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能从土地榨取的利益
从来就没少过
可是为什么还是会改朝换代
因为有缺陷的制度
从来都是引导利益流向那些没有生产力的既得利益者身上
导致基层的利益生产者得不到基本的利益回馈最后无法翻身
导致生产力结构空洞化
最后形成民乱
举例 朱元璋 带了兄弟称了帝
自己小心眼要防范外人欺负他子孙
就把功臣杀光
还要把所有子孙都封王
结果他死了第一个造反就是朱棣
倒楣死的还是老百姓
后来封王的皇室成员越来越多
朝廷抽税都困难
就光是朱元璋杀功臣这件事
就会导致有能力的官员宁可不做事也不要冒险犯错的风气
嘉靖年间为了补国库亏空
还要在江南一带改稻为桑
由此可知 既得利益者
世袭了地位后 未必有能力深知民间疾苦
而产生了对利益来源过度乐观
或甚至根本忘本的行为
当时的浙江总督胡宗宪认为改稻为桑至少要花三年
但朝廷了急补亏空要一年就把丝绸生产出来
因为已经跟西洋商人有言在先要卖出去这么多丝绸
这就是既得利益者的对外承诺
是在用农奴的命跟国家的土地去履约
既得利益者根本对利益的来源已经麻木
已经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土地跟人民
生产利益的上限在哪里 困难在哪里
好像把税收当作理所当然很简单了
连农夫是看天吃饭看天收成都快忘记了
有赚到钱的前提是
国民的生产力很强
创造了庞大的经济利益
所以赚到了这些钱
可是这些钱的流向
会决定内需经济的发展方向
如果赚了钱的人都把买房置产当作储蓄
房价就会更高
变更地目的官员就会更爽
如果赚了钱的人都去吃鱼喝茶
那就是卖鱼送茶的人赚大钱
鱼茶不够还要用进口的补市场缺口
如果赚了钱的人都把存股带来的股利收入当作长久保障
那上市公司大股东就会发大财
如果赚了钱的人都专情找老婆打砲
那少子化就会改善
因为人口增加就能促进内需经济成长
如果赚钱的人都把钱当作投资捐给学校编列奖助学金
又或是赚钱的人要搞地下政府
进口枪械弹药搞地下秩序
都会有不同效应
端看钱。被花给那个产业
哪个产业就会得到信心
话说回来
就是没多少钱回流到有能力解决少子化的产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