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孩子罹爱滋!暖医一句话化解妈妈迷思与

楼主: SaintSeven (我喜欢妳)   2023-08-24 16:44:06
ETtoday新闻云 > ETtoday健康云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567094
孩子罹爱滋!暖医一句话化解妈妈迷思与恐惧 
U=U新观念助走出歧视
“那时我相当害怕,HIV是什么?我的孩子怎么了?”Amy妈妈回想当时,得知自己孩子确诊爱滋时相当无助,还好有部立桃园医院感染科主任郑健禹温对她说“第一,这是一种慢性疾病;第二,他只是一个正常的人,恰巧身上带有一个疾病”温暖言语一瞬间就化解她与孩子间的矛盾,带来安心感,让她有勇气和孩子携手走在治疗HIV病毒的道路上。
为表扬致力投入于爱滋零歧视与去污名的第一线健康照护者,由国际爱滋病学会(IAS)发起、吉立亚医药(Gilead)支持的“我和我的健康照护者”提名活动,今年台湾共有五组组合获选,特于今日(23日)举办颁奖典礼,期望借由他们的经验鼓励更多人提供HIV感染者友善的医疗照护,让感染者能被一视同仁的对待。
国内爱滋疫情稳定控制,疾管署副署长曾淑慧致词表示,今年截至7月底HIV通报确诊569人,预期今年新确诊感染者可望低于千人,多亏于各界的努力,期盼医疗与社会环境更加友善,迈向“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视”爱滋防治3零愿景。
“因不了解而产生害怕,是人之常情。”台湾爱滋病学会常务理事王甯祺表示,然而爱滋病已经不像从前所以为的绝症,现在感染者只要一天一颗药物就能控制病毒量,若持续、稳定治疗至少六个月以上,病毒量低于200 copies/ml ,医学上甚至证明即便透过性行为也不会将病毒传染给他人。这就是测不到病毒就等于不具传染力(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U=U)的概念,据统计台湾目前95%服药感染者,已达病毒量测不到的状态。
Amy妈妈和郑健禹医师一同获奖,她说“在我过往的印象中爱滋病是一无药可医的绝症,当得知孩子为感染者时,我非常焦虑地认为孩子可能没多少时日可活。”她致词表示,透过医院照护团队的友善医疗,让她了解爱滋感染只是慢性疾病,用正常的方式和对待孩子就可以。
Amy妈妈说,自己身为病患家属,希望未来对感染者的医疗能更加友善,盼医师同理、接纳每个来到自己面前的求助者;家庭方面,希望透过陪伴的力量,达到真正自我接纳与认同,最后则是学习,要把过去观念解开,习惯性的思维、行为才会有所改变。
因为帮助外籍感染者而获奖的风城部屋陈伯昂主任表示,他所想像中的零歧视照顾环境的样子,应该是感染者跟一般人一样,不会被特别独立出来对待,或者是特别独立出一个门诊、独立出一个指定医院。应该要是可以很方便的接受治疗、很方便的接受筛检、很方便的去做任何事情。
郑健禹则分享院内经验,透过积极的跟其他科室的同仁宣导,让他们知道帮感染者开刀也不会有感染的风险,让感染者可以受到平等的对待。
同为获奖者的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医师顾文玮则提到,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世代的改变,比较年轻的朋友通常比较可以接受有关HIV的一些新证据,也可以很自在的讨论 HIV,但对于较年长的世代HIV仍是个禁忌议题。应该花心力去解决整个社会的结构性问题。
从今年的得奖故事中,可以看出爱滋议题上开始出现了更加多元的声音及需求,也可以观察到有越来越多的一线医护人员会用同理、倾听的方式提供服务;有鉴于此,国际爱滋病学会(IAS)于今年推出一本“零污名服务食谱cookbook”,作为有志提供零污名服务之健康照护者的指引。其中提到“聆听对方、感同身受、使用体贴和包容开放的语言”为服务的重点。
备注:
*你娘鸡*,原来所谓的新观念,就是把爱滋病是传染病与性病传染病这个事实,
改用慢性病一词代替,然后假装自己没病喔?
????
干*娘鸡*是在宫三洨?爱滋病就算替换了100个新名称也无法改变它是传染病的事实啊?
硬要把爱滋病这种终身无法治愈的传染病套入广义上慢性病的范畴,
是想拉其它慢性病病患们一起下水,害它们承受原本就不属于它们的骂名ㄇ?
http://i.imgur.com/kVuoDlO.jpg
干*娘勒!有病就乖乖看诊乖乖吃药去啦,替换杀洨名词,没有用啦!*破*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