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 a leg (断条腿吧)是英文词组用来祝福他人获得好运、祝演出成功的说法,但是这句话如果送给想要做“增高手术”的男性时,可能真的不只是断一条腿这么简单。
根据BBC报导,断骨增高手术(limb-lengthening)的咨询数量日益增加,许多男性为了增高5到10公分,即使要“打断腿”也要忍痛接受这项手术,每年少至几百人、多至上千人,甚至越来越多。
身高,对一个人或者说是男性,有多重要?身高歧视(Heightism)似乎也成了日益严重,甚至是无所不在的问题。
根据2023年世界人口综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调查数据,欧洲国家的男性身高平均落在180公分,其中又以荷兰、蒙特内哥罗堪称巨人国,平均身高可以达到183公分。
当平均身高最矮的印尼人和荷兰人站在一起时,20公分的身高差,即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而东南亚国家的平均身高,远远低于他国的原因,除了先天的基因之外,也和后天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有关。
根据BBC报导,身高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几乎无法改变。但是身高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可能是求职、性吸引力,甚至是他人对你的评价。
成语中,会使用秾纤合度一词形容身材适宜、胖瘦恰到好处。但对于“身高”的形容,不仅不存在“合适”二字,就连那些高于平均身高的“一般人”,也很难相信他们可能都曾遇过身高歧视。尽管“身体羞辱”是不可接受的行为,但社会却默许对矮子的特例,好像矮子就应该被拿来嘲笑。
南加州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心理学副教授大卫弗雷德里克(David Frederick)2006年的研究调查发现,高个子对自身的身高满意度,明显高于矮个子男性,此外,不管高矮与否,超过62%的男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可以长得更高,说明身高对于男性的重要性。
对男性而言,身高可以是地位、声望、支配力、吸引力和男子气概的重要象征。
长不好看可以微整、秃头可以植发、没钱可以再赚,但是身高就像被放到砧板的鱼,是血淋淋、赤裸裸的痛。
2018年,脱口秀演员贾布克杨怀特(Jaboukie Young-White)在推特上表示,已经厌倦了人们将“矮”视为一个负面用语,列举多名矮个子巨星,并高呼矮子们其实都是矮子王(Short King)。
2022年,受到美国颁奖季的影响,女高男矮的好莱坞情侣档包括乔强纳斯(Joseph Jonas)和苏菲特纳(Sophie Turner)、汤姆霍兰(Tom Holland)与千黛亚(Zendaya)等组合,让矮子王一词在TikTok上爆红,相关hashtag与影片更是累积超过5亿次的点阅。
然而,身高歧视并没有这么容易就消除。如果没有才华、金钱,甚至是帅气的外表,现实生活中多数的矮子王,仍是过著被当作笑柄的日子。
早从2004年开始,许多研究便已证明身高与薪水成强烈正相关,发表于该年度的政治经济学刊的一项研究,便提出“身高溢酬”(Height premium)一词,并发现每增加一英吋(2.54公分)工资就会增加1.8%;根据调查,研究人员还发现,男性成年后的工资与他们16岁时的身高有关——16岁时身高每增加一英寸,男性成年后的工资就会增加2.6%。
心理学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嫁给他:选择“够好”的那个他》(Marry Him: The Case for Settling for Mr. Good Enough,中文暂译)一书中写道:如果要和身高182公分的男性,达到同等的吸引力,身高162.5公分的男性,需要多赚22.9万美元;167.6公分的男性,需要多赚18.3万美元;170.1公分的男性,则需要3.2万美元。
2005年,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针对《财富》杂志榜单上500大企业的CEO,进行了身高调查,发现榜上58%的CEO身高超过183公分,尽管只有14%的美国男性达到此高度。而,美国历年45位总统的平均身高则为180公分,同样超过美国男性的平均身高。
“身高越高有时与支配地位有关,但这也表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财富。”心理学副教授大卫弗雷德里克
身高除了影响收入、领导能力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成了许多人择偶的标准。根据去年发表的《跨文化研究:身高与约会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男性更偏好比自己矮的女性;女性则更喜欢比自己高的男性。
去年,一名TikTok用户分享了一段影片,她在门框上标示6英尺(182公分)的高度,以核实她在网络认识的男人的身高。然而,此举也引法许多网友的不满,认为这是身高歧视,甚至有男性将体重机放在门口作为反击。
尽管美国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76.9公分,但在交友软件的择偶标准中,许多女性的约会对象至少要有182公分高。2005年的研究中,数据证明在交友软件中自称身高190公分的男性,相较于170公分的男性,收到的讯息会多出六成。
因此,不管是现实还在网络上的自我介绍,多数男性在描述身高时会选择夸大或增加几公分,就像女性会少报自己的体重公斤数一样。
洛杉矶的临床心理学家娜塔莉亚扎哈诺娃(Natalia Zhikhareva)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文化因素,尤其是主流媒体不断强调矮小女生与强大男性的印象。
“我们生活在一个仍然重视身高、高个子被认为更有魅力的社会中,不管在社群媒体、电视、电影,甚至是童话故事。你可以想像,如果白马王子下马,却只有165公分高吗?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了,高大的男子才是有魅力,才是吸引人的。”
尤以新冠疫情以来,为了加强真实与互动感,在网络交友与约会软件上填写详细的基本资料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却也在无形之中让约会中的偏好与选择,成为偏见与歧视的开端。
新冠疫情迎来的另一个高峰,是民众对于“增高手术”的需求。许多人发现,COVID-19虽然夺走出门旅游与玩乐的自由,但也变相省下更多的金钱,以及不用出门示人的个人时间。因此,美国许多医美诊所都表示,疫情期间的咨询人数反而不减反增。
最早在美国佛罗里达开创“断腿增高手术”的德罗尔帕莱(Dror Paley)医生表示:“2013年,每月仅有一个增高手术的咨询,到了2017年已增加至每月40个,而现在则是每月200个。光是今年,就至少有100个手术,其中84%的患者是男性。”
增高手术至少需花费7.5万美元,价格还不包含从腿内去除钉子的费用。医生会在患者的腿骨上钻洞,再将腿骨断开、装上一支金属棒,接下来的三到四个月内,通过外部的遥控,金属棒每天最多可以延长1毫米,新骨头也会随之生长。而长达数月的休养与复健的时间,才是增高手术最痛苦的地方。
虽然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机率相对低,但德罗尔帕莱医生仍表示:“增高手术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关节脱臼,甚至可能发生体内的钉子进入肺部,导致的致命性并发症。但其实这项手术最危险的地方在于,目前有需多经验不足、设备不完备,甚至对并发症认知不足的医生,宣称自己是专家。”
如果真的产生并发症,不只长高不成还有可能会变成残疾。不管是谁都需要非常严肃地看待增高手术。
而几乎所有接受增高手术的患者,都拒绝透露自己的身分。许多患者只会告知让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但有些人甚至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去年,一名厌倦了一切对于自己身高的侮辱和讪笑,同样不愿透露姓名的26岁男子,在术后身高从170公分长至178公分。当被询问是否会推荐其他人做增高手术,他仍是持保留谨慎的态度。
因为这意味身高矮的男性需要被改变。 相反的,他认为“要长高”的社会压力才是问题所在。
https://dq.yam.com/post/1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