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小型核电厂SMR 有办法在台湾盖吗?

楼主: zhwang77 (王子)   2023-05-01 23:34:00
※ 引述《andy199113 (诶嘿嘿嘿)》之铭言:
: 小型模组化核反应炉 SMR
: 感觉会是未来趋势耶,美国都核准了
: 台湾如果有盖个几座,是不是就不必盖太阳能板了?
: 中钢、台积电等高耗能产业,就不用再背负耗电骂名了?
: 有没有小型核电厂的八卦?
除非台积电要去太平岛盖工厂,不然台湾根本没用SMR的合理性。
先说,我反核仔。
不过这篇不谈反核拥核,
这边就在使用核电为前题下,
谈一下传统核电厂和SMR小型模块化核反应炉。
SMR比较直观的说法,就是小型的反应炉。S的small。
国际原能总署IAEA给的定义,是300MW以下。
对比一下,台湾核二、核三,每颗反应炉大概是900快1,000MW。
大概可以把这个数字,视为现在反应炉的一般大小。
刻意的将反应炉小型化,
硬伤是燃料的利用效率变低。
燃料利用率变低,
就要用更多的燃料才能发出相同的电量,常期营运成本增加。
相同电量下,也会产生更多核废料。
反应炉愈小,效率就是愈低。
反应炉的原理是核分裂连锁反应,
中子击中可裂变原子,可裂变原子分裂,释出能量与中子,
释出的中子再击中其它可裂变原子。
不过中子不是追踪导弹,
释出的中子,也可能一路跑,就冲出反应炉。
所以中子外泄程度,是评估反应炉效率的一大指标。
假设有两个反应炉,使用相同的反应机制、补偿措施,只有大小不一样,
例如一大一小的压水炉,同燃料富度、相同冷却剂、相同缓速剂、相同反射层,
反应炉的大小,就是中子外泄的决定变因。
具象化一点讲,反应炉愈大颗,中子要跑出反应炉的平均距离就愈远,
路上就愈容易撞上其它可裂变原子。
理论一点讲,neutron leakage的机率是反应炉的规模与diffusion length的涵数。
difusion length与炉心的设计有关,如果这个变量固定,
那外泄机率就只与规模有关。
如果SMR真的商业化了,
它或许存在几项优势。但我看不出适用在台湾的合理性。
首先,SMR就是小,期初成本有可能比较低。
但前面讲了,原理上,SMR的营运成本会比传统核电厂高。
台湾电业主要就是台电,台电是国营,背后是政府。
以台电过往的经营策略来看,
很难想像台电会考量期初成本、选一个常态成本更高的方案。
另外就是SMR模块化的自由度。
但台电电网铺设的相常完善,除非是要去离岛盖一个用电需求可能一两百MW的工厂,
不然真的要用核电,就用并入电网的大型核电厂就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