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自由时报
2.记者署名:
陈钰馥/台北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国史馆馆长:李登辉推动民主化过程 很多是台独基础工程
4.完整新闻内文:
全美台湾人权协会邀请国史馆馆长陈仪深,今日以视讯方式演讲“台美人与台湾民主化:
兼论台湾民主化过程中的美国因素”。陈仪深强调,国史馆下周将举办李登辉百年诞辰纪
念会,前总统李登辉推动民主化过程,事后来看,很多都是台独的基础工程。
国史馆将于7月29日、30日举办“民主与民主之外─李登辉百年诞辰纪念新书发表暨学术
讨论会,将邀请李登辉基金会董事长李安妮、中研院台史所所长许雪姬、台大历史系教授
陈翠莲、东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河崎真澄等人,参与新书座谈会。并邀请松田康博就
“李登辉总统与他的时代”发表主题演讲。
陈仪深表示,国史馆将于李登辉百岁冥诞举办纪念会及新书发表,里面有过去僚属的口述
历史和李登辉总统相关档案的数位化。在李登辉推动民主化的过程,事后来看,所做的很
多事都是台独基础工程,但李是国民党主席和中华民国的总统,根据判断,很多事情李登
辉其实不愿意讲白。
陈仪深指出,美国参、众两院当年多数决议要邀请李登辉访美,以康乃尔大学校友身分回
母校演讲,克林顿政府当时是不得己才同意,不然一个现任总统要去,这以《台湾关系法
》来讲,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陈仪深提及,一个现任总统能到美国,这是非常特殊的,而且美国对台湾的关系也一直在
转变的过程,至于美国是否支持台独,这要分阶段及不同角度来讲。
他举例,自己曾撰写“从彭案的救援看美国对台独选项的态度”一文,蒋介石在1964年日
记抱怨美国“其谋求台湾独立以消灭我政府之行动无时或己”。但从1964年或1970年代美
国外交档案实在看不出美国政府有支持或同情台独的立场,当年对于彭明敏的救援是来自
民间,是基于人权价值,并不是支持台独才给彭明敏支援的。
陈仪深汇整,战后台湾人运动重心是在日本,后来从日本转向美国,美国方面最早的台独
组织是1956年1月由卢主义等人于费城成立的“3F”,不久因与廖文毅联繁、向联合国陈
情,而受到FBI的关切、调查,乃于1958年把组织改名为台独联盟(简称UFI)。
据研究,1961年2月28日UFI终于公开活动,并于同年8月到纽约联合国大会前,向来美访
问的行政院院长陈诚示威。1964年9月国内发生彭明敏师生被捕事件,1965年“台湾自救
宣言”稿本流至日本、美国。同年又发生廖文毅回台投降事件,海外台湾人运动团体意识
到大家必须团结,于1965年10月召开为期两天、不公开的“留美台湾同胞结盟大会”。
1966年7月,以陈以德为代表的UFI舆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周烒明为代表的“台湾问题
研究会”合并起来,在费城成立“全美台湾独立联盟”(简称UFAI)。之后,蔡同荣被选
为UFAI主席,而《台湾青年》月刊成为日本台湾青年独立联盟、加拿大台湾人权委员会、
欧洲台湾独立联盟、全美台湾独立联盟等四个团体的共同机关刊物。
陈仪深指出,1971年《台湾青年》刊登一篇非常重要文章,显示1971年的台独运动和1991
的台湾前途决议文的观点是有相通的。
另,陈仪深谈及,蒋经国在1972年当上行政院长,蒋介石到1975年过世,美国到1978年才
与中共建交,这段期间有很多台独案件及救援行动发生。对国民党政府来说,在美国的同
乡会和“世台会”是搞台独,不被允许,后来也把美丽岛杂志社等人视为台独叛乱。
关于美国方面,1980年代康宁祥、张德铭、黄煌雄和监委尤清“党外四人行”访美,美国
国务院曾主动打电话表示要赞助经费。在美丽岛事件发生后,1980年1月美国各大学法学
院教师54人联名致蒋经国总统函中,提到了《台湾关系法》对台湾人权的关切。
陈在结论强调,台湾曾被日本统治半个世纪,战后因韩战爆发使台湾被编入美日对抗共产
的冷战前沿,美国第七舰队藉著“台湾地位未定论”进出台湾海峡。1950年代、1960年代
,美国在乎中华民国的反共承诺,甚于在乎台湾人的自由人权。后来中美关系正常化,所
谓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莫不对台湾造成巨大冲击,好在美国于1979年通过《
台湾关系法》作为双方关系的基石,直到今日。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372772
6.备注:
李前总统是台湾的民主灯塔,
对台湾民主历程和台独意识功不可没,
即便离世,仍指引台湾明灯,
曾打造台日友好桥梁,
百年传奇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