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编一下重发
台湾的交通问题就是<有生之年系列>
根本原因在上下交相贼
是‘政治问题’ 不是‘交通问题’
上位的政府
只会讨好选民都是选票考量
得过且过反正后面屁股有人擦
最后一句历史共业所有人就默默吞下去
也可以说台湾的交通问题是政治问题
国外大城市解决交通堵塞的思路
没让你想新的
照抄可以 拿来模仿改一改也可以
比论文还简单没人会撤你学位
先说清楚交通管理的策略思路, 后面就有配套的政策
公共交通是每个大都市长期的发展目标, 缓不济急
短期的人家还会做很多事情
<新加坡>
严格控制汽机车成长, 只有15%不到的拥车率,
买车须竞拍拥车证 (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COE)
每年都会有定好的车辆成长比例来决定发放多少拥车证
一张COE价格可以拍到11万新币
电子收费系统 ERP ( Electric Road Pricing )
车上安装车载接收器
根据时段和路段的不同
以通过车辆和路旁设施的车路通信方式直接对车主进行收费,
调节道路负载和减缓交通拥堵
一台车就是一个行动支付, 上路就等著扣钱....
因为道路面积已达土地面积12%, 增加道路不是新加坡的主要方向
管理策略是“限制数量, 提高使用成本”
<纽约>
提高使用成本, 例如停车费, 会贵到你想换其他交通工具的那种贵
进城费, 一台车6.55美金, 使用E-ZPass的话
拥堵费也即将实施, 进入市中心区另外再加收拥堵费
<东京>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网络, 优化出行结构
简单说就是城里的人少开车
停车费非常贵, 违停更贵, 违停一次15000日圆, 大概3300台币
1962年《车库法》,实行“有位购车”。在车辆登记时,车主必须提供停车泊位证明,由
警察署实地调查确认后,方可登记发牌
人家半个世纪前就想到了
<对岸>
大家都知道有哪些
最常见的就是限号限行车牌抽签等
交通经济学里有一条著名定律
当斯定律(Downs Law)
“在政府对城市交通不进行有效管制和控制的情况下
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
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听不懂?修越多路越塞这样懂了吧?
台湾总是做一半 呵呵
讲清楚交通相关数据比例
道路占土地面积占有率
汽机车持有率/增长率
公共交通使用率
未来打算把数字怎么样优化
这才是交通专家的高度应该说的
不过 政府 ‘不等于’专家
你说为什么?
台湾就是个地峡人稠的小岛
别老是用美国怎样怎样来类比
你要不要看美国对于酒驾(DUI)的罚则有多重?
纽约的进城费有多贵?
羡慕人家车便宜?
只能说台湾的车子应该还要更贵
台湾最应该做的就是减少汽机车数量
上下交相贼再来说民众素质
简单的说
南部的选民素质低没有交通法治概念
北部的选民守法一点但极度自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不管是骑车开车
一定要停到目的地门口才罢休
停远一点走路就像吃了多大的亏一样
只要影响到我的交通公共政策一率不支持
哈
人民自私
政府也乐得轻松
反正只要一直开芭乐票有盖路就好了
最好全台都是捷运
其实
所谓的专家民代什么的 懂的绝对比一般民众都多
但游戏规则是看选票的 不是看专业的
举一个例子 去年台北市市长选举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97796
“如果以交通管制方式,可以很轻易的解决内科交通问题”,黄珊珊说,
若是以车辆分流,例如规定单双号车牌在单双号日才能进入、
或提高停车成本抑制小客车进入,都可以短期解决内科交通问题,
但这不会是台北市政府目前选择的方式。
就问
知道有用的方法为什么不用?
怪民代怪专家?
还是怪自己?
如果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话
重罚绝对有用
但遇到选票就罚不下去了
扶不上墙
最后说到选举
一样
主打民生议题日常生活相关的都不会上
只有打那种虚的 统独 环保 弱势族群拼版面才有机会
为什么?也要问自己
——————-
跟房价一样
只有期待少子化减少汽机车数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