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165074
2023-05-15 01:05 联合报/ 记者
邹尚谦、李树人/台北报导
只做做样子? 药师:抢救缺药 政府打假球
本报今年多次报导国内缺药问题,卫福部成立跨部会“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迄今满一
个月,但包括药师公会与基层药师认为政府以“公务员心态”处理缺药,“只做做样子”
,不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让愈来愈多的药师不愿通报缺药,“把时间用来找药,还比较实
在”。
“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上路后,每两周公布一次缺药通报处理进度,食药署药物管理
署药品组科长杨博文表示,大部分通报并非真的缺药,即使有缺,短缺期也仅一、两周,
待药厂生产下批药品,生产后就解决了。
统计显示,累积六十一件通报案例,其中廿二件“经调查后无缺”、廿七件“建议使用替
代品项”,九件“因无替代药品,启动公开征求”,另三件“恢复供应”。缺药通报看似
成效良好,泰半以“经调查无短缺”结案,但药师界的看法并不是这样。
药师公会理事长黄金舜指出,政府避重就轻,仍以“公务员心态”处理缺药困境,基层药
师沈采颖话说得更直接,“该中心成员闭门造车,无法解决问题”。愈来愈多药师不愿往
上通报,将时间用在找药,还比较实在。
“所谓成立通报处理中心,根本以会养会,无助于解决缺药”。沈采颖表示,一开始以为
政府是玩真的,不少基层药师认真通报、反映,不料一个月下来,才知打假球,只做做样
子,食药署只给药厂订购专线,无济于事。很多药师放弃通报,自己努力找药,还比较有
效率,“缺药情况应远高于平台上数字”。
沈采颖以GSK药厂“艾敏释”(过敏性鼻炎用药)为例,从三月初就叫不到货,有些药
师向上反映,当时也没看到通报缺药。
记者询问GSK,得知该药厂于四月廿七日向缺药中心通报,“艾敏释”受到全球供应链
、产能影响,全球供应皆不稳;食药署副署长陈惠芳则解释,一开始缺的是同为治疗过敏
性鼻炎喷剂“内舒拿”,但公布缺药后,患者改用“艾敏释”,需求量大增,才导致缺药
,但不管是“内舒拿”、“艾敏释”,均有学名药可替代,民众可多选用。
沈采颖表示,“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三大目标为解决、缓解、预防缺药,但现在看起
来,仍停在原地打转,基层药局就是叫不到货;荒谬的是,明明氧化镁(软便剂)缺药已
久,却不在平台名单上,而官方说法竟是“必须重新申请才算数”。
黄金舜点出问题另一个症结,台湾药品多采大包装,借此压低成本,如果向代理商、原厂
叫货,一次动辄上千颗,单一药局根本吃不下来,基层药局接到处方笺一次至多使用几十
颗药,许多药物只能放到过期,“政府仍以公务员心态思考缺药问题”。
黄金舜建议建立完整中盘商制度,要求药厂跟中盘商签订供应合约,而不是将药物都留给
医院,让诊所与药局大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