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新闻云
4个月总财损21亿创同期新高“台湾与诈共存” 打诈四法立院速三读
2023年05月21日 15:27
https://i.imgur.com/atBm46L.gif
▲从刑事局提供今年1-4月诈骗统计案件数和财损金额,累积达21亿,其中投资诈骗的财损
最高,有11.4亿。(图/陈诗璧制表)
记者潘姿吟、刘昌松、陈诗璧/整理报导
“台湾诈骗调查报告书”专题以6大诈骗手法为线索,深度探索诈骗黑幕,脉络化分析犯罪
行为对国人所带来的深远影响。透过采访被害者、金融机构、警界、法界以及社群媒体,我
们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诈骗问题的根源,凝视现今网络诈骗犯罪的结构问题。然而,根据刑
事局在5月15日所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诈骗案件数量和财务损失金额依然高居不下。今年1
月至4月的财损攀升至21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14亿元和2022年的19亿元,数字竟再登高峰
:其中,“投资诈骗”在短短4个月内累计损失达11.4亿元,占总财损的5成,显见是一个持
续威胁著国人日常的严峻问题,打诈国家队仍苦苦追缉。这场打诈之战的艰困与深远,值得
我们的深思。
今年5月4日,行政院发布了名为“打诈纲领1.5版”的重要政策,旨在以堵诈、惩诈、识诈
以及阻诈四面向执行行动,并表达了修正五法的决心。在此之后的5月16至19日,立法院连
续三读通过了《刑法》、《个人资料保护法》、《洗钱防制法》,以及《人口贩运防制法》
的部分修法。这些政策措施被视为打击诈骗犯罪的重要步骤,预期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健全的
法律体系。
动员采访团队32人 长达半年调查与追踪
在过去的半年中,《东森新媒体ETtoday》整个团队的32名同仁,经历了3个月的企划,以及
长达半年的调查与循线追踪,从4月10日开始,展开了一连42天的连续报导,连续推出超过5
0则新闻,全面剖析了诈骗问题的结构性,呈现诈骗活动的猖獗程度和对社会的严重冲击。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民众对诈骗问题的认知和经验,《ETtoday民调云》推出了一项重要调查
,透过发放“台湾成为诈骗之岛,您对诈骗知多少大调查”问卷调查,获得了众多民众的回
馈。
https://i.imgur.com/6UsW50x.jpg
▲民调结果显示,曾被诈骗过的人,遇到诈骗有近4成3“自认理亏”。(图/取自ETtoday
民调云结果)
祭出民调系统 近4.3成台人自认理亏
惊人的结果揭示出,有近9成民众在过去曾收到诈骗讯息。更令人担忧的是,被诈骗损失金
额的统计数字,有近4成2民众的财损金额落在1千到5万元之间,这不仅对个人经济造成了严
重的打击,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调查还凸显了民众对待诈骗事件
的心态,将近4成3的受访者被诈骗后的态度是“自认理亏”。《ETtoday民调云》的调查结
果,将诈骗问题的规模和严重性摊开在了公众面前。
诈骗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件的堆叠,更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犯罪产业的象征。当6大诈骗手法“
一页式诈骗”、“盗个资诈骗”、“包裹诈骗”、“求职诈骗”、“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电信诈骗”报导,依序接力上线时,内政部长林右昌率先行动,展开一连串的拜会,与社
群平台、警政署以及165防诈咨询专线等相关单位对话,试图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对此,
企业也回应迅速,Meta(脸书)承诺在24小时内下架任何有疑虑的“名人被盗照盗开网站广
告”、Google承诺会尽快下架。接着,数位发展部、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金融监
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法务部以及国家发展委员会等相继行动,针对诈骗问题展开调查
和防范措施。警政署也派遣更多人力到165防诈咨询专线,以加强诈骗事件的处理能力。
https://i.imgur.com/egxYfzu.jpg
▲截至5月20日前,打诈五法修正案,立院三读通过的有四件,仅剩投顾法,还没三读通过
。(图/记者陈诗璧制)
6大诈骗手法报导接力上线 对应政策接连推出
在整个打击诈骗的努力中,5月3日,高等检察署成立了查缉诈欺及资通犯罪督导中心,旨在
加强对诈骗犯罪的追查和监督。随后的5月4日,行政院召开记者会,详细说明了“打诈纲领
1.5版”,并宣布了修正五法的决心。立法院也在这一波努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月16日
,三读通过《个人资料保护法》和《刑法》的修正案,紧接着在5月19日,再通过了《洗钱
防制法》和《人口贩运防制法》相关条文的修正案。
https://i.imgur.com/QO99dCd.jpg
▲今年1-4月诈骗统计案件数逐月上升,其中投资诈骗案件和财损金额最高,4月单月就有4.
2亿。(图/陈诗璧制)
尽管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打击诈骗犯罪,但诈骗活动仍然在不断演
变和蔓延。根据警政署刑事局5月16日提供的诈骗案件统计数据,2023年1月到4月,4个月的
诈骗案件总数有9650件,总财损达21亿,是近三年同期新高,诈骗形态最多“投资诈骗”,
4月单月财损数就有4.2亿元。
在网络世界中,诈团盗用名人身份的使用者不断变换,不变的是,他们都在利用盗取的帐号
和照片建立假的炒股社群,在各个平台上放送广告,以投资为诱饵,吸引不知情的民众加入
并引其上当骗钱。
https://i.imgur.com/e55kcIc.jpg
▲波特王、知名企业家何丽玲和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文渊接连被盗照片,波特王跟总统蔡英文
合照、何丽玲跟已故前立委黄义交等都被诈骗集团盗照使用。(图/截自脸书广告档案库)
一位资深检察官指出,目前检警的调查正当法律程序,取得领款画面恐需时逾3周,追查时
效远不及前述不法金流换车速度。这种情况下,对于高风险交易形式,加强约制措施变得非
常必要。
主管机关应支持金融机构 提高追回款项的可能
因此,如何运用“金融机构防制洗钱办法”中的“交易监控”、“加强客户审查”和“婉拒
建立业务关系与交易”等相关规定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约定转帐申请时,若申请人与受
款人之间缺乏一定的亲属关系或民事法律关系(例如买卖或雇佣),应视为高风险行为,需
要进一步加强客户审查。金融机构有权要求申请人详细说明资金的来源和财富的来源,同时
需要提供可靠且独立的资料作为佐证,否则应“婉拒建立约定转帐的业务关系”。
对于突然出现的大笔金流,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交易监控”将其列为预警交易,视为从一般
风险转为高风险的信号,并在适当时机进行“持续审查”。在进行持续审查时,同样需要进
一步“加强客户审查”。如果无法完成这一强化客户审查的程序,金融机构应该拒绝进行交
易。在某些情况下,金融机构甚至可以婉拒提领或转出资金,将资金退回至原来的转出帐户
。所有这些策略和措施都在“金融机构防制洗钱办法”中明确规定。现在的关键在于主管机
关是否支持金融业者全力执行这些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受害人追回款项的可能性。
警方结合洗防处数据库 双管齐下提升效能
各县市刑警专责单位积极跟踪金流至现金车出金点,追查得到各个层面的帐户号码和提领画
面后,将这些关键资讯整合汇入警政署或刑事局的数据库。透过大数据分析,快速进行立案
派案,由相关性最高的地检署负责指挥侦办并执行相应的强制处分措施,优先专注于查缉现
金车的司机。同时,如果能够进一步整合调查局洗钱防制处的数据库,警方可以从被害人端
由下而上,以及洗钱防制处数据库由上而下的双管齐下方式,加快查缉现金车的速度,以提
升打击诈骗的效能。
不过,诈欺和洗钱一直是一体两面,透过隐匿和掩饰实质受益人的身份,将被害人的资金转
移到自己的支配下,用于个人花费。对此,经验丰富的检察官认为,若能够有效实施洗钱防
制法和相关法律,可能是目前打击诈骗的方向。
https://i.imgur.com/n8q6Ceq.jpeg
▲隐码技术意指从客服、出货厂商、物流都不会有客户完整资讯。(图/资料照片)
数发部推“隐码技术” 资安专家:结构问题待处理
为了防范诈骗行为,数位发展部提出7大措施,其中包括在电商领域采用“隐码技术”,确
保资料中心、出货厂商、客服以及物流等各环节无法取得消费者的完整个人资讯。
资安专家P先生指出,诈骗集团通常透过入侵网站、APP等方式窃取会员个人资料和购买纪录
,然后提供专门从事诈骗电话的团伙,进一步对民众进行诈骗行为,“然而,提升网站的资
安等级比隐码技术更为有效,且打击诈骗应该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单点解决。”P先生说,
过去曾发现“im.B”存在异常的金流行为,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并通报,然而因为“缺乏被害
人报案,无法立案”,错失良机。
“当诈骗事件发生时,几乎只有警方才敢回应民众所遭遇的情况,并给出诈骗与否的明确答
案!”对此,资安专家回想多次积极反应的经验,不管是致电事件主办企业客服或公家机关
求证事实时,经常得到不确定的回复,只能被动请民众去电询问165防诈咨询专线。
资深员警吴先生表示,当所有单位的诈骗问题都集中到165防诈咨询专线时,经验丰富的员
警能够直接判断是否为诈骗案件。但诈骗手段日新月异,对于没有遭遇过的情况,则需要来
回函件与各相关单位进行咨询,“在这样的来回沟通中,民众被骗的钱早已经落入诈骗集团
口袋。”吴先生无奈道。
https://youtu.be/tRodg1ewXrs
台中市1名35岁林姓女子结识男网友,林女为了见男网友,特地精心打扮,穿着火辣低胸装
、大波浪长发,不过见面前得先购买点数,林女只带2万元,无法付出对方要求的5万,竟被
对方三字经痛骂,还语带恐吓说“我知道家你住哪里”,让林女惊吓不已,超商店员发觉有
异报警,警方获报到场拆穿一场骗局,林女得知受骗,崩溃大哭,这个案子是假男友诈骗的
PUA个案。
诈骗手法围绕两大核心:“欲望”、“恐惧”
诈骗问题的严峻,已经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被害者苦悲、金融机构陷窘境,警界、法界以及
社群媒体则纠结。金融机构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来应对诈骗风险,从建立防诈骗系统到加强
客户教育和风险管理。警界和法界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调查能力和
法律执行效率,以应对诈骗犯罪的快速变化。而社群媒体的兴起也为诈骗犯提供了一个广阔
的舞台。
前警大教授,现任永丰银行资讯安全处副处长高大宇观察,“诈骗不会消失,但会转移!”
他认为,近年诈骗事件之所以突然激增,和疫情改变人们生活型态很有关系,至于诈骗防护
最困难的地方,高大宇秒回:“当然是危机意识啊!”
在这个虚拟世界的年代,诈骗手法日新月异,变得愈发隐匿且具有欺骗性。从伪造的网站和
虚假的社交媒体帐号,到精心策划的电话诈骗和网络钓鱼,诈骗分子总是能够找到新的方式
来欺骗人们的信任。被害者承受的痛苦无法言喻。他们不仅失去了金钱和财产,更重要的是
失去了对社会的信心和尊严。
企业端“趋势科技”推出了防诈辩识服务,“Whoscall”利用数据库提供即时预警并全面阻
挡恶意电话。非营利组织如“麦搁骗”和“台湾事实查核中心”也加入了这个领域。在2022
年,趋势科技的全球消费市场开发暨行销协理刘彦伯以个人名义,成立非营利公民社团“真
的吧讯息事务所”,目前与政大语言学研究所合作,提供免费学习平台,以提供使用者一系
列的教育资源,帮助大众理解诈骗者在语言层面上使用的策略。
透过深入挖掘诈骗犯罪背后的黑暗,我们不禁对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感到震惊。铭传大学犯罪
防治学系的王伯颀教授提到,诈骗手法一直围绕着人们的“欲望”和“恐惧”不断变化。当
人们面对自身的欲望和恐惧时,他们渴望着快速赚钱,希望拥有高薪且轻松的工作,同时也
害怕假检警、假男友的PUA以及亲人急需钱治病等情境。诈骗集团利用这些欲望和恐惧,编
造一个故事,以此来“骗取”他人的财物。
当骗术跟传染病毒一样,手法不断突变更新诈骗,人不得不与“诈”共存,能不能保持冷静
、从逻辑分析套路,找到真正的答案,做出判断,让思绪不被话术牵着走,进而守住钱财,
是一场人与诈骗的持久战。这场战争的艰困与深远,值得我们的深思。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521/2503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