可知过去弱势群体的赋权和复振,或是被认为“政治正确”的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
on,或称优惠性差别待遇、矫正歧视措施),确实引起某些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及不满。
“火冒4.05丈”的告白:平权政策下的相对剥夺,用布条开战政治正确
制作“火冒4.05丈”布条的当事人N(化名)表达对于各项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
)的不满,也认为当前政治正确的氛围不利于社会的思辨和深度讨论。(摄影/陈晓威)
https://i.imgur.com/24oY1H6.jpg
“我认为校园内愈来愈不能容忍异见跟讨论,大家讲究政治正确,要别人闭嘴,这是在号称
多元性的校园,显得很讽刺的一件事。”
在“火冒4.05丈”布条挂出的2个月后,当事人N(化名)接受《报导者》采访,“如果有原
住民同学觉得很受伤,单就他受伤、不舒服的部分,我愿意道歉。但我认为《宪法》跟法律
应该是色盲,不该针对种族做任何差别待遇,这是我的坚持,我不会道歉,也不会改变立场
。”
N是台大法律系即将升上大四的学生,之所以制作布条是想为朋友出一口气。事发前,校内
预计举办有关转型正义和原住民加分制度的论坛,N在学生会工作的朋友在个人页面转传贴
文,并写出“希望到时候宣传有1.35倍的触及率”,有学生会成员认为不妥,希望调整(注
)。这位同学询问N的看法,N则认为,不应干涉学生会成员在个人版面上的发言。
为朋友出气只是导火线,N郁积情绪已久,“我是重考生,重考生听到(加分)就很不满,
儒林蹲了那一年,没有那么舒服。法学院(政治正确的)风气是长期的原因,因为我是很自
由主义跟个人主义的人,我很厌恶身分政治跟种族主义,这点是目前一直被肯定的。”
对于原住民族升学保障制度,N有一套论述。有人主张加分是补偿历史不正义,但他认为过
去汉人和原住民之间发生的事,不应该由当代的人来承担。即便目前的原住民名额是外加的
,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还是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权益,N说,“两个管道录取率差非
常多,法律系录取分数差100多分吧。两个人考同样的分数,却因为种族有不同的对待,难
道不是侵害平等权吗?”
N坚持,不该将群体当作差别待遇的依据。他也提及,今年6月底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哈佛
大学等校的招生平权措施违宪,保守派首席大法官指出,学校将肤色而非个人能力当成入学
检验标准,“美国的《宪法》历史不容许做出这种选择”(注),未来全美的大学均不应在
招生时考量种族和族裔。对他来说,只要因种族有不同措施,就有“逆向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的问题。
在台大学生的网络社团里,N算是知名人物,争议事件从未少过。他曾被两度申诉,进到学
校的性别平等委员会,其中一次是在男生宿舍贴上“大安区流浪少女中途之家”的告示;看
不惯性平处理程序的他,后来还自己出马参选性平委员。
言行皆可谓奇葩,N坦承,做出这些举动确实带有反抗权威的意图,“这是每一代人进步的
力量啊,像B70那一代学长姐,他们在干国民党的时候,老师也认为他们是死小孩。”对他
而言,现在反抗政治正确或当权体制,是同样道理。
对于台大发布新闻稿声明,N批评提出“正确答案”的做法,并不符合台大宣称的自由校风
,“我们开始注重安全制度,每个人的玻璃心不能碎,不断强调自己是弱势,动不动就说你
伤害我的感情,这是在毒害我们的心灵。学校不能保护我们那么久啊,大家觉得我讲话很偏
激,但打开PTT、Dcard,(跟它们比起来)我也是小白兔一只。”
看见制度掩盖的人,加分标签戳刺的焦虑与伤痕
https://i.imgur.com/bh6ep0N.jpeg
面对公开的争议言论,部分台大学生串联要求校方建置歧视申诉管道,并落实族群平等教育
,倡议行动的标语仍放在校内系馆研讨室的一角。(摄影/陈晓威)
“他可能想要挑战制度吧,但是他选择挑战体制的方向,就是伤害某一些人,”阿美族学生
、反歧视小组成员林承庆说。
在“火冒4.05丈”的布条出现后,有人在台大的Facebook交流板上一一标注校内的原住民学
生,戏谑地问“你有没有加分?你有没有1.35啊?”林承庆指出,这样粗暴的族群揭露,确
实造成许多同学不适,更重要的是,1.35的标签过度简化升学保障的脉络和现况。
不少人认定加分制度是给原民族群的特权和福利,林承庆回应,政府最初推行时抱持着另一
种政治目的,原住民被视为较低劣、需要开化和教育的他者,文化同化能使政权稳固,“它
有一个殖民的脉络,过去加分就是他们(统治者)觉得原住民很笨,所以需要扶植,把类似
的制度从中国带过来,就像对于新疆人、蒙古人的做法,把原住民族当作少数民族来理解。
那个脉络很长,可是大家都只看到结果。”
加分造成的族群对立更是基于误解,林承庆指出,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制度运作方式,根据《
原住民学生升学保障及原住民公费留学办法》第3条规定,原住民升学的名额是外加的,并
没有影响到原先招生名额,也没剥夺平地人的权益。
一路看着大学部的学弟学妹们,林承庆常替他们不舍,明星大学的原住民族学生,若经由加
分入学,更希望摆脱污名,“我们一直在升学主义的功绩迷思里,复制竞争的逻辑,要证明
给别人看,我用加分进来,但我没有比较差。”
残酷的真相是,在升学竞争的环境里,没有人是局外人。林承庆也发现,特别在意加分与否
的,往往都是所谓热门科系的学生:
“他们活在很竞争的环境,觉得自己很努力。我不否定他们的努力,‘为什么你成绩不够还
可以进来’,会讲这种话,自己一定也很辛苦,我可以理解,只是把焦虑放在原住民身上,
是找错出口,错的是考试环境给他们的压力。”
即使加分制度带来争议和现实经验上的痛苦,但林承庆认为,作法不是直接抛弃它,而是更
多的讨论和修正。
在这些事件的暴风圈中,台大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台大原住民族学生资源中心主任Ciwang
Teyra,始终在学生左右,陪他们度过身心的风雨。身为太鲁阁族人,Ciwang积极投入原民
运动,她说这些歧视言论不只影响台大,随着社群网络的传散,整个原住民社会都被冲击到
,当时大家情绪都很紧绷。
社会上有许多人还未能理解,为什么原住民族要追求转型正义,过去发生的事不能就让它过
去吗?研究“微歧视”(microaggression)和历史创伤的Ciwang解释,殖民压迫所造成的
创伤常有“代间传递”的现象,没有被疗愈的伤害会一直复制下去,假如今日不作为,等于
让不义的情形继续发生。
升学保障不只是对历史的补偿,在推动原住民族自治也有必要性。
一种常见的质疑是,生活在都市的原住民,明明过著跟平地人没什么两样的生活,却可以“
享受”加分,并不公平。Ciwang回应,这是当代社会福利分配式典范造成的思考误区,仿佛
只有够穷、够惨、看起来很需要“帮助”的人才能适用制度,其他不符合刻板印象的都是“
假原住民”,但升学保障的核心宗旨并不是救济,而是正视过去文化歧视和剥夺造成的不平
等,让原民族群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
“当代台湾的教育制度,还没有原住民的主体性,现在是一个过渡时期,”Ciwang说,现阶
段原住民族还需要升学保障,才有机会培养更多元的人才,长出更多力量、发出更大的声音

https://i.imgur.com/V7P4wsl.jpeg
太鲁阁族人、台大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Ciwang Teyra自学生时期就投入原民运动,研究微歧
视和历史创伤的她,也希望陪伴学生们走过伤害、建立更强韧的自己。(摄影/陈晓威)
在Ciwang任教的系馆里,也有人提出类似“同性恋霸权”或“政治正确造成压迫”的质疑,
认为现在是“少数压迫多数”。Ciwang强调,回到现实社会的主流想法来看,LGBTQ或原住
民族的文化,从来都没有站在统治或是优越的位置过,“那么,压迫存在的事实基础在哪里
?”
台湾人走过戒严时代,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格外敏感,但Ciwang提醒,现在的台湾已是不同的
时空背景,不该走回头路,而该前进,言论要思考的应是平等,是“共存共荣”。
“一切的论述都不要忘记回到真实的生活。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一定有特权的经验,也会因
为某些生命经验面对到压迫,你希望自己或家人怎么被对待,就怎么去对待别人。”
异音的启示,平权仍在努力的路上
当性别和族群运动蓬勃发声,社会看似往前迈步,但“政治不正确”和歧视性言论的现身,
却直截了当地戳破活在乌托邦的美好泡泡。现实是,厌女、族群仇视的内容在许多场域仍能
获得青睐,或被认定只是玩笑失言。
(延伸阅读:〈美式火烤牛肉上桌!当单口喜剧、嘻哈音乐遇上道德争议,创作者们怎么想
?〉)
看着“女权”和“女性主义”在当代网络世界被误用,身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余贞谊说
,这些声音的存在也是一种重要的提醒:
“我们以为已经达成某一种运动目标,事实上根本没有,我们还是会在日常生活里碰到各式
各样的歧视。这些内容让我们思考,还有哪里的倡议做不够,我们在说服的同时,忽略到一
些也需要被考虑的力量。”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事情或许也不那么悲观,性别教育的确起了不可抹灭的作用。
Ciwang指出,“年轻一代的学生,对性别的敏感度是很高的。你说(性别教育)有没有效果
?绝对有效果,不然台大经济系事件不会这么快被看见,还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
相对地,族群教育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Ciwang说,原住民族人口只占全台湾的2.5%,不
能期待只由这群人来推广,那担子实在太沉重。于是,她常到各个机关或教育单位去分享原
住民族的议题,“我一直觉得族群主流化和‘全民原教’,要落实在整个台湾社会,就像性
别主流化的概念。很鼓励一线的老师们,在我们教的课程里面尽可能去谈,不要把原民议题
框在某些特定的课里面。”
她强调,教学内容要更多去连结学生的生命经验,才有机会让他们同感并深化,不再只是抽
象的理论主义,或是打高空的口号。
“这当然是个理想,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没办法瞬间从0分到10分。但如果这个人口群里面
,原本概念只有4到6分的人,会因为教育的关系,慢慢位移成5到7分、或是6到8分,那个循
序渐进的移动,都是成功。”
民主化以来台湾的社会运动确实推进公共政策上的改革和进步,但社会沟通是庞大而艰难的
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继续走。(摄影/陈晓威)
https://i.imgur.com/nnW8wPc.jpeg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https://pse.is/58h7g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