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英国《卫报》解析中国备战:为防食品、

楼主: spirit119 (精神分裂)   2023-05-30 13:26:31
1.媒体来源:风传媒
2.记者署名:蔡娪嫣
3.完整新闻标题:
英国《卫报》解析中国备战:为防食品、能源遭禁运,习近平下令确保供应稳定
4.完整新闻内文:
去年10月13日,抗议清零封锁的活动人士彭立发,在北京四通桥挂上鲜红的反政府标语“
不要核酸要吃饭 不要封锁要自由 不要谎言要尊严”。3天后,习近平在中共第二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指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这两人
尽管立场相反,但都一致指出中国的弱点在于担心缺粮。
《卫报》(The Guardian)本月推出“中国的战争基金”(China’s war chest)系列报
导,29日以〈北京欲弥补易受食品和能源禁运影响的弱点〉为题刊出分析文章,指出中国
未来若与台湾发生冲突,它的最大弱点将是对食品和能源进口的依赖,中国政府已经认识
到这一点,“如果中国经济要经受住与台湾的军事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制裁,就需
要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
民以食为天,自清朝以来,如何养活全中国人口,是每一位领导人都面临的难题。该国拥
有占世界1/5的人口,但耕地面积只占全球7%,而且随着都市化发展,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农民数量也逐渐减少。结果,当代中国社会依赖进口粮食来填饱14亿人的肚子。
对中国领导人来说,确保战时状态的粮食供应稳定至关重要。习近平在去年10月的报告中
,将粮食列为国家安全的其中一项,表示应“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
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
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北京设法粮食自主 疑鼓吹“退林还耕”
北京正在努力减少对战略对手的依赖。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2年至2023 年中国对美
国玉米的订单同比下降70%,订单缺口得改从更亲中的国家弥补,例如巴西。中国去年为
了加快从巴西进口玉米,而同意免除病虫害检查;今年1月,巴西已向中国交付了第一批
进口玉米。
对当局来说,提高国内粮食生产力是更难的挑战。根据中国2021年公布“第三次全国国土
调查”,该国当前耕地面积约为19.18亿亩,表面上守住了当局长年设置的“18亿亩耕地
红线”,但由于中国不少农地有耕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在中国种植某些农作物
的效益更低,成本达美国两倍,但产量还较少。
而且当局长期推广“退耕还林”,过去10年间耕地变成林地多达1.12亿亩。但今年传出,
一些地方政府似乎为响应粮食安全运动,而启动“退林还耕”。据美国之音(VOA)报导
,4月中旬以来,不少中国网友在微博和推特分享中国林地被改为耕地的照片,其中包括
河南省将整片树林、水塘湿地重整为农地。
5月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旗下的新闻网站《中国网》证实“复耕”现象确实存在,
成都“环城生态区绿道”高达10.1万亩面积突改为耕地,“是依照当局的政策要求,启动
复耕。”
为了尽快确保14亿人的粮食供应稳定,中国可能会考虑广泛种植基因改造作物。《卫报》
指出,预计北京将在不久将来首次批准种植基改玉米。中国政府实际上把基改种子视为关
键的“农业芯片”,也鼓励基改技术研发,但受制于部分民众对基改食品的忧虑,至今该
国并没有盛行以基改种子种植主要粮食作物。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国际政治经济研究员刘宗媛(Zongyuan Zoe Liu)分析道
,中国实际上尚未有针对基改作物的有效立法,但为了要提高粮食自给率,政府正在考虑
批准基改作物种植的必要性。上周有关基改食品的科普文章出现在中国网络上,《农民日
报》头版刊登文章称,长期吃基改作物不会影响后代。
中国最关键能源为煤炭
《卫报》指出,乌克兰战争的经验表明,一旦开战,入侵国的能源贸易极有可能受到制裁
打击,但与拥有丰富天然气储量的俄罗斯不同,中国的大部分能源都依赖于其他国家进口
。尽管习近平已承诺从2026年开始逐步减少消费煤炭,但如果中国侵略台湾,届时煤炭仍
可能是中国能否克服战时能源封锁的关键资源。
中国80%以上能源来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煤炭占最大宗。该国大部分所需煤炭都
在国内生产,尽管中国已承诺减少碳排、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
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今年前三个月,该国地方政府批准的新煤电厂数量已超过2021年全年
总和。
石油和天然气则是中国经济的驱动力,中国大约3/4的原油来自进口,且主要从俄罗斯和
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这些国家不太可能遵守西方对北京的制裁,但大部分原油都是通过
海运,油轮难保遭到拦截。天然气也面临类似的风险,中国约40%天然气是进口的,近年
大幅增加国内生产和陆路管道进口。
不过建设天然气管道以满足中国需求,将是巨大的基础设施挑战,这还取决于出口国俄罗
斯。习近平3月出访莫斯科时,与普京(Vladimir Putin)签署多项协议,但未能达成建
设新天然气管道的进展。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98725?mode=whole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