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新药预算逐年下降跌破20亿 病友、专家吁健保评估纳社会成本
2023/07/28 09:00
自由时报
〔记者林惠琴/台北报导〕台湾健保闻名全球,吸引各国取经,但新药预算逐年下降,今
年更跌破20亿元,病友团体质疑新药可近性落后欧美5至10年,即使取得健保给付,也因
为条件严苛,仅3成患者用得到,政府一味侷限于控管药费的思维,小心恐得不偿失。以
癌友无法工作所冲击的生产力,粗估1年逾6千亿元,高于健保癌药支出,更别说后续衍生
的长照费用,呼吁健保给付新药的评估机制,不应只聚焦药价,也要综合考量节省的所有
社会成本,对国家长远发展更有益。
根据健保署统计,2021年新药预算26.12亿元、去年22.68亿元,今年则仅有19.6亿元。
申请至决议收载生效耗时
不只经费缩水,以癌症新药为例,从申请健保给付到决议收载生效,花费长达787天,且
药品给付适用范围往往比食药署核准的可用适应症少。举例来说,一款药品或许适用10种
病症,但健保可能只有核准给付7种病症,造成不少病人“看得到、用不到”。
适用范围限缩
在这种状况下,台湾癌症基金会曾研究发现,药厂送件药品申请健保给付时,提案的适用
范围一开始就不是食药署核准的所有适应症,而是会自行限缩到7成,最后实际获得健保
给付大约仅剩下3成。
“这个制度不符合人性!”台湾年轻病友协会副理事长刘桓睿表示,健保给付通常限于较
严重的病况,曾有经济能力有限的HER2阳性乳癌病友,为符合健保要求的一定淋巴结转移
条件,竟然说“先不要治疗、要让癌细胞再放一下”,但若能早期用药,其实可避免病况
恶化、抑制复发,在政府过度控制药费下,反而牺牲病人分秒必争的治疗机会。
“为什么明明有iPhone 14的选项,却还是只能用Nokia 3310?”刘桓睿也指出,有些健
保给付规定病人先用20年前的老药,无效再用新药,但像是癌症免疫疗法原理为激发免疫
系统对抗癌细胞,若要等化疗、标靶治疗都失败才能用,病人免疫系统早就被破坏光了,
免疫疗效会大打折扣。
医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桓睿提到,新药进入台湾市场且通过健保给付,落后欧美5到10年,因此即使医疗水准
高,医师却没有太多工具,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就像是优秀的特种部队,但拿
步枪打坦克,造成病人可能与一线生机擦身而过。
刘桓睿分享,曾有1名三阴性乳癌病友在台湾已尝试各种治疗,家人发现美国一款用药有
希望,与医师商量后,申请专案进口,但整个药费与行政流程要花500多万元,透过协会
募款,第一轮成功募集200多万元,但药品实际打到病人身上已经过了3、4个月,根本太
晚了,最后仍是撒手人寰。
刘桓睿认为,目前许多国家在比较传统治疗与创新治疗的CP值(性价比)时,会将疾病所
需看护或家人照顾成本,以及劳动力损失计算其中,我国却仍侷限考量医药品支出,忽略
社会付出的其他成本,对于提供病人受到最佳照护的目标就会比较遥远。若单纯比较药价
,当然新药昂贵,若将新药使病人维持正常生活机能、不必失去工作,家人也不用牺牲职
场投入照顾一并衡量,健保给付新药反而可能利大于弊。
癌友无法工作冲击生产力 1年6千亿
刘桓睿也以粗略估算数字说明影响,2021年20至64岁劳动人口有47万人罹癌正在接受治疗
,从协会过去调查显示8成癌友失业,再搭配劳动部曾公布每名劳工平均每月生产力约14
万元粗估,1年冲击产值超过6千亿元,较健保花费在癌症治疗约2千多亿元的影响更高。
刘桓睿指出,青壮年是社会劳动及各项保费支撑主力,健保要提供更好的保障,若30、40
岁罹癌能够控制病况,可再贡献社会20、30年,呼吁政府担起照顾人民的角色,理解财务
资源有限,但不能说“你难、我难、大家难”就不用解决了。
长期参与健保药品审议的和信治癌中心医院药剂科主任陈昭姿说明,专家审议新药时,必
须评估相对疗效与安全性、药物经济学、整体财务冲击等3大面向,通常不会1次就通过,
一般新药约需2次、癌药3次,加上专家都有其他正职,每月只能开会1次,且每次排定20
案就很紧绷了,万一又有药品价格、疗效分析、使用范围调整等情境改变,医疗科技评估
(HTA)还得重新来过,作业时间就会拉长,实际观察发现,每项新药重新排队到排上议
程平均120天,后续健保署与药厂之间的药品给付协议复杂度也高、十分耗时。
为了加速新药纳保,健保已将暂时性支付方式制度化,但对于明年可能开放药厂向食药署
申请药证时,可同步申请健保给付的“平行审查机制”,陈昭姿提到,健保给付游戏规则
早已扣上“不超过适应症”的大帽子,因此若药品未先取得药证、没有仿单可参考,一切
充满不确定性,审查作业恐受影响。
陈昭姿进一步解释,食药署专家审核药证的适应症属于“科学”,主要考量安全与疗效,
不用管钱,但评估健保给付的专家则属“社会学”层面,要比较取得药证的药品、核价状
况,若是“科学”的东西没有搞定,如何进入“社会学”?
陈昭姿也指出,外界曾建议健保署聘2组专家分头审议加快步调,但不同的人就不可能是
一模一样的标准,可能出现送审其中一组较宽松却都共用健保资源,一定会出现争议。
别把新药都当败家子
陈昭姿认为,要提高病友新药可近性,可先检讨已使用十几年的HTA评估机制,重新解读
财务冲击,不能把新药都当成“败家子”,必须将新药带来的提升病友生活品质、生产力
一并考量,有些病况及早用药可避免转移,若用老药疗效较差,衍生的长照支出也是国家
的钱。
“小病照顾得很好,但大病有破口!”陈昭姿不讳言这是台湾现在的困境,感冒等轻症1
年花费健保200、300亿元,可涵盖罕病、癌症不少用药,若国人思维可改变、政府愿意调
整作法,就可减少民众发生重大伤病要自行设法解决的医疗负担,更有实质保障。
健保署医审及药材组组长黄育文表示,每年新药预算是健保总额协商结果,用于5年内收
载新药,举例而言,今年若收载一款新药A,连续5年的新药预算都须涵盖A每年的花费,5
年后则回归一般健保医疗费用,强调健保资源有限,但会持续沟通为病患争取更多权益。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77262
总统候选人应该对健保也提出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