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香港人口:移民潮下,香港统计数止跌回升

楼主: monnom (桂)   2023-08-23 17:26:36
1.媒体来源:
BBC中文网
2.记者署名:
李澄欣
3.完整新闻标题:
香港人口:移民潮下,香港统计数止跌回升是否真是“吉祥之兆”
4.完整新闻内文:
香港政府近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2023年中香港人口录得近750万,按年增加逾15万人。
这是过去三年移民潮及疫情以来,香港人口首次止跌回升,与外界对于香港人口萎缩的普
遍印象形成落差,引起各界争议是否“移民潮结束”甚至出现“回流潮”。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形容人口回升是“吉祥之兆”,反映香港已走出2019年“黑暴”的阴霾
,踏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指世界各地的人纷纷“用脚”对香港投下信心一票。
但有学者质疑港府官员说法“水分有点大”,指统计学上的人口回升并不完全反映实况,
而新增人口也无法抵销移民潮的冲击,香港正面临人口急速老化、劳动力大量流失的危机

15万新增人口从哪来
根据香港统计处资料,2023年中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49.8万,回复到接近2019年高峰水
平的750.7万人。
相较去年同期的734.6万,今年中香港人口上升2.1%,增加15.2万人。该数字来自统计期
间有17.4万“香港居民净移入”,再扣减人口自然净减少的2.2万人(即死亡多于出生)

上述17.4万“香港居民净移入”中,包括3.1万名持“单程证”移入的中国大陆居民,以
及14.3万名“其他香港居民”。“单程证”的正式名称是“前往港澳通行证”,发给有香
港亲属的中国大陆居民前往香港,申请人在申领证件时需注销原来的身份。
港府发言人解释,去年下半年防疫措施逐步放宽,不少在疫情期间留在外地的香港居民返
港,同时亦有一些中国内地及海外人士透过各项计划移入香港,导致今年上半年录得大量
居民净移入。
香港公共政策学者钟剑华向BBC中文表示,估计新增人口包括三类人,第一类是长居中国
大陆的香港居民,此前官方调查指这批港人有50万之多,约为全港人口的6%,过去三年他
们因疫情封关无法回港,今年通关后就回来处理私人事务。
第二类是外籍家庭佣工,过去两年因防疫措施而积压大批外佣无法入境,他们在去年下半
年后陆续赴港,成为香港新增的常住人口。
第三类是海外年老港人回流,他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移民潮期间移居加拿大等地,近
年踏入高龄,但当地华人安老院舍需排期多年才能入住,不少人因此选择回港定居,在香
港可以聘请外佣24小时贴身照顾。
“从新增的人口可见,大部分是50岁以上人口,反映回流的香港人主要是年纪大的人,并
不是年轻的新移民。所以陈国基说‘用脚投票’,水分有点大。”
“流动居民”制造的“假象”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15.2万新增人口中,“常住居民”仅增5万多,其余近10万的人口增
加属于“流动居民”。
按统计处沿用已久的定义,香港人口分为“常住居民”和“流动居民”。
“常住居民”是指在统计时之前或之后6个月内,在港逗留最少3个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
或在统计时身在香港的非永久性居民。“流动居民”则指在统计时之前或之后的6个月内
,在港逗留最少1个月但少于3个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统计时不一定要身在香港。
换言之,长居外地港人只要回港停留一个月,已被算进新增人口。
研究数据的香港学者梁启智在脸书发文分析指,香港开关后大批外地港人回港暂住,构成
流动人口增加,他认为这些人不是“移民回流”,而是“回港探亲”,因为根据入境处数
字,同期所有口岸有高达34.7万香港居民净移出,与统计处数字有落差。
“对于入境处来说,你本身居于外地,回来了一个月,之后又走了,你贡献的净移入或移
出是0;但对统计处来说,你就贡献了+1的人口增长。如果这些人足够多,就可以抵消现
实中的移民潮,形成人口增长的假象。”
现居英国的学者钟剑华也说,身边很多移英港人朋友今年五六月携子女回港探亲,期间赴
台湾、日本等地旅游,暑假结束就返回英国凖备子女开学。“这些人在统计上被定义为新
增人口,但返香港探亲一两个月是否代表回流香港呢?”
为何移民潮还没结束
2019年反修例运动及2020年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爆发大规模移民潮,过去三年经机场的香
港居民净离港数字高达53万人,这段期间中小学生净减少人数也增加逾10倍。而单以英国
自推出BNO计划至今,已有近17万港人申请。
在港经营移民顾问公司的胡康邦对BBC中文表示,2019至2020年的移民潮高峰期已过,但
今年平均每月仍接获450至500宗移民查询,当中30至40宗签单。
“其实数字上没有很大变化,只是移民类别不同了,因为澳洲、加拿大改变了政策,停收
投资移民,所以现在的客户大多是技术移民。”
他透露,年轻人主要用BNO和救生艇计划离开,“要走的都走了”,现在还在办移民的大
多是40岁或以上的中产专业人士,他们不急着走,但部署未来几年内离开,“有些人申请
去加拿大等三年还未批,就在香港继续赚钱,总之慢慢等到文件批出就走。”
在此趋势下,他预计移民潮在未来三至五年仍会持续。“我也很想由治及兴,讲好香港故
事。但现实是,香港的经济数据很差,有四五十万人净移出,我公司的移民签单量也没有
明显降低过,数字很平稳。”
今年初,香港恒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邓键一、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
系副教授袁玮熙的研究团队曾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香港仅三成市民不打算移民,44.2%表
示“打算移民,但未有计划”,14%“打算移民,计划两年内走”,11.1%“打算移民,计
划5年内走”。
人口老龄化加剧
年轻人移民,老年人回流,已加剧香港人口老化。
香港政策研究所“香港愿景计划”研究员林致茵在《明报》撰文分析,把最新的统计处数
字与2018年数字比较,可见香港几年间流失的绝大部分是20至39岁人口,大幅增加的则是
60岁或以上人口。
“一方面,年轻人口锐减已是不争事实,而这群人的离开,代表人力和资金的流失;另一
方面,新增人口来港后的计划,却是未知之数。一加一减,不是简单的‘打个和’。”
她指在人口结构而言,长者占总人口比例持续上升,就算未来移入香港的人数如预期,都
无法抵消高龄化的影响。香港整体劳动人口参与率,会由2021年的57.2%,下降至2046年
的51.6%。
另一方面,香港出生率再创历史新低,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家计会)最新调查发现,香
港夫妇平均子女数目由五年前的1.3人跌至0.9人。
家计会荣誉顾问、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叶兆辉在电台节目表示,港
府的人口推算过于乐观,香港已踏入“负自然增长情况”,即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数,按
目前趋势生育率一定会再下降,预计未来5至6年每名妇女生育人数进一步降至0.6人,情
况非常严峻。
他指出,未来维持人口数目需靠人口移入,政府也要思考如何“积谷防饥”,提早扩展安
老服务。“老人院不够,医疗服务也不足够,怎么办?迟早会爆煲(破裂)……65岁还是
退休年龄,又没有人交税了。”
流失的劳动力能否填补?
移民潮下,香港过去三年流失20万劳动人口,当中一半为中高端人才。
特首李家超去年在其首份施政报告中扬言要“抢人才”,目标是未来三年每年吸纳3.5万
人才,主打项目之一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去年12月28日推出至今港府
接获超过4.1万宗申请,批出超过3万宗,获批者近九成半来自中国大陆,有过万人已抵港

人力资源顾问、毅知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周绮萍对BBC中文表示,”高才通“批核门槛极
低,快至一两日就批出,比旅游签证和工作签证更简便,不少中国大陆人士借此通行证到
香港旅游、开会甚至产子,”我也看到有些内地求职者,会把自己有‘高才通’写在履历
上,看起来好像很加分。“
”高才通“申请人无需先有雇主聘用,只要在全球百强大学毕业、有至少三年工作经验就
符合资格,周绮萍认为人才质素成疑。”坦白讲,香港本地也有好几间百强大学,这些毕
业生出来工作三五年,随时连主管级都未做到,谈不上是高端人才,顶多叫做年轻人才。
所以高才通的人有多高端呢?
特区高官多次表示,高才通比预期反应热烈,充份证明香港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但这批
”高端人才“有多少转化为香港的劳动人口?政府并没有备存他们的受聘资料。
学者钟剑华指出,高才通不是针对雇主的需要,是一种行政上、长官意志构想出来的计划
,脱离就业市场现况。
人力资源顾问周绮萍也质疑当局重量不重质:”政府不断说反应很热烈,有几万人申请—
—你审批得那么宽松,数字当然很亮丽。但重点是,这些人有多少拿了通行证,真的来香
港找一份长期工作贡献劳动力?如果政府不掌握有关数据,或者掌握了数据但不公布,我
们都无从得知水分有多深。“
她强调,香港没有天然资源,是个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非常重要,目前零售服务业、医疗
、科技、工程等领域人才短缺非常严峻。
香港总商会今年4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74%受访企业反映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当中逾八
成表示情况已持续一年以上。
近日,有逾半世纪历史、一度是全港第二大面包工场的”香香面包“宣布结业,原因是疫
情结束前一年起都请不到人,周绮萍认为这是很大的警号。
”它不是没有生意而倒闭,而是因为长期请不到人而结业。如果连老字号都这样,新公司
、外面的企业更加不敢来香港投资,没有人力资源怎么营运?长此下去,香港经济会下滑
。“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6591468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