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不只熬夜 用眼过度也会伤肝 中医:常按“

楼主: b33 (酸痛好利利)   2023-09-07 18:59:24
媒体来源:
新头壳
记者署名:
曾郡秋
完整新闻标题:
不只熬夜 用眼过度也会伤肝 中医:常按“3穴道”保护肝
发布 2023.09.07 | 10:11
https://images.newtalk.tw/resize_action2/800/album/news/888/64f929a1b8762.jpg
“昌盛堂中医诊所”廖芝晨提醒,长时间用眼会消耗肝血,所以要注意休息眼睛,并且多
按摩眼周穴、太冲穴和三阴交穴来保护肝脏。 图:新头壳资料照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但它不会发出疼痛的讯号,所以常被忽略。中医师廖芝晨在
昌盛堂中医诊所的脸书粉专上说,肝脏的状况可以从身体的反应来判断,例如肝气不足时
,会感到“郁闷”、“不开心”;肝气过盛时,会表现为“暴躁”、“易怒”,也容易“
失眠”、“做梦”。她还提醒,长时间用眼会消耗肝血,所以要注意休息眼睛,并且多按
摩眼周穴、太冲穴和三阴交穴来保护肝脏。
廖芝晨在脸书粉专“昌盛堂中医诊所”发文表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被称为“沉默器官
”。人们在爆肝的生活模式里,不知不觉忽视了这位事业伙伴。在中医的观点里,常把肝
比喻成名为身体的这个国家里的将军,因为肝如同将军领兵,负责计画与筹谋。现代社会
中,比起农务劳作,大部分的人以精神劳作为主,因此养好肝,对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

廖芝晨解释,中医认为肝属“木”,就像树木一样,喜欢在空间中自由生长,不喜欢受到
压迫。如果生长受阻,就会产生郁气,影响气的运行。因此,她建议,如果身体出现以下
情况,就要注意肝脏的健康:
1) 肝气不足:人会“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喜欢“生闷气”。
2) 肝气太过:会比较“急躁”、“易怒”,也常引发“失眠”、“多梦”的症状。
3) 肝气上逆:则出现“头晕”、“头胀”、“头痛”。影响到消化时,也容易出现“腹
胀”、“腹痛”、“腹泻”、“便秘”、“恶心想吐”…等肠胃症状。
4) 肝血不足:会“眼睛酸涩”、“眼睛干”、“视力模糊”。也常因为肝血不够濡养筋
膜,患者出现“手脚屈伸不顺、觉得筋很紧”的感觉。
廖芝晨表示,另外,在妇女身上,也可能会看到“经前症候群”(头痛、乳胀、下腹胀、
情绪波动)、“经痛”、“月经周期不固定”…等症状。
廖芝晨也提出几项日常养肝习惯的建议:
1) 晚上11点前就寝:肝与胆互为表里,晚上11:00到凌晨3:00是这两个经络的循行时间。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确保良好的睡眠品质,可以让肝得到良好的休息。
2) 保持心情愉悦:因为肝是喜欢舒畅调达的器官,所以心情郁闷时,它也是首当其冲。
可以学习处理内在与外在的压力来源,并透过运动、冥想、培养兴趣…等方式,保持身心
平静。
3) 避免暴饮暴食:突然进食太多的食物,会加重气滞气郁,增加肝脏与肠胃的负担。因
此在养肝保健上也是重要的一环。
4) 让眼睛休息:黄帝内经说:“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过度使用眼睛是很消耗
肝血的。盯着电脑、手机、电视,或者长时间看书一段时间,都应该闭目休息一下,或者
眺望远方,放眼睛放松。
她也建议日常可按压穴道帮忙养肝:1) 眼周穴:它不是一个单一穴道,而是眼睛周围的
穴道统称。对于长期用眼的族群,可以沿着骨头用手指轻轻揉按眼睛四周。2) 太冲穴:
位在足背,在第一与第二蹠骨之间,靠近脚踝方向的凹窝处。只要沿第一与第二脚趾间,
往足背上推,到凹陷处推不上去的地方。(孕妇避免按压此穴位)3)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
侧面,踝关节上方3寸的地方。可以沿着内侧脚踝往上量约四个四指宽的地方,往骨头方
向按。(孕妇避免按压此穴位。)
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3-09-07/88746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